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1)

前段时间,朋友圈几乎被类似于“1988年的中年女子”、“24岁已经是中年人”、“34岁老来得子”的言论刷爆。

翻了翻前因后果,这股热潮的起因最早可以追溯到去年五四青年节那天“联合国”的一条微博——

“[严正声明]联合国对于“青年”的定义是年龄介于15岁与24岁之间的群体。祝大家节日快乐!”。

按照联合国的说法,92年出生的宝宝都已经人到中年……但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2)

随着深入查阅资料发现,联合国内部各机构对于青年的定义完全不同。

比如联合国人居署的青年是15—32岁,联合国非洲青年宪章是15-35岁,而世卫组织给出的青年是44岁以下群体。

对了,还有现代汉语词典中,“青年”是指15/16-30岁。

所以,如果你恰好因为这些言论产生了恐慌,那这锅必须联合国背。

但不管如何,我还是就“中年危机”这个话题采访了周围出生于94—88年的朋友,毕竟在联合国的定义里,这是即将步入中年和已经步入中年的群体,但我关注的当然不是年龄,而是他们的生活状态。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3)

我毕业后有两年当兵经验,所以真正踏入社会是2015年下半年,也就是24才踏入社会,所以我的危机来的会晚一点。

我现在唯一心里有点压力的就是工作,有点在青年和中年的缝隙里左右挣扎的感觉,比如说关于结婚,自我感觉自己还小,还可以再自由两年,但是一想到马上27岁,又觉得并不是可以随意的年龄了。

但是我经常自我催眠,忽略现实,其实让我能这样自我催眠的“罪魁祸首”是我家庭,太不给我压力了,所以我就感觉有人给我撑腰一样,对现实的恐惧会少了很多很多。

可是人就是这么难搞,心里想着不要有压力要随心所欲,可是当家人真放任你随心所欲,自己反而觉得自己不应该了。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4)

“中年危机”还好耶,因为我都不太提自己的年龄,身边一堆98、97、99的同学,所以我也感觉自己就这么大。

但是有时候晚上会想“卧槽 我都特么要到30了,啥都没有呢,还在上学,男票都没有”。

前两天我在健身房还听见两个小姑娘说“那个男的找了一个92年的女朋友 ,好老啊”,我的内心就是“去尼玛的”……

但是好吧,其实还是有中年危机的,当你身边充斥着一堆不到20岁的小朋友的时候,而且现在的小朋友们啊,都很会打扮,身材好,整天买买买、玩玩玩、喝喝喝、整整整……感觉他们就不太有压力了。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5)

我是从高二开始,突然决定学艺术,从很差的基础开始跟学了十几年的艺术生赶到一个起跑线上,就是因为我特别想在北京上大学,所以整个高三基本都是在画室度过的。

18岁生日那天,是我头一次对年龄有了很深的危机感,因为觉得从那一天起,就要对自己做过的选择负责任了。

然后就是24岁那年,本命年我从芭莎辞职,当时觉得,人生还是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我不能局限于自己擅长的事情里。

到现在26岁,创业一年了,每分每秒都觉得自己是在紧赶慢赶往前跑。

我感觉30岁自己必须要成功了,但是这个成功不是有钱也不是有名,是能把自己想做的这个事情,尽可能地做到最好,也能和我的合伙人带着团队,一起进步。

20岁的时候,你总觉得30岁是很遥远的事,但是一到30岁,很多适用于20岁的优势就没有了。20 可以迷茫,但是30就应该树立一个沉稳的形象了。

但要严格说来,其实我也不是对年龄恐慌,是想更高效率地利用年龄和时间,创造出价值,这份恐慌源于内在。外在对女性年龄的框条,我倒不是很在乎。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6)

我一直都有危机感,但不觉得这是什么中年危机。

非要说中年,那我也30岁了,也没问题。

就是常人会遇到的,在北京买不起房啊,摇不到号啊,工资多高都觉得不够花啊,父母要退休了,而自己能陪他们的时间越来越少之类的,还有就是越来越跟不上年轻人的脚步了……也没什么中年的特点。

中年可能只是个让大家可以更容易理解的概念,其实就是到了什么年龄就应该考虑什么样的问题,有多大屁股就要考虑做多大的裤衩。

24岁中年危机,这个说法在大城市没什么问题,因为24岁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从学校进入社会一两年左右吧,而这个时候又要面临组织家庭的问题。

另外,学校是一个社会阶层不是特别明显的地方,更多是以天赋和努力来衡量人,但到了社会里就不一样了,与生俱来的部分开始慢慢体现,社会阶层固化明显,等级差别特别大,20-30岁可能是最容易被时代拉开差距的时候。

除此之外要面临的现实问题是,从多养一到一养多,高税负,社会生态环境变差,机会变少。又因为自己见识了很多高山,而眼高手低,追不上时代就开始务虚,素质教育让人缺乏生存的技能。

橘子君独家福利!关注橘子娱乐 微 信 公 众 号 :(juziyule),发送“橘子福利”,免费赢取《金刚狼3》电影票! 快关注起来吧!

所以我觉得在现在的中国,特别是大城市,这种说法没什么问题。

国外没研究,但在我老家那样的小城市里,这个标准肯定是不合适的,信息越开放,人压力越大。

但是联合国发这些真是跟营销号没什么区别了,一个20多岁的人面对什么样的问题自己应该是最清楚才对。

通过别人发布的这种信息,来为自己找依靠,感觉上更能说明现代人精神空虚,要是年轻人都信这个,可见现在对信息的分拣能力有多弱。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7)

之前看过一句话,大意是说“随着我年纪渐长,慢慢开始喜欢起喇叭裤、蛤蟆镜以及一些妈妈的旧衣服,他们说我这是复古,但我觉得,复古就是到了一定的年龄去接受一些既定的事实”,朝九晚五,一日三餐,生活渐渐演变成那个段子“走过最长的路是上班的道路”。

觉得我热爱工作?哪儿有!不过是不敢停止工作,特害怕被世界冷眼相待。内心有一万个理由告诉自己并不适合目前的岗位,但不再敢轻易辞职,害怕找不到更好的,毕竟比我年轻的一大把,甚至昨天还在想,我的公司会不会哪天也像华为一样采取年龄淘汰制,如果真赶上了,那我该怎么办?

超害怕生病,身体稍微有点不适就会胡思乱想,毕竟没了年轻的本钱,每天吸霾,真的特害怕哪天身体垮掉让爸妈担心,说到底是不再敢生病,毕竟我是中年人,那我爸妈不都是老年人了 ,不能欺负老人啊。

还有,追星的时候,我已经不属于“迷妹”这个群体了,照娱乐圈现在这个生长态势,像我这样的,那得算大多数爱豆的阿姨粉。不过,阿姨粉并不是最扎心的...最尴尬的是,各种资讯app发来的推送,里面的明星我特么都不认识啊…深深感觉被娱乐圈所抛弃。

我觉得,中年就是这样一段时期,你前1/3人生得到的东西经过养成转化为你本体的组成部分,舍不得抛弃,又不敢推倒重来,所以就在这个基础上迭代升级吧。中年人,大概就是在不断权衡梦想和现实的一个群体吧。

最后一句,联合国说,1992年出生的人现已步入中年,划重点,1992年出生的人,强势逻辑植入,只有92年的人是中年人!而我,并不是该年生人,所以结论是,我还没到中年呢。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8)

不会被逼婚啦,哪有这么夸张?台湾很少逼婚欸,年龄到35岁快40才会,年轻很少。但是工作压力还是有的,台湾工作并不好,大家都在考公务人员。大家都希望你稳定,钱又多,而且台湾女生很多是看你经济,就像我就在考公务员。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9)

去年年底的时候遭遇了很严重的“中年危机”,那是我遇到的人生第一个很麻烦的瓶颈期,一个是当时工作上的压力很大,然后是年龄上有威胁,加上你身边确实有些发展很快,也很明确自己未来规划的人。

当时就是感觉工作不顺,压力过大,期望过高,找不到兴趣爱好,想不清楚未来……每个晚上都睡不着,失眠的太厉害,真的超级迷茫,不知道未来我该有个怎样明确清晰的规划,并且手头上的工作对于未来来讲又会有怎样的神助攻?我自己的路该怎么走,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我还一度怀疑自己是否抑郁, 然后疯狂的买买买,然后就不仅遇到年龄焦虑的问题,还遇到穷的问题了。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10)

我的“中年危机”是:今年过年的时候,我父母就问我,你跑那么远,那以后我们老了怎么办?

那我想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在父母还可以独立生活然后也不是那么急需自己在身边的时候,再充充电提升自己,那么等到以后他们需要我的时候,我可能会更有经济或者说更有时间来陪伴他们。

这算是对中年危机的一个提早规划,就是现在我出来上学是为了以后更好的陪在他们身边。

但是我觉得我对年龄危机的感同并不是那么深切,年龄其实有时候对我来说更多的还只是数字。

我理解的中年危机其实就是在我们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来处理自己的生活和家庭的生活,以及自己孩子的这种关系,那我觉得如果说自己想好过哪一种生活,然后在处理好父母的赡养和孩子的抚养之后,那就去过这样的生活,那相对的其他社会压力和观点,就都不是很大的压力了,只是需要一步一步按照自己想要的生活去实现就好。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11)

我自认为离中年还有十万八千里呢……

我是女孩,而且有个哥哥,可能更多的压力还是他来承担了。

最关键的是我在这些年跟父母博弈中感觉到,在他们心里,与其说他们在意我的年龄,不如说他们在意我在独立之后,没有家庭的庇佑之后,过的好不好。

比如说,在过年回家的时候,我可能更多的会表现出,我在更加成熟的同时会很开心,还偶尔表现出小时候在他们面前时的天真,他们会觉得在北京生活的压力,并没有给我带来什么,我完全应付的来。

他们在我身上完全感受不到年龄的危机感,也就没有那种强调什么年龄必须做什么事的意识了。

所以对于我来讲,如果我30多岁依然保持这个状态,然后35岁开始结婚,40岁家庭稳定,开始面临各个方面的压力的时候,才算是我个人的中年危机。

所以说我现在完全没有年龄的危机,只不过希望在每一年过去之后,希望看到自己身上更大的进步,如果没有,我可能会很惆怅,怎么又浪费了一年。

中年危机是个社会性名词,这个名字在运用的同时应该更多的包含了社会、家庭、事业的生存环境因素。联合国的年龄界定和咱们普遍意义上的社会角色扮演没有那么相符,不结合社会因素的话,即使界定为中年,也是谈不上中年危机的。

另外,我真没觉得单纯的年轻,就是青少年有什么特别值得羡慕的。

因为我也经历过,而且我觉得大部分人的青年时期没有太大的区别:迷茫、学习、找寻,只不过特别牛逼的小孩会让人觉得可能压力大一些,不过要敢于承认比自己牛逼的人多得多,而且以后等到更大的年龄,还见到比自己牛逼又小的人更普遍,这种事情要习惯啊,不然怎么活。

经历中年危机是一种什么感觉(92年就中年危机了)(12)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和橘子君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