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林黛玉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就是弱不禁风的样子,王熙凤曾和平儿说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贾府的仆从们也都悄悄地叫这位表小姐“多病西施”,说她风一吹就倒了。薛姨妈、贾母尤其是贾宝玉,都曾在公开场合说过她身子弱,这点黛玉自己也是知道的。

  林黛玉究竟得了什么病?

  林黛玉初入贾府,众人都瞧出了她身上的不足之症,黛玉自诉:“我自来是如此,从会吃饮食时便吃药,到今日未断,请了多少名医修方配药,皆不见效。那一年我三岁时,听得说来了一个癞头和尚,说要化我去出家,我父母固是不从。他又说:既舍不得他,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除父母之外,凡有外姓亲友之人,一概不见,方可平安了此一世。”

  不见外姓亲友的事情,就很是匪夷所思,至于一辈子不许见哭声,更是“荒诞”。人有七情六欲,有笑有哭才是人生常态,而和尚说了,不让她出家,她一辈子不得好。

  果然,林黛玉的病没好过。

红楼梦为什么不给林黛玉治病了(红楼梦林黛玉的病)(1)

网络图

  她总是咳嗽,一年到头基本就没几天是好好的。从出生起,天天吃药,没停过。

  王夫人和她聊天,说的是吃药的事;

  紫鹃提醒她回去,也常是她吃药的时间到了;

  宝玉每天打卡,问的起句也都往往是昨天晚上咳了没了,醒了几次,得知好转,竟然念佛来;

  宝玉被紫鹃吓病了,消息传到潇湘馆,黛玉刚吃的药就吐了一身;

  宝钗到潇湘馆和她谈心,谈话期间就咳嗽了好些次;

  她总是病恹恹的样子,柔柔弱弱的,贾母和宝玉很焦心,紫鹃等人也很担心,她自己也常感慨自己的病真是拖累。

  林黛玉老是咳嗽,常常下半夜睡不着,天不亮地早早就醒了,睡得相当浅,春天一到必然会发病,时气不好更不得了,吹了冷风吸了热气心里不痛快了,都会加重病情。

  林家世代勋贵,贾氏一门双国公府,林黛玉基本可以算是在贾府长大的,请的医生都是名医,也没断过药,可为什么病就不得好呢?

  都说治病得对症,医生们都是怎么开的药呢?在林府,她吃的是人参养荣丸,后来到贾府,吃的还是人参养荣丸,其间28回里,王夫人问到林黛玉吃药的事,说是鲍太医开了煎药,林黛玉吃着不怎么样,后来还是改回了王太医的药。

  药仍然是人参养荣丸。

  这丸药现代还有,主要成分是人参、白术(土炒)、茯苓、炙黄芪、当归、熟地黄、白芍(麸炒)、陈皮、远志(制)、肉桂、五味子(酒蒸)、炙甘草,不过我不懂医理,不知道古今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想来差距应该不大。这药主要是用来补气血的,治得就是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等,这么看来,这药给黛玉吃,还是可以的。

红楼梦为什么不给林黛玉治病了(红楼梦林黛玉的病)(2)

网络图

  只是为什么林黛玉的病不见好?甚至到了后来,她还吃得心扑扑乱跳,喉间哽咽,老是睡不着呢?

  从故事的设定来看,自然就是她离开了父母,到了贾府,应验了木石前盟的悲剧。只是,单就故事本身来讲,林黛玉的病,也不会轻易好。为什么呢?

  宝钗虽不是医生,但她说的那一番话,却很有道理。她说“人参肉桂觉得太多了。虽说益气补神,也不宜太热。依我说,先以平肝健胃为要,肝火一平,不能克土,胃气无病,饮食就可以养人了。每日早起拿上等燕窝一两,冰糖五钱,用银铫子熬出粥来,若吃惯了,比药还强,最是滋阴补气的。”

  林黛玉的身子,从小就弱,加上大家闺秀,根本没什么锻炼的机会,她的身子弱到了极点,扛不住猛药的侵袭,人参肉桂多了,太热了。但为什么医生还这么开药?因为,王太医们开的,其实是最稳妥的,药量过了有危险,药量不够,一般人吃了没大坏处,他们共用一张方,没毛病。

  要知道王太医不简单,来往于各大府邸,对人心的把握那是相当的到位。林黛玉是贾母的心尖子,要是吃出了毛病,他行医的招牌都得被拆掉。所以,变不如不变,反正保守治疗,虽然不会立马见效,但总归不会死人。

  其实平心而论,医生不完全算是庸医,药也是好药,为什么在林黛玉身上就是不见效呢?

  林黛玉的病不要命,慢性病,长年咳嗽,并不发烧,肺结核的可能不大——林黛玉在贾府长到十七八岁,身边丫头婆子极多,她接触的人不少,可没有一个人被她传染,她极大可能是心脏有问题,可惜那会儿只能凭眼睛看,做不了细致检查。

红楼梦为什么不给林黛玉治病了(红楼梦林黛玉的病)(3)

焚稿断痴情

  咱们讲,人生了病要吃药,但还得保持心情舒畅,想得太多反而容易加重病情。林黛玉孤女,寄人篱下多年,心思特别敏感,什么丫头不给开门啊,什么宝玉又滥情了,什么下人看人下菜啊等等,一有风吹草动就要多想,这样的心思重,病怎么会断根呢?

  林黛玉最终香消玉殒,是病逝还是自尽,这个不好说,毕竟八十回里只有一些伏笔,没明着写,咱也就不多猜了。

  抛砖引玉吧,期待朋友们的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