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以来,泉州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全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群众过上文明、祥和、健康年,同时以饱满的精气神,力求在万亿GDP的新起点上实现开门红。泉州晚报社派出多路记者,深入一线探访,从今天起推出“精气神 开门红”专栏,分享精彩故事。

今年春节,为了疫情防控大局,不少非泉州籍务工创业人员选择了留泉过年。不过,“此心安处是吾乡”,只要心在一起,就地过年一样有年味。昨日,记者采访了不同群体,了解他们充满温馨和趣味的过年故事。

留人更留心他乡似故乡

为配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今年不少台胞响应号召,选择留泉过春节。位于安溪县湖头镇的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里,20多名台湾人才及其家属与近700名省外来泉务工人员,一同在“第二故乡”过春节。

他乡何处是吾乡(此心安处是吾乡)(1)

“来泉州工作7年,这是我在园区度过的第六个春节。”安溪县台湾人才协会会长、晶安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谢斌晖,早已喜欢上并习惯了泉州的浓浓年味。每一年春节,晶安光电的生产线都不停工,千百号员工在岗在位,他总会与大家在生产车间里共迎新春。今年,包括谢斌晖在内,企业的11名台湾人才都留了下来。除夕中午,园区管委会贴心地给大家准备了一场包饺子活动和烤肉大餐。忙完手头的工作,台胞们和部分留企的省外员工欢聚在食堂,一边包着象征团圆的饺子,一边畅聊着两岸春节习俗的差异,其乐融融。谢斌晖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些美好时刻,准备发给身在海峡对岸的家人,让他们也感受一下浓浓年味。有心的他,还将自己宿舍精心布置成一个小酒馆,拿出从台湾带来的乌鱼子、干贝柱等特产,每天晚上都邀请三两位同事好友一起品酒、小聚,“既让大家放放松,过个开心年,也在交流中互相启发思维”。

泉州芯谷安溪分园区管委会服务中心负责人肖海介绍,整个园区827名省外员工中,有超八成人员留下来过年,除了包饺子,园区管委会还精心筹备了挂灯笼、贴春联、湖头小吃宴等丰富的庆春节活动。与此同时,园区还巧打“亲情牌”,把握住台胞家属来泉过年的难得机遇,摸底台胞家属的工作生活需求,尽力牵线搭桥,做足暖心服务,希冀带动更多台胞来泉就业创业。

齐手做“古突”喜迎藏历年

受疫情影响,加上路程遥远,泉州华侨职校的48名藏族学生今年留泉过年。今年藏历新年和农历春节同一天,仪式感十足的藏族学生,在学校老师的支持和组织下,按家乡习俗在泉州过年。

农历腊月廿九吃“古突”(藏族传统美食)是藏历新年的传统。当天一大早,泉州华侨职校的老师们和藏族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围在桌子前,一起动手制作起“古突”必不可少的面疙瘩。接着,老师们组织男生们充气球、贴窗花,让教室、走廊充满温馨的年味。而来自西藏的生活老师巴桑曲旦则带领5名女生在食堂与炊事员师傅将面疙瘩、萝卜丝、牛肉、葡萄干、红枣、花生、杏仁等食材一起炖煮,制成藏族团圆年饭“古突”。 “扎西德勒!”“来年事业更上一层楼!”“祝你漂漂亮亮、聪明伶俐!”……大家还抽取了传统的藏语祝福签,互道祝福,祝愿牛年快乐,万事如意。

在农历腊月廿八,泉州华侨职校还组织部分藏族班和汉族班同学开展联欢活动。品尝着亲手制作的美食,两个民族的学生热情地交流各自家乡的特色民俗习惯。藏族同学描绘着雪域高原的美好风景和独特的藏族特色民俗;汉族同学则介绍传统民俗习惯,尤其是闽南地区的特色习俗。在场同学都对彼此不一样的习俗充满了兴趣,感受到多民族文化在强盛的祖国和谐共存。之后,同学们一起跳起了藏族传统的民族舞蹈——锅庄舞,度过了难忘的一天。

“学校老师很关心我们,按藏历过年习俗组织了一系列活动。和这么多的同学、老师在一起,我们挺好,不会孤单!”来自西藏那曲市的女生达桑已在学校度过两个春节,她认真地对记者说道。

环卫工游古城融入更加精彩

对不少特殊岗位的工作人员来说,春节意味着更加忙碌。响应“就地过年”,他们中的不少人利用调休时间,好好感受了一番身边的美景美食。

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泉郡富美宫、青龙巷、聚宝街……中心市区城南片区历史文化厚重,古迹遍布,是不可错过的“打卡地”。在鲤城区临江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组织下,街道34名环卫工近日以不一样的心境“丈量”城南。“泉州有句话叫‘金青龙,银聚宝’,‘金青龙’指的就是这条青龙巷……”从天后宫出发,途经万寿路、聚宝街、车桥头、青龙巷等地,环卫工人们听着古城志愿讲解员陈萍的讲解,看得格外认真。陈萍来自福清,今年她也和这些环卫工一样,留在泉州过年。隘南社区环卫工彭文花来自江西,她在鲤城区环卫所工作十余年,“在这里工作这么多年,一直都没什么机会好好逛一逛这些地方。”彭文花说,这次有机会慢慢地走一走,听讲解员细心讲解,了解城南历史,她和同事们都很开心。“环卫工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值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护。”临江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了游览城南外,他们还为环卫工人们准备了一份由辖区爱心企业赠送的暖心大礼包。

中心市区3路公交车司机郑福朝是河南人,今年独自在泉过年。即使是除夕,郑师傅的行车班次也与平时无异,前一天晚上,他甚至在泉州动车站公交枢纽站坚守到11时40分,接了当晚最后一班动车的3名乘客后,才驾车回市区。除夕夜,市总工会组织工会志愿服务队,为汽车客运、防疫安保、交通执勤、动车站、公交司机、物业保洁、环卫等苦脏累行业的劳动者派送了775份年夜饭,给了他不小的惊喜。他告诉记者,将利用正月初一的休息时间,好好走走看看,过个有滋味的春节。(记者 陈林森 陈淑华 通讯员 李玉琼 黄凯杰 李亮)

来源:泉州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