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你们身边藏着哪些共富美食?

缙云烧饼、缙云爽面、南乡馒头

……

这些美食浸润着我们的味蕾

也鼓起了村民的腰包

今天,让我们一同开启

共富路上的“寻味”之旅吧~

缙云烧饼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2)

缙云烧饼表皮松脆,内质软糯,麦香、肉香、葱香、芝麻香、糖油香,经高温烧烤合成一气,咸淡适宜,油而不腻,再加上糖油淡淡的甜赛过味精,慢慢咀嚼,细细品味,一口不过瘾,是缙云人心头的乡愁记忆。

缙云烧饼产业是缙云县农村传统产业之一,通过做香烧饼小吃、挖深烧饼文化、拓宽烧饼产业等系列举措,缙云烧饼产业成为全省特色餐饮龙头产业和助农增收典范。2022年缙云烧饼产值达到30.2亿元,从业人员达到2.4万人,全国开张门店(点)8000多家,通过举办“强技共富学堂”,累计培训缙云烧饼师傅11219人。

缙云爽面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3)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4)

缙云爽面起源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传承广泛。缙云爽面以古法传承、原麦制作,经选料、碾粉、和面、做饼、割条、搓条、盘条、上箸、拉条、出面、分箸、晒面、收面、储存等14道工序和5次发酵制作而成。缙云爽面成品色泽微黄、细如银丝,与辅料搭配烧煮,口感爽滑,面香醇厚,令人回味无穷。

近年来,缙云县多举措推进缙云爽面品牌建设,制订扶持政策,实施“十个一”工程,讲好爽面故事,打响爽面品牌。2022年,缙云爽面产值达2.6亿元,从业人员达7000余人,带动农民增收,真正让爽面成为了声名远播的“致富面”。

大源馒头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5)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6)

在稠门村大源馒头生产加工点上,61岁的村民李岳钦正拿着竹筷给刚出笼的馒头“点红”,他开心地说道:“‘点红’寓意着蒸蒸日上的好兆头,农闲时来做大源馒头,一个月能赚2000多元呢。”

稠门村自去年建立大源馒头生产加工点以来,生产的馒头热销各地,旺季可日产馒头1000-2000斤,带动周边村民增收致富。在大源馒头经济的带动下,大源镇打响了“山耕大源”品牌,并先后成立3家“共富工坊”,让革命军粮、多彩茶、永安河鲜、大源山鲜、大源蔬果等特色农产品焕发出勃勃生机。

石笕油茶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7)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8)

石笕油茶历史悠久,现有油茶林1.5万亩,素有“浙南小油库”之称。平均海拔600多米的独特高山气候赋予石笕茶油清香幽雅、浓郁甘醇的出众口感,用其烧制的肉丸子、豆腐泡、凉拌菜等尤其味美。

为推进油茶产业发展,石笕建立生态油茶“共富工坊”,打通“两山”转换通道,使漫山遍野的油茶果成为村民心中实实在在的“共富果”。两年来,工坊共产销山茶油8万多斤,产值达600多万元,利润近百万,为各村集体分红80余万,也使村民的人均收入从500元增加到4000多元。

上坪西瓜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9)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0)

胡源乡种植西瓜历史悠久,现在全乡种植面积高达千亩,范围主要集中于上坪村。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绿色环保的种植方式,胡源上坪西瓜品质佳,口感好,以甜、脆赢得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

胡源乡通过举办节庆活动引流营销,同时建立“强村公司 农户 订单企业”的“上坪西瓜”销售模式,为农户提供增收新渠道。仅西瓜节活动现场,就有不少企业以及消费者预订西瓜,总计达4万斤。2022年度,上坪西瓜的销售额达13万元,利润达4万余元。

东渡番薯干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1)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2)

自古就有“缙云番莳、永康萝卜”一说,缙云番薯年产量稳定且品种多样,由此催生的大批番莳类美食无一不承载着缙云人民浓浓的乡愁。

位于东渡镇五东工业园区的浙江老土地食品有限公司,以番薯片、番薯参、桑果参、米花糖为主打产品,该公司始终坚持“土”原则,借力互联网新思维,以“企业 电商直播 基地 农户”的“共富工坊”模式,有效解决周边村庄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助农惠企。其番薯制品空前火爆,每年仅双十一当日,就能售出2万余公斤番薯制品,销售业绩达10万元以上。

新康红糖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3)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4)

新康村的土地以沙性土壤为主,加上特殊的山地气候,形成了非常适宜甘蔗种植的自然条件,收获的甘蔗含糖量高、品质好。

村民朱泽良从广西引进甘蔗品种,创立了自己的红糖工坊,采用古法人工制作工艺,不仅保留了古老的味道与记忆,还为村里提供了就业机会。50余户村民纷纷加入甘蔗种植队伍,在甘蔗砍收期,砍蔗工人等流动岗位帮助部分农户实现增收,每个农民每天收入可达200余元。

大洋茭白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5)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6)

“每年7-9月份,大洋的茭白反季节上市,填补了城市蔬菜淡季,在全国也有一定知名度呢。”后村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潘鑫楠高兴地说道。

茭白为大洋镇主导产业,种植面积达7000余亩,年产值超亿元。大洋镇成立大洋·缙云茭白“共富工坊”,以“山啦”蔬果有限公司为依托,通过“公司 农户”的模式,宣传大洋“美人茭”品牌,推动大洋茭白产业发展,带领农户创收致富。目前,大洋镇茭白种植农民达2080余人,带动农村闲散劳动力1000余人,其中低收入农户15户。三溪早米糕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7)

缙云烧饼和衢州烧饼的区别(舌尖上的共富缙云烧饼)(18)

“平常集市一天可以卖一百多斤,最近清明预订的电话也是响个不停。”三溪早米糕工坊老板娘满脸笑容地说道。三溪早米糕用料考究、制作特别,吃起来糯而不腻、鲜嫩爽口。逢年过节慕名前来预订、购买早米糕的人络绎不绝,三四百斤的早米糕一天就能卖脱销,蕴含着浓厚“乡土味”的早米糕获得了食客们的一致好评。

通过制作、销售早米糕,带动了周边村民百余人就业,人均年收入增长近万元,不仅打响了三溪美食的知名度,还为强村富民注入了蓬勃动能。

美食中孕育大商机,小吃里做出大产业。缙云这座藏在江南里的“小吃王国” ,正努力凭借家乡的美食优势和特有资源,走上致富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