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小品转行到屏幕演员,最成功的莫过于是开心麻花里面的沈腾、马丽,亦是“梨涡女神”贾玲。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

但,总归来来回回就那几个人。

兴许是他们在大屏幕上霸屏时间太长,外界确实很难再多找出,与他们齐肩转型成功的小品演员。

其实,无论是安分在小品界好好做喜剧,或有上进心,进军到大屏幕上,只要好好表演都算得称之为实力派。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2)

可娱乐圈总是有着一条万年不变的鄙视链。

事实证明,电影演员永远比其他演员高级,这也就是为何很多艺人都想挤破脑袋成为电影界的人。

除了以上所提到转型成功的小品演员,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有一位,那就是号称“喜剧天才”的范伟。

他不仅远比于前几位出道更早,也是更先一步涉足影视圈的小品演员。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3)

虽然范伟老师在拍的所有电影中,大多演的是他所擅长的喜剧题材,但往往最出名的代表作却有不少红色抗日电影。

像是07年拍的一部《南京!南京!》就已经展现过影帝般的演技,可自打2011年拍完《建党伟业》后,范伟老师再也没有拿出过一部像样的主旋律红色电影。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4)

直到10年后,一个好剧本摆在他面前,范伟老师想也没想直接拿下,而正是因为他的加盟,口碑瞬间稳了。

它就是11月19号上映的《铁道英雄》,该片上映当天排片超过30%。

日票房进入前3,据已经看过的观众反馈,该片远不是抗日神剧能够对比的。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5)

不仅还原了真实历史,剧情也是紧锣密鼓。

可所谓在对先辈送上最大尊重同时,也令观众仿佛跟着穿越回那个年代,再次复刻了一遍历史,实在是算得上一部质量上等的好电影。

有人说这部电影是堪称今年冬天最爽的一部电影,而今天我们就来唠一唠,它究竟成功在哪?

01、“小切口、大格局”

如果用一句话来评价《铁道英雄》,“老酒重新又精酿”绝对是不二之选,这也是实力派演员夏雨在该片首映礼上所送出来的高度评价。

确实,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涌入了大量抗日题材的影视作品,可往往所收获的效果并不如预期。

以传统的八一电影制片厂为例,在人们的印象中,八一出手,必是精品,其推出来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寇电影作品评分全处于中上等口碑。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6)

可即便邀请了许多港台艺人出演,很多情况下,却叫好不叫座,并没有在社会引起大规模的观影欲望。

再者要进入21世纪,国内电影院开始崛起,有关于抗日题材呈现了分流趋势。

一方面电视剧领域,为博高收视率,完全不参考真实历史,怎么爽怎么来,演着演着就成了抗日降智神剧,以至于令年轻一代的人,产生了一种日军现实战斗力很弱的错觉。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7)

而大屏幕更能考验剧情、导演、演员的功底,虽没有抗日神剧,但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寥寥无几。

直到近些年,主旋律影片终于迎来爆发式的发展。

往远的来说,陆川指导过的《南京!南京!》,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都是这一题材的翘楚,它们的出现令许多导演产生新意,去年夺得内地票房冠军的《八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8)

不难发现,这几部抗日作品票房和受欢迎程度如此高的原因,全部在于它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单纯刻板地说教。

而是结合真实历史以及当下时代语境,所创造出的主旋律 商业化的新模式,令观众能够切身实地地感受到,曾经学过的历史书中每位抗日英雄的灵魂。

当下的《铁道英雄》的确不俗,既有者主旋律搭配商业化的新模式,还不局限于讲铁道游击队这一单一故事。

它将事件延伸到南北的津浦线上,展现了一幅相当宏伟又鲜活的抗日战场图景。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9)

该片不过分追求视觉上的效果,而是寻找合适的影像风格。

搭配精干的演员,让他们踏实的讲历史中的真实故事,这就是为何《铁道英雄》属于一部高度风格化的佳片:积极在电影表现手法上寻求突破,完美体现到小切口却又不失大格局的气象。

02、全员演技派,两大影帝是支持影片好评的关键

片里既有这两年从偶像派转到到实力派的魏晨、俞灏明,也有新生代小花周也的加盟。

前者都是张涵予所饰演的工头老洪背后的作战小弟,他们各个英勇无畏,令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0)

其中,周也所饰演的战地护士庄妍,是全片中唯一一个女性角色,戏份不多,但却是对主角起到一个帮助作用。

要说特别出色的莫过于两大影帝范伟、张涵予。

两位从来没有过多交集,却能碰撞出许多火花,这主要归功于他们分别掌握着全片一暗一明的两条主线。

范伟所饰演的铁道调度员老王是卧底在日军的地下党员,正因为他外表普通憨厚,更是山东本地人,会掌握日语,所以才是最适合做卧底的人。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1)

在没发现是卧底前,日军对他极度信任。

毕竟,在他们眼里,老王除了在职业上有操守,还很听话,面对日军的要求会“尽职尽责”,遭遇同胞喊他“汉奸”也无动于衷。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2)

唯一的缺点是喜欢喝酒,只是日军永远也不会明白,老王之所以喝酒,是因为他如果头脑不清醒,是做不来向鬼子低头哈腰的屈辱行为。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3)

范伟将卧底老王这个人物拿捏的很好,日军拍着他的肩就像是对待一条好狗,这时他会是谄媚的笑,等到日军走后,笑容迅速冷却下来。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4)

可惜,我们的正派“笑面卧底”老王最终还是暴露,那一刻,他再也无需卑微遮掩,露出了打自内心嘲弄他们的笃定笑容。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5)

全片主要营造的是一个“硬”字,如果说范伟所饰演的老王处于暗处,那张涵予就是外露的硬汉子。

他所饰演的工段长老洪是一个十足十的行动派,更是站在明线上的抗日英雄。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6)

为展现所饰演的角色该表露的硬气,张涵予不顾身上带伤的情况下,执意亲自上身完成所有动作戏,其他演员看到后也不甘示弱。

范伟要求日本演员送上真实的拳打脚踢,魏晨更是为了一个镜头,可以在零下20度的天气里,整整一天穿着一件单衣。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7)

值得一提的是,里面的大部分抗战主角全都是武装为铁路工人的党员分子。

他们运用职业技能,一次次地阻断日军的物资,手里也根本没有多少武器,从来都是以少数敌多数,靠着一腔热血输送着在抗战期间一份微薄的力量。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8)

明明处于劣势,却能硬战到底,看来演员们都成功领悟到片中想要的“硬核”元素,他们的演技不愧是支撑着本片好评的关键。

03、比起演员,导演的认真更是电影的质量保证!

《铁道英雄》的编剧和导演都是杨枫,外界应该对他并不是很熟悉。

但他却是一名正儿八经从广电系统出身的本科导演,同是济南人,他却对原设定在山东的电影并没有涉及到过多近乡情怀。

而是将所有专业态度拿出来,表现的沉稳老道。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19)

杨枫导演为了让观众最快时间带入到那个战乱的岁月,花了大价钱从国外买来了许多真实的历史影像材料,将它放到电影的片头。

如果看过这部电影的小伙伴,肯定对那段黑白历史记实影响感到印象深刻,因为这是导演买下后,又花不不少力气做的8mm胶片修复。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20)

以往很多抗日影片从来都没有注意到津浦铁路线的历史背景,杨枫导演之所以愿意花重金,无非就是想利用这部影片,展示从北到南全国抗战的这一大盘棋。

可见,尊重历史的人,代表着电影有着多大的格局。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21)

这是一部涉及到铁队游击队的故事影片,又同样是很多影视作品所演绎过的红色文本。

导演为体现更多真实细节,本人在开拍之前去了山东枣庄的党办室,看到许多历史的手稿,在深刻记录下真实铁道大队的情况后,导演才获得完整认识,呈现出一部好作品。

至此,在故事情节完整和主创的努力下,《铁道英雄》被称之为是今年冬天令人看的最爽的一部电影。

范伟当年最经典的片段之一(10年之后喜剧天才)(22)

历史不能忘记当下,像这类主旋律电影还是需要国人大度支持。

如果还没有看的小伙伴,在这里贴心提醒一下各位,看电影的时候要时不时注意听一下背景音乐,千万不要错过里面的口哨声,那才是全片中最硬核的一点。

本文由FancyMusic原创,欢迎关注,未经授权请勿以任何形式转载!

作者: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