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过不少以向日葵为题材的画。其中有一张名为《向日葵》的画被公认为梵高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但这张画有一段故事却是鲜为人知。
1888年的夏天,梵高邀请他的朋友也是画家的高更去他在法国南部的阿尔的家小住,当年梵高准备把他在阿尔的家搞成一个艺术家静居、共同创作之处,高更到达后,住进为他准备的客房,看到房内布满了梵高的画,其中有一张《向日葵》,瓷器花瓶盛满花朵,短粗的笔触把向日葵画得生气勃勃,鲜艳的黄色更是激情四射。
高更住了两个月,结果和梵高不欢而散,两人大吵一架,梵高耳朵受伤、精神崩溃,住进医院治疗,高更返回了巴黎。
但是,高更在几个星期之后写了一封信给梵高,希望梵高把那张《向日葵》送给他,称这张画是“最完善的‘文森特’风格”。梵高不愿意割爱,他认为《向日葵》或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决定再画一张相同的以换取一张高更的画。1899年一月,梵高完成了该画,但是他却没有将画寄给高更。正因为此,梵高留给后世有两幅同名的《向日葵》,分别于1888年和1889年作于阿尔,业内公认这是迄今为止画向日葵最为杰出的两幅作品。第一幅《向日葵》现在是伦敦“国家美术馆”的藏品,另一幅则为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所收藏。
梵高本人称第二张是伦敦“国家美术馆”那张的“重复”。但是,研究艺术史的人、博物馆学者充满好奇,一直在探讨这两张画究竟有什么不同——第二张是否是第一张的摹品?抑或是一张独立的画作?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
两家博物馆的专家经过深入研究,认定第二张《向日葵》并不是第一张的摹品,尽管两者所用的颜料、调色相近,但是色彩和所用颜料的厚薄是不一样的,画家的用笔也不同。之所以能得出以上的结论,全赖一种叫“移动数据扫描机”的技术,它可以不用接触画,通过扫描得到的数据来比对两幅画所用颜料的质地、层次,画家的笔触以及用的是何种颜料。
众所周知,梵高一共画过11张向日葵题材的作品,其中4张是在巴黎画的,另外7张则作于阿尔。在阿尔的7张中,一张在“二战”盟军轰炸大阪时毁于战火;另一张为私人所收藏,且声明不对外出借。其余5张即是当今所称的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它们构图都是向日葵的花束放在瓷花瓶里,背景是淡蓝色或黄色。除了前文所述的伦敦、阿姆斯特丹的两张,其余三张分别为慕尼黑、东京和费城的博物馆所收藏。这些画大都十分脆弱,有些部位含铬的黄色颜料已经开始变绿,经不起运输的折腾。最近,“梵高博物馆”举办名为“梵高和向日葵”的画展,共展出梵高画作二十几件,在馆藏的《向日葵》的旁边,有视频展示其余四家博物馆的向日葵系列作品,参观者可以通过视频了解画的细部,感受一下梵高所称的“重复”是如何用笔、如何变化的。(周炳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