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不自量力”,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中变化而来,意指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力量,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成语故事手不释卷文字?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文字(成语故事不自量力)

成语故事手不释卷文字

成语“不自量力”,是从“不量力”和“不自量”两种说法中变化而来,意指不能正确评估自己的力量,往往过高的估计自己的实力。

春秋时期,有两个小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两国发生争执,息国的国君是一个自视甚高又心胸狭窄的人,他不愿采取谈判协商解决纷争的办法,招集群臣商议讨伐郑国。有大臣说:您和郑国国君同族同姓,最好还是不要兵戒相见。还有大臣说:我们的综合国力比郑国差,威望也不如人家,真的动起手来那些观望的国家只会帮他们。息国国君怒不可遏:你们只知道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今天就是要教训教训他们,让他们知道咱们不是好欺负的。说完立刻命令出兵。

战争的结果可想而知,息国的士兵被打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不久以后,息国就被楚国给灭了。

春秋·左秋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五大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这里总传出息国犯了五不韪。不韪即是不对不是。其意思是:不评估自己的威望德信是否比郑国高,不衡量自已的力量是否比郑国强,两国国君本是亲属而不亲爱,即不讲亲情友情,双方发生争执不分析谁对谁错,不认识自已到底错在哪里?

大家听到这个故事,是不是觉得息国国君很好笑?其实是否能正确的看待自己,很多人未必能做到?往往是自视甚高,或是妄自菲薄。能够做到正确的看待自己,是一个人的美德,也是人生事业成功的基础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