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广场是上海一个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我的‘红色小提琴’诞生的地方。”作曲家陈钢至今还记得,1972年,小提琴家潘寅林站在文化广场首演《金色的炉台》的情景,“金色洒满了广场,也洒满了中国。”
9月23日,上海文化广场举办70周年特别活动,87岁的陈钢拄着拐杖上台,回忆起了他和文化广场的不解之缘,一段动情的叙述让在场很多人动容。
70年来,文化广场的定位几经变换,然而始终与上海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70载的文化乐土,11岁的青葱剧院,走过半个多世纪风雨,此刻的文化广场仍是正出发的少年。
作曲家陈钢、上海文化广场总经理张洁等共同浇灌了象征着美好祝愿的“艺术之树”,期望这块七十年的文化乐土能让更多艺术的种子在此生长发芽。
走过70年,它是很多上海艺术家的动人回忆
文化广场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28年建成的逸园。上海解放后,新生的人民政府需要一个大会场,团结群众,凝聚人心。1952年,经陈毅市长批准,逸园被改建、扩建,文化广场横空出世。
当时的文化广场能容纳15000人,舞台面积1224平方米,是上海最大的舞台。各种报告会、大型集会、国内外艺术交流演出,都在这里举行。
早在1967年,潘寅林就和上海交响乐团在文化广场演出了,“那时候的文化广场非常大,但条件很简陋,夏天炎热时只能用冰块降温,冬天寒冷时只能用棉被挂着,挡住两侧漏空的地方,尽管如此,我们团的演出一直一票难求。”
年仅22岁,潘寅林就被上海交响乐团晋升为首席,是中国最早的古典明星。那时的潘寅林常为单调的演出曲目犯愁,于是找到陈钢,鼓励他创作一些新的小提琴曲目。这份邀约点燃了陈钢的创作热情。他一口气写了七八首小提琴作品,这些充满激情的小提琴作品后来被称为“红色小提琴”系列。
“他就像一头小老虎,拉的第一个作品就是《金色的炉台》。”陈钢至今还记得,1972年,潘寅林站在文化广场首演《金色的炉台》的情景,“金色洒满了广场,也洒满了中国。”
很多年后,二人携手到四川巡演,有位观众开了几小时车来听音乐会,手里还捏着一张票根,请潘寅林签名。这张票根正是来自几十年前的文化广场。
镜头的那一段,远在的悉尼的潘寅林再次奏响《金色的炉台》,为文化广场庆生。75岁的潘寅林已是满头白发,而在陈钢眼里,他还是当年的那个小潘,“虽然头发白了,但音乐不会白。他的声音还是那么爽朗,他的琴声还是那么优雅。”
现年62岁的沪剧表演艺术家孙徐春,和文化广场结缘时才19岁。
1979年,孙徐春刚从上海沪剧院的学馆毕业,同年,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在阔别舞台10年后,首次重返文化广场的舞台,演出了脍炙人口的《鸡毛飞上天》,震惊四座。
“文化广场太大了,我们坐在四五十排,看不到脸,只能听到声音,真好听啊!”孙徐春和同学一行五十人回到宿舍后,彻夜难眠,“丁老师的声音一直在耳畔回响,从此我开始对沪剧痴迷。”
2015年,已经在演出经纪领域奋斗多年的孙徐春,将多媒体3D舞台剧《盗墓笔记3云顶天宫》的首演带到了文化广场,连演22场。2021年,孙徐春又带着沪剧《陈毅在上海》再一次站到了文化广场,这也是他阔别沪剧舞台10年后的重新回归,“在陈毅市长亲自提字的剧场里,重塑上海这座英雄之城的红色传奇,让我万分激动。”
从观众到演员再到出品人,孙徐春的身份不断发生变化,但与文化广场的连接始终不断,“艺术的生命力在于历久弥新的感动,剧场的意义在于跨越时代的耕耘,而来来往往的人们是让这座场域永葆魅力的血肉。”孙徐春希望,他的新作品未来还能在这个年逾古稀、又向新而生的广场上演。
《从心出发——文化广场音乐剧金曲集萃》串联起包括《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伊丽莎白》《摇滚莫扎特》在内的14首音乐剧金曲。
过去11年,它已经成为音乐剧的一个代名词
2005年10月,文化广场的老旧建筑在爆破声中被夷为平地。以音乐剧运营为中心——这片历经风云变幻的旧址,被描绘上了新的蓝图。经过五年奋战,一座宛若凤凰展翅的白色建筑升腾而起。
2011年9月23日,开幕大戏《极致百老汇》登上崭新舞台,开启了上海文化广场作为音乐剧产业标杆剧场的新起点。11年来,上海文化广场已然成为音乐剧的一个代名词,天南海北的观众拖着行李箱来看戏已经成为一种常态。
《巴黎圣母院》《剧院魅影》《伊丽莎白》《摇滚莫扎特》……11年来,来自11个国家的881场演出,吸引了超过110万人次观演。无数海外经典原版大戏,为国内观众打开了一扇窗。
11年来,文化广场也在坚持培育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市场土壤,累计为47台原创华语音乐剧的124场演出提供场租减免与宣传营销支持,小心翼翼呵护中国音乐剧之花生根发芽。
2017年,文化广场首次购买成熟作品版权,完成中文版《我的遗愿清单》制作。经过5年不间断的探索与实践,文化广场已制作出品包括《罗密欧与朱丽叶》《粉丝来信》《星际信使》在内的8部中文版音乐剧,成为本土音乐剧创制的生生力量。
2019年,文化广场又发起了“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积极扶持和培养原创的新生力量。4年来,孵化计划共收到342部作品投稿,463名创作者参与。《生死签》《南唐后主》《对不起,我忘了》陆续破壳,完成对外商演。
从海外引进到自主制作、再到孵化原创,11年来,文化广场正在一步步践行从“选好戏”到“做好戏”、从“看音乐剧,到文化广场”到“做音乐剧,到文化广场”的华丽变身。
近年来,文化广场还在积极探索转型机制,借舞台之力,开发演艺新空间新创意及新型轻质项目。
9月23日,沉浸式游戏剧场《旧物盒》揭开面纱,首次和观众见面。这是文化广场首次以剧院主体身份出发,依托真实历史打造的轻质文化体验活动产品。通过层层递进的游戏任务与剧情互动,参与者能看到文化广场的发展历程,无论生于哪一个时代,都能从《旧物盒》中收获属于自己的共鸣。
此外,焕然一新的8号门·票亭让常来购票的观众得到满意的购物体验;今年新开放的C3空间,也将多业态的生机带进了剧院;开设在C3空间外的全新沉浸式声音剧场《声探世界》,将艺术实验性探索与浸入式戏剧感官体验相结合;即将面向业内业外受众的B2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建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