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科研人员张小平离职的消息非常火,很多人都在讲国企的改革、科研人员的待遇,我不想老调重弹,我就讲讲“螺丝钉”的重要性问题。

我们工作中,向领导提要求的时候,领导心里想的大概都是这句话:“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

京东的一位女性副总裁,也被刘强东当面说:“身体不好就多休息,也多给兄弟们一点机会,不要以为离了你,公司就不转了。”

这话其实有点道理,京东是一个卖货的零售企业,框架搭起来了,确实没了谁都行,就算董事长不在了,那也是照样运行的。无论国企、私企,在领导看来,普通职员就是一颗螺丝钉,换了谁都行。

但是你换了一个科研单位,那就不一样了,科研单位是一台精密的大机器,每个部件可能都有它独一无二的地方,从材料,到架构,到齿轮、传动装置,都不是市场上随便可以买来的大路货。如果你还用“离了谁都转”的思维去打量员工,特别是技术岗位的员工,只怕是要吃大亏的。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1)

科幻小说大师阿西莫夫的《银河帝国》中描述这样一个未来场景,未来的科学门类细分到了极致,有的科学家只懂得材料学,却不了解机械原理,有的科学家只懂得核物理,却对发动机一窍不通;有的科学家精通统计学,却对能理转化毫无概念。听起来有点荒谬,其实并不然,你让现在的硕士博士,做个他们本专业以外的东西,八九也是做不成的,生物学的专家未必知道电灯是怎么发光的,写代码的大牛也未必知道半导体集成电路到底是怎么运作的。

不说别的,你现在把平原君的四万多个粉丝扔到一个无人荒岛上,看看他们能不能从种植、冶炼、工业、农业搞起来,十年间建成一个电气化现代社会?

未来的科学技术肯定还要细分,细分到一个萝卜一个坑的程度,细分到真正“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程度,未来不是隔行如隔山,而是隔了一个工位,就隔了一座山。

在腾讯、阿里、百度、京东这样的企业中,对员工的专业要求其实不是太高的,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些程序员和运营人员,水平有高有低,但绝对没有谁谁不可替代。但在一些涉及国家高精尖技术的科研单位,那就不一样了,有些哪怕是最不起眼的底层技术人员,都有可能一时半会无法替代,更别提那些各自领域的顶级专家了。

张小平是一个40多岁的技术骨干,研究员,相当于正教授职称,年薪12万左右,分房子,放在西安市来看,是不错了,但问题是,一个叫北京蓝箭空间的民营企业,开出了百万年薪挖人,这就说明张小平在航天技术领域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一开始航天六院发出的公文中可是写道:“中国登月造发动机的关键技术人员。”甚至用上了“灵魂人物”,“不可替代”等字眼。虽然后来刘院长说这个公文夸大其词了。

张小平出生于1970年,比造猎鹰火箭的马斯克还大一岁,毕业后就职于航天六院十一所,在西北大学获得航天专业博士学位,直到2008年38岁时才评上高级工程师,48岁(2018年)离职时担任副研究员。他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大推力火箭和载人登月,他在2000年的时候,就发表过有关“可重复使用火箭"的论文,和去年马斯克的spaceX原理一致。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2)

还记得去年space发射后,两个运载器回收降落的场面吗?国内一片惊呼,都在问我们为什么没有这样的技术?其实我们的科研人员,并非没有在这些方面上努力。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3)

所以我觉得,张小平被民营企业高薪挖走,是一件好事,第一证明了他的实力确实值这个价钱,第二就像是刘院长所说的,科研单位该好好反思一下,如何留住人才了。

有人说,我们要发扬老一辈科研人员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国效力不能谈钱。我觉得这样的人都应该把自己的工资和房子捐出来,给一线的科研军工的工程师技术员发奖金。对,当年两弹一星的元勋们是很幸苦,但那是条件所致,国家还是集中了大量的资源优先供应科研工作者,当时的聂荣臻元帅甚至向全国求援,优先供应科研人员的肉、蛋、水果。要解决他们住房、吃饭、两地分居、小孩入学等后顾之忧。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4)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5)

张小平到了48岁才离开,他也为国家奉献了23年了,所以没有什么可指责的,马云都说过,人员工提辞职,一是钱没给够,二是心里委屈了。其实很多人,既然选择了科研这一行,早就想清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本来也不是冲着钱来的,人总得有梦想,如果梦想无法实现,那还不如换个方向。

张小平现在入职的蓝箭空间,给他开出了年薪百万,收入一下提升了80万,看起来不少,但和现在的影视娱乐明星相比,简直不值一提,现在国家才下了规定,艺人的单期节目片酬不得超过80万。而那些当红流量明星拍个电视剧、电影挣的钱,可能我们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一辈子都挣不到。

爱干就干不爱干就滚(爱干干不干滚地球离了谁都转)(6)

对比这些露个脸就能暴富的流量明星们,科研工作者不觉得委屈,我都替他们觉得委屈,科研是枯燥的、高强度的、高智商的脑力劳动,一辈子都投入到里面去,还不如明星们露个脸赚的多,这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虽然科研是个高投入、短期看不到利益和回报的事业,但人家是为了人类更美好的未来而努力,无论如何,都应该保障科研工作者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这些年,在网络上晒工资条、吐槽待遇低、哀叹房价高的科研、军工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还有人称工作在大山中,要么和恋人两地分居,要么相亲都找不到对象,人家姑娘更容易看上写代码、搞金融和房地产的。这是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长久以来,我们的宣传方式是有问题的,我们总是在强调那些“大国工匠”、“民族脊梁”们无怨无悔、不辞劳苦的奉献精神,但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他们一样去当“圣人”,那是不切实际的。我们应该给我们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人员更好的待遇、更高的社会地位。

大家都知道,发现一个人才、培养一个人才不容易,但要挖走一个人才就太容易了,钱给到位了,尊重给足了,没有办不到的事情。伍子胥是楚国人,为什么要帮吴国灭楚?我们要庆幸,这次挖走我们航天科研人员的,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如果是外资企业呢?如果是NASA呢?

我们在资金、技术储备上本来就不能和美国航天比,中国从1992年到现在,整个载人航天系统工程上一共花了不到400亿人民币,还不如NASA半年的预算,人家1969年就载人登月了,我们才刚刚起步。我们底子薄、资金少、历史欠债多,想要在这个方面比一比,比什么?只能比人才了!

就像聂帅说的:“这些人都是我们国家的宝贝”。

对于宝贝,一定要用心爱护,别等到失去了才追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