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1)

现代 翡翠蝉

提起玉蝉,总有不少人认为只有死人才能用玉蝉,其实这是非常片面的看法。

玉蝉按用途可分为三大类:

一是佩蝉,佩戴在身上用来作装饰或通神之用。蝉在古人的心目中向来被视为纯洁、清高、通灵的象征。八千年前的兴隆洼人就开始制作使用玉蝉。此后的石家河先民大量制作和使用玉蝉,出土数量多达几十个,其中既有带穿孔的也有不带穿孔的,他们视玉蝉为能通神的圣物。商周时期以蝉形或雕有蝉纹的佩饰品来表达对于自身美好品德的追求。这一类用来佩戴的玉蝉,其头部有象鼻孔或有头尾贯通的通天孔,用以穿系以便佩戴。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2)

石家河文化 玉蝉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3)

西汉 玉蝉(有通孔)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4)

南京博物院 明代 金蝉玉叶

二是冠蝉,这是作为饰物缀于帽子上的。冠蝉一般是在腹部有穿孔。汉代皇帝的近臣冠上都会有金质的蝉。从北周开始,皇帝通天冠上开始使用蝉,同时禁止民间使用。隋、宋、辽等朝在太子的远游冠上使用。唐朝亲王的进贤冠上也使用蝉饰。明代之前这些蝉大都是金或银制作。到了明代,才开始使用玉来制作冠蝉,也是只有等级很高的官员才有资格用。到了清代,冠蝉之制度被废。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5)

冠蝉用法示意图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6)

安徽繁昌板子矶明塔地宫出土

三是琀蝉,就是放置于死者口中的玉蝉,其作用是祈愿逝者能像蝉一样蜕变重生。考古表明琀蝉最早见于西周早期,但西周时并未见流行。直到汉代,琀蝉才发展为普遍的习俗,并一直持续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琀蝉的重要特征,就是它没有穿绳挂系之孔。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7)

汉代琀蝉

从新石器时代直到近代,玉蝉都是一直存在并深受人们喜爱的配饰。到了现代,人们又赋予了蝉更多的含义:

寓意一:一鸣惊人

现在都知道,蝉的幼虫在地下需要经过3至5年甚至更长时间才最终破土而出,一飞冲天,其过程非常类似于人类的求学和创办事业。现代人就用玉蝉来寓意事业或学业的成功。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8)

和田玉蝉

寓意二:聪明灵活,催人上进

  玉蝉的头部很大,代表头脑灵活。蝉的腿是十分有力的,象征有冲劲与干劲。

玉蝉佩戴的方法(那些似是而非的玉文化01)(9)

碧玉蝉

寓意三:取谐音,寓意腰缠(蝉)万贯

我们中国人向来都喜欢取吉利的谐音,现代人把蝉形玉佩系于腰间,寓意腰缠(蝉)万贯。诸如此类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综上可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玉蝉都是可以随身佩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