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报怨”是中国人的一句口头禅尽管我们大多数的人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根本就做不到,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原本就有一个“以德报怨”的思想存在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既有优秀部分,也有不良部分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时候要继承和发扬优秀部分,舍弃和改良不良部分,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论语学习笔记讲解?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论语学习笔记讲解
【原文】14.34 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译文】有人说:“用恩德来报答怨恨怎么样?”孔子说:“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以德报怨”是中国人的一句口头禅。尽管我们大多数的人只不过是说说而已,根本就做不到,但这并不能改变我们的文化传统中原本就有一个“以德报怨”的思想存在。我们知道中华传统文化,既有优秀部分,也有不良部分。我们在研究传统文化的时候要继承和发扬优秀部分,舍弃和改良不良部分。
儒家实用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或”这个人太不重要了,连个名都没有留下。但他的这一问却是石破天惊之问,是振聋发聩之问,是人类灵魂的拷问!比起《论语》中的很多人物来说,他值得留名却又偏偏没有留名。他或许就是道家弟子,或许是看了道家的书,或许是听了道家的课。“以德报怨”是道家鼻祖老子的思想,据说孔子是非常崇拜老子的,还说孔子曾经到过洛阳去向老子问礼。“或”问孔子说“以德报怨,何如?”老子说要“以德报怨”,你觉得对不对啊?孔子说:这样不好!以德报怨的话,那又用什么来报答恩德呢?应该是用正直来报答怨恨,用恩德来报答恩德。
我在读本章的时候,觉得老夫子的逻辑又一次出问题了。孔子的意思是“以德报怨,何以报德?”意思是说如果用“恩德”报答了“怨恨”,那就不能用“恩德”来报答“恩德”。在孔子看来对待对方的态度必须是现实的,你怎么对待我,我就要怎么对待你。我的“德”只能回报给你对我的“德”,如果你对我是“怨恨”,我不怨恨你也就罢了,也不能回报给你以“德”,否则就是对不起那些有德于我之人。孔子强调了“分别心”,所以他不同意“以德报怨”的做法,认为应当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朱熹注:“于其所怨者,爱憎取舍,一以至公而无私,所谓直也。于其所德者,则必以德报之,不可忘也。或人之言,可谓厚矣。然以圣人之言观之,则见其出于有意之私,而怨德之报皆不得其平也。必如夫子之言,然后二者之报各得其所。然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则又未尝不厚也。此章之言,明白简约,而其指意曲折反复。如造化之简易易知,而微妙无穷,学者所宜详玩也。”朱子说如孔子所说,怨、德之报各得其所,“怨有不雠,而德无不报,”那么未尝不是很厚道的做法。不把怨恨当做仇恨,不忘一切有德于我之人事。朱子还提醒读者说,本章的内容看似明白简约,但意思曲折反复,微妙无穷,值得学者们详细把玩参悟。朱子所认同且表达的也是儒家典型的实用主义思想,强调的是分别心,强调的是彼此对等的回报。孔子的“以直报怨”是用公正、直率、光明磊落的方法,正确面对那些对自己有怨恨的人。既不能冤冤相报,也不能姑息养奸。如果对方一味冒犯,对我们造成严重损害,就不应忍让,一味忍让会让对方觉得我们好欺负,会变本加厉地欺负我们。“直”也可以理解为正确的、正直的方式方法。
“以德报怨”是道家的修身思想
“以德报怨”出自《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以无为的态度去有所作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处理事物,以恬淡无味当作有味。大生于小,多起于少。用德来报答怨恨。处理问题要从容易的地方入手,实现远大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天下的难事,一定从简易的地方做起;天下的大事,一定从微细的部分开端。因此,有“道”的圣人始终不贪图大贡献,所以才能做成大事。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因此,有道的圣人总是看重困难,所以就终于没有困难了。老子强调处理困难的事情要从容易的事情开始,做大事要从细微的地方入手。修行圣人之道越是看重困难就越没有困难。按照老子的这个思路,碰到心有怨恨之人,我们自然不必跟他一般见识而彼此怨恨,反而应该大度地报之以德,主动付出自己的德行来化解对方的怨恨。
很多解读认为这里的“报怨以德”是放错了地方,应该放在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之后。“和大怨,必有余怨;报怨以德,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和解深重的怨恨,必然还会残留下残余的怨恨;用德来报答怨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的办法呢?因此,有道的圣人保存借据的存根,但并不以此强迫别人偿还债务。有“德”之人就像持有借据的圣人那样宽容,没有“德”的人就像掌管税收的人那样苛刻刁诈。自然规律对任何人都没有偏爱,永远帮助有德的善人。本章认为和解较深的怨恨总会留下一些未化解的怨恨,所以要用德行来化解掉这些残存的怨恨。天道并不偏心,但总愿帮助有德行的善人。
佛家在怨与德的态度上提倡没有分别心的“德”
有人问印光大师:“若如所云,即丧身失命,亦只生欢喜,不生瞋恨。设有恶人,欲来害己,将不与计较,任彼杀戮乎。”如果像您所说那样,即使丧失生命,也只生欢喜,不生瞋恨,如果有恶人来伤害自己,也将不和他计较,任凭他杀戮吗?印光大师在《示净土法门及对治瞋恚(chēn huì)等义》中开示:“凡修行人,有凡夫人,有已证法身之菩萨人。又有以维持世道为主者,有以唯了自心为主者。若唯了自心,及已证法身之菩萨,则如所云。以物我同观,生死一如故也。若凡夫人,又欲维持世道。则居心固当如菩萨深慈大悲,无所不容。处事犹须依世间常理,或行捍御而摄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前文所示,乃令人设此假想,以消灭瞋恚习气。此观若熟,瞋习自灭。纵遇实能害身之境,亦能心地坦然,作大布施。仗此功德,即生净土。较彼互相杀戮,长劫偿报者,岂不天地悬隔耶。”
《金刚经》中说:“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须菩提!又念过去于五百世作忍辱仙人,于尔所世,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佛于往昔做忍辱仙人,修忍辱行,歌利王是位暴君,用刀割忍辱仙人之肉,忍辱仙人不但没有生瞋恨心,反而生起悲悯之心,说 “我后成佛,先以慧刀,断汝三毒”,发愿我成道之后最先要度的人就是你。佛陀成道后个歌利王已转生为憍陈如(jiāochénrú),先到鹿野苑去履行自己往昔所发的愿力、誓言,先度五比丘,憍陈如他是最先悟道的。
而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这句“处事犹须依世间常理,或行捍御而摄伏之,或以仁慈而感化之。事非一概,其心断断不可有毒恚而结怨恨耳。”是在教导我们,超越“以德报怨”和“以直报怨”的思维模式,无论采取捍御摄伏还是仁慈感化哪种方法,在居心上:菩萨低眉,金刚怒目,折摄之心无非慈悲。
道客村曰:
怨不成仇德必报,以直报怨德报德,
天道无亲与善人,割截身体无嗔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