祥符古韵扬新声,百年天兴传薪火

——记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

张晓峰

近几年,我开始关注封丘戏曲文化,郭玉芹这个名字不断被人提起,封丘戏曲界“腕儿”多,有人说,郭玉芹是个不小的“腕儿”。我就想,什么时候见识一下这个“腕儿”呢?前不久,在县文联举办的2020年春节年会上,终于目睹了郭玉芹的风采,她献上了豫剧选段《小郎门外连声请》,那诙谐幽默的表演、字正腔圆的唱腔、灵动规范的身段,充分显示出了她有着深厚扎实的专业素养。她的表演,虽只有十来分钟,却征服了观众,征服了我。我觉得,那是那场年会上最精彩的节目之一。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1)

一个偶然的机缘,在县文联,我见到了郭玉芹,这位朴素、执着、直爽的戏曲人,向我讲述了她四十年的从艺生涯和一路走来的艰辛。

郭玉芹出生于1967年12月2日,尹岗镇尹岗村人。她兄妹9人,她是老三,大家都叫她“郭三妞”。因为封丘是戏曲之乡、豫剧祥符调发祥地,尹岗又离豫剧祥符调发祥地的清河集近,经常有大小剧团来尹岗演出,这里的父老乡亲们也多少都会哼几句。从小耳渲目染,郭玉芹也喜欢上了唱戏。她想:“什么时候我也能上台演出就好了。”

机会来了。1978年6月,清河集“天兴班”在尹岗村演出,戏台就搭在学校门口。郭玉芹看得如痴如醉,戏散场了,别人都走了。她还趴在戏台上愣愣地看剧团的人收拾东西。有个中年人态度和蔼地问她:“小姑娘,人家都走了,你为什么还不回家吃饭呀?”郭玉芹大着胆子说:“我想学戏。”中年人笑了:“你太小了,等你大了再说吧。”郭玉芹还是不走。中年人就让她唱了几句。郭玉芹一开口,中年人眼前一亮。等她唱完,中年人赞不绝口,夸她是棵好苗子。这个中年人,不是别人,正是当时的天兴班班主许洪昌。他当场表示,可以让郭玉芹利用暑假去清河集“试学”一个月。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2)

放暑假后,郭玉芹和另两个同伴,步行20里,去清河集拜师学艺。20多里的土路,对一个十来岁的女孩子来说,走起来是非常辛苦的。可对一心想学戏的郭玉芹来说,根本不算什么。郭玉芹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她从最基本的东西学起,起早贪黑地勤学苦练,又由于她性格活泼,深得许洪昌等老师的赏识。可转眼一个月就过去了,学校即将开学,她非常想留下来,可是不敢向父母说。她家兄妹9人,父母异常艰辛,生活及其贫困,连吃饭都上顿不接下顿,更别说拿出学费和生活费学戏了。当许洪昌老师知道情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免除郭玉芹的生活费和学费,为她学戏铺平了道路,免除了后顾之忧。即便这样,父母还是不肯同意让她去学戏。这是由于他们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认为学戏是“下九流”,死后不能入老坟。许洪昌老师亲自登门做郭玉芹父母的工作,苦口婆心,耐心开导,谈了整整一夜。他的良苦用心和诚恳态度深深地打动了父母,终于同意郭玉芹学戏了。郭玉芹常常想,老师这是图什么呢?他什么都不图,这是一位老艺术家对戏曲事业的热爱,对戏曲艺术能够传承下去的一种责任和使命。

1978年8月,是郭玉芹人生的转折点——她正式进入豫剧祥符调发源地、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拜师学艺了。许洪昌、许洪福、许洪亮、许振云、李玉华、白玉芳、李景连、彭福昌、陈银风(干娘)、王念相、王念喜、王金升、许清枝等这些老师,毫无保留,把豫剧祥符调的精髓都尽数相传给了郭玉芹。在清河集天兴班学戏期间,郭玉芹刻苦练功、认真学戏,在40多个师兄妹中脱颖而出,深得老师的赏识。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3)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4)

1980年,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接单去外地演出了。郭玉芹主演了《茶瓶记》《王文玉投亲》《吕布戏貂蝉》《御河桥》《三上轿》《何巧娘》《五岚岭》《二龙山》《大战十一国》《麻疯女)《义烈风》《抬花轿》等众多传统剧目,深受老百姓们的欢迎。郭玉芹也成了当地的“小明星”。

成功的道路总是坎坷的,郭玉芹也不例外。1980年9月,天兴班来到长垣县常村演出。在演出《毛红跳花墙》这出戏时,天气突然变化,一霎时阴云密布,狂风骤起,年久失修的舞台后墙瞬间倒塌。幸亏正在演出的郭玉芹和演员们躲避及时,才幸免于难。当大家把他们从废墟中扒出来时,大家抱头痛哭起来!晚上没地方住,只好露宿院内,大地当床,天空当被。

第二天,阴雨连绵,下个不停,因为暂时不能演出,演员们只好各自回家。郭玉芹顶风冒雨,又累又饿,浑身发抖,仿佛得了重病。后来神智不清,迷失了方向,在陶北村被一好心人家留宿一晚,次日家人得到消息才把昏睡不醒的她接回家。在家输了十多天液体,郭玉芹才苏醒过来。身体康复后,父母坚决不同意她再去唱戏了。郭玉芹仍然痴心不改,念念不忘她的老师、她的师兄妹、她的舞台、她的观众。后来,老师们又上门做了很多思想工作,父母看她态度坚决,只好又让她回去了。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5)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6)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7)

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郭玉芹想到更大的舞台去试试。1991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新乡市戏曲学校。凭借她雄厚的功底,在学校参加了多次戏曲大赛,次次榜上有名,最让她开心的是,她获得了“新乡市中青年戏曲演员大赛一等奖”。1992年,她被封丘县文化局破格录取,分配到封丘县豫剧团。同年,由于成绩显著,被封丘县文化局评为先进个人;1996年,在农村信联杯戏曲大赛中荣获最佳演员称号。在封丘县豫剧团工作期间,郭玉芹先后主演了《绣花女传奇》《三审刘玉娘》《珍珠衫》《包青天》《斩皇子》《游龟山》《秦雪梅》《风还巢》等许多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剧目。1999年,她进修于河南省豫剧一团,得到了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贾廷聚老师的亲自辅导,并同台演出了《三哭殿》《血溅乌纱》《南阳关》《穆桂英下山》等唐派名剧,在艺术的道路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和提高。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8)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9)

2016年,郭玉芹从封丘县豫剧团退休了。对开一个戏曲演员来说,退休并不意味着舞台生涯的终止,相反,脱离了体制束缚的郭玉芹,有了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作为封丘县清河集祥符调“天兴班”的第四代传人,为了更好地把国家非物质遗产传承下去,郭玉芹个人投资60余万元,组建了封丘县人民豫剧团。剧团成立两年多来,排演了《五世请缨》《花打朝》《花枪缘》《风雨情缘》《陈桥兵变》《孟姜女》《三娘教子》《杨八姐游春》《太君辞朝》《京都风云》《清风亭》《程婴救孤》《崔风英搬兵》《闯幽州》《樊梨花征西》《汉宫血泪》《宫外访子》《花喜鹊》等众多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酒香不怕巷子深,别的剧团没有单,无戏演,而她这个民间小剧团,却接单不断,巡演于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安徽、江苏、陕西、新疆等地;她也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每年都下基层演出数百场,所到之处,受到当地政府领导、艺术家及戏迷、观众的一致好评。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10)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11)

郭玉芹没有多少文化,但一提起戏曲,特别是一提起豫剧祥符调,她总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表达得相当到位。两个小时很快过去了,郭玉芹还意犹未尽。她说,除了带好团,不断奉献给广大观众精彩的戏曲节目外,她还有一个心愿,就是:要把清河集天兴班的名气打出去,让人们知道,豫剧祥符调的根在清河集,天兴班的根在清河集,要把清河集豫剧祥符调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事情做成功!

东明县大平调吴丛印收徒(封丘县清河集天兴班第四代传人郭玉芹)(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