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闺蜜家中有个六个月大的宝宝,闺蜜对宝宝实在是又爱又恨。虽然宝宝长得可爱,但因为还尚未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通常都用哭闹来表达自己的不适,因此闺蜜和朋友们吐槽在宝宝哭闹时觉得很烦。

听完闺蜜的抱怨之后,朋友们告诉闺蜜,其实可以透过宝宝的肢体语言,去了解宝宝所想表达的意思,例如宝宝喜欢睁大雙眼与父母对视,代表宝宝想得到父母的关怀等等。闺蜜听完之后,開始观察宝宝的肢体语言,这让她觉得原来宝宝的肢体语言也代表很多不同的意义实在有趣极了。

根据心理学家研究表示,一场完整的交流肢体语言占70%,而语言只占了30%。因此,宝宝还没有足够能力可以传达自身想表达的讯息时,只使能靠着面部表情及肢体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想法。

但对于父母来说,要透过肢体语言来了解宝宝的意思其实是很困难的,尤其对新手爸妈来说,难度更为增加。因此,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宝宝的肢体语言代表的意思。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1)

肢体语言代表的意思

1. 睁大双眼与父母对视

如果宝宝一直睁大双眼,盯着父母看的话,则代表他们想要吸引父母的关注,引起父母的关怀。因此,若是发现宝宝一直盯着自己看的话,别忘了一定要给予适当的回应,例如摸摸宝宝的脸,或牵牵宝宝的手,让宝宝们觉得,我们是有接受到他们所想表达的意思。

2. 咬人、拉扯头发

有很多宝宝会有咬人或是拉扯父母头发的习惯,但多数父母都觉得这是一个让人很烦恼的坏习惯。儿童发展的分期内有一期为口腔期,他们会藉由咬东西或者是吸吮奶嘴等方式得到开心的感觉,因此宝宝也会觉得这样的行为父母会开心。所以当父母遇到宝宝有这样的行为时,不要大声的斥责他们,毕竟这是宝宝在表达对父母爱意的方法之一。

3. 模仿父母的动作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模仿父母的一举一动,但这样的行为是有所意义的,宝宝若乐意模仿父母,代表宝宝是完全相信你的举动,因此想要参与你的生活。宝宝相信父母对他们是好的,所以信任父母,相信父母,所以选择模仿父母的动作,但若宝宝因为模仿而让自己受伤的话,父母千万别大声斥责,应该理性的告诉宝宝,这样的行为是不好的,宝宝也会透过父母的面部表情、语气来发现父母现在的情绪为何。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2)

4. 紧握拳头

有些父母会观察到,宝宝长有紧握拳头的动作出现,但这不代表宝宝有暴力倾向。主要是因为宝宝在做规律的运动,也可能是宝宝目前正处于饥饿或感到压力时的行为,也有些宝宝在解便的时候,因为要出力,也会透过紧握拳头来帮助自己解便。因此,若发现宝宝有这样的行为时,可先观察宝宝是否有解便,或是让宝宝喝奶,宝宝吃饱喝足后,就会松开拳头了。

5. 踢腿

有很多宝宝会有踢腿的情形,父母都会误以为是腿部不适,或是宝宝情绪躁动不安,但其实这是宝宝表达开心时候的方式。大部分的宝宝在快乐的时候,都会使用踢腿来表达他们的情绪,因此若父母发现宝宝一直踢腿,且没有哭闹,反而笑的很开心的时候,这代表他们内心是相当快乐、愉悦的。

运用肢体语言与宝宝沟通

1. 点头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也可以运用肢体语言与孩子进行沟通。像是宝宝因为好奇心驱使,会想要探索环境时,他们会边在探索的过程中,观察父母的表情,若是此时父母像宝宝微笑且点头,宝宝则会认为父母同意这行为,宝宝就会更加勇敢的探索这世界。因此,对于宝宝来说,父母点头这行为传递的讯息是相当正面的。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3)

2. 拉手

有些宝宝并不知道打人的行为是不好的,他们也尚未懂得自己的行为叫做打人,只认为大家都在跟他玩,所以用这样的行为来回应大家。此时,父母千万别大声斥责孩子,因为会让孩子感到有所害怕及有羞愧感。因孩子们还不知道什么的行为是正确的,大声斥责只会让孩子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被骂。因此,父母若发现孩子有打人的行为时,可以用手轻拉孩子的手,让孩子的动作停下来,并理性的告诉他这行为是错误的,也可示范轻摸对方,让孩子了解,轻摸是可以被接受的行为。

3. 拥抱

拥抱是一个非常好的肢体语言,当宝宝感到不安、恐惧、害怕时,给予宝宝一个拥抱,都会让他们感到十分的温暖。因此,适时的给予拥抱,是可以温暖宝宝的心情的。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大了一点时,我们可以选择用蹲下来的方式来拥抱孩子,因为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平等的,传递的不单单只是关爱,还是对孩子的尊重与信任。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4)

肢体语言的重要性

1. 宝宝有话说

在宝宝还没学会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时,肢体语言则代表他们的想法及情绪。像是有些宝宝会藉由单手拍胸,来表达自己对于这事情感到害怕,或者是抚摸父母的嘴巴或脸,表达自己想要父母亲亲他们。因此,对于宝宝来说,肢体语言是他们向外界传达自己感受的一种方法。

2. 宝宝的生理需求

有许多宝宝会透过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想要上厕所、肚子饿等生理需求。像是会透过摸肚子、双手紧握等方式来告诉父母,我肚子饿了,想要喝奶。

再大一点的孩子则会有抓着裤子或尿布来告诉父母,我想上厕所。其实这样的肢体语言都是他们在表达自己的生理需求,且这些生理需求都是必须被解决的。因此,父母可以多观察宝宝的肢体动作,来了解他们目前想表达的意思。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5)

3. 宝宝身体不适

宝宝因免疫系统尚未发展完全,因此容易感冒或是有身体不适的情形,且只要宝宝有一点不舒服,父母都会特别的着急。像是持续的将背部拱起,可能要注意宝宝是否胃部不适,或是躺久了感到烦躁,此时先将宝宝换个姿势,观察是否有改善等等。

因此,父母可以多注意宝宝的一些举动,来发现宝宝是否有身体不适的状况产生,才可即时送医治疗。

人与人之间,可以运用语言来达自己的想法及情绪,但宝宝还没学习语言之前,只能透过肢体语言及面部表情来告诉父母他们的感受。因此,学会解读宝宝的肢体语言,对父母来说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当父母发现宝宝的动作不同时,千万别焦急,先让自己静下心观察几分钟,仔细观察宝宝的动作、表情、语气等等,让我们从中去解读宝宝所想表达的情绪,才可以更加了解宝宝。

各位父母是否也曾仔细观察过宝宝的肢体语言呢?面对宝宝的肢体语言,解读上是否有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呢?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孩子的玻璃心怎样教育(孩子心海底针孩子太难懂)(6)

我是小A妈妈,也是4岁宝宝的妈妈,在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可以来问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于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更多育儿母婴知识请关注我们,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