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喜欢翡翠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翡翠那么痴迷,为什么愿意用大把的真金白银,去买一块小小的石头,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忠于人品?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忠于人品(爱你始于颜值)

欣赏一个人始于颜值忠于人品

不是喜欢翡翠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翡翠那么痴迷,为什么愿意用大把的真金白银,去买一块小小的石头。

理由自然是有很多的,有人是为了好看,有人是看它值钱,有人是为了投资,也有人是为了某种意义等等,单个的理由太多,反倒理不出个清晰的脉络,未免便少了几分说服力。

始于颜值

总有人喜欢用“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来否认外表的重要性,但真正能够不看脸不看颜值的,只有少部分思想境界达到一定高度的人。一个不错的外表,是绝大部分人对异性产生好感的基础且重要的条件之一,所以才会有“女为悦己者容”的说法。假如“容貌”不重要,又何必“容”呢?

同样的道理,从第一个发掘翡翠的人,看中了它美丽的颜色和光泽起,才让翡翠有机会脱离石头之列,进入了玉石的范畴。

甚至在翡翠面前,“始于颜值”这一点表现得更加直白,很简单,你会花钱买一件自己都觉得难看的翡翠么?就算真的丑,也是丑得可爱的那种吧!

陷于才华

对于人而言,才华的定义很宽泛,可以是会吟诗作赋的文才,也可以是在某一方面有着杰出的能力,相比于单纯的外表,才华是一种层次更高一点的光环,假设在同等颜值下,有才华的人,或者才华更高的人,往往更具有魅力。

对于翡翠而言,才华就是它的价值,是它的稀缺性,让它能够从众多同样美丽的玉石中脱颖而出,后来居上,被世人竞相追逐。

以水沫子为例,作为翡翠的伴生石,同样有着晶莹剔透的光泽,但价格却和翡翠不可同日而语,因为产量太大,所以再美,也不过泯然众矣,不具备升值空间,也就不具备投资和收藏的价值,只能沦为食之用弃之可惜的鸡肋。

忠于人品

虽然经常说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但人品,仍然是考核一个人的重要因素,有多少恋人相爱到最后,都因为三观不合而分了手,如果说没有才华的美不过是庸脂俗粉,那没有良好的人品作为支撑,才华再高,都显得卑劣不堪。

那么对于翡翠而言,人品是什么呢?

是寓意,是象征,是传承了数千年的玉文化内涵,是孔子说的“君子比德与玉”,是写在《诗经》里的“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翡翠的这种文化内涵,就像人品一样,看起来似乎无用,其实是一种无形的精神价值,可以引起人的认同和共鸣,从而有别于其他璀璨夺目的珠宝。

都说情人眼里出西施,在不爱的人看来,翡翠不过是块石头,在爱的人看来,翡翠就是最美的无价之宝。爱翠如爱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

就像每一件被人看中的翡翠,都有着其可取之处,或是品质不错,或是雕工精致,或是设计巧妙,相信每一个被爱着的人,无论是外貌、性格亦或人品,也都有着其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