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作者:焦玉华,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二月二之龙抬头?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二月二之龙抬头(青未了二月二龙抬头)

二月二之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

作者:焦玉华

下班路上,闻到一阵熟悉的味道,被这诱人的香味牵引,在街角的摊点上觅到了久违的蝎豆身影,才猛然想起正月过完了,明天就是农历二月初二了。

人们常用白驹过隙形容时间的飞逝,这话用在当下实在太恰当不过了。过去日子苦,常说度日如年;现在生活甜,可谓度年如日。这不,新年的鞭炮还没响完,又到了农历二月二。如果说腊八节是年的序曲,那么二月二就算是年的尾声了,因为自古就有“过不完二月二不算过完年”的说法。或许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农村的二月二才有满满的仪式感。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吃食有关,五谷杂粮,充分体现:正月十五吃元宵、清明吃鸡蛋、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过年吃饺子。二月二和其它节日不同,要吃蝎豆。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任何时候,解决肚子问题永远是第一要务。

“二月二,吃蝎豆”是很多地方的风俗。所谓蝎豆,最初就是指炒好的黄豆。蝎豆的制作方法并不复杂。第一步选豆。过去,家家户户种豆子,什么黄豆、黑豆、绿豆红豆,还有豇豆、蔓豆、爬豆,名目繁多的名字充分体现了豆子家族的繁荣昌盛,一时分辨不清也是常有的事。豆子自己种,不用到集市上购买,可谓自给自足。倒半瓢黄豆在簸箕中,先簸掉瘪豆,再挑拣出坏豆,只剩下颗粒饱满的金黄。第二步泡豆。将挑好的黄豆放在淡盐水中浸泡半天,豆子喝足了水,浸透了盐分,胀鼓鼓圆滚滚更加可爱。第三步晾豆。用笊篱将豆子捞出,摊在盖垫上,放在通风背阴处晾至大半干。最后一步,炒豆。将晾好的豆子放到小耳朵铁锅里不停地翻炒。铁锅坐在泥炉子上,柴火舔舐着锅底,温度慢慢升高。铲子上下翻飞,豆子劈啪作响蹦来跳去,香味逐渐弥漫开来。锅里的豆子由金黄逐渐变得焦黄,有的裂开大嘴笑,有的努着小嘴生气。还有的豆子紧紧闭着嘴巴,我们叫它哑巴豆。冒着烫手的危险忍不住抓一个蝎豆放进嘴里,上下牙一咬,嘎嘣作响,口舌生津。一颗小小的蝎豆,几乎调动了全身的感觉器官,嘴巴吃着,鼻子闻着,耳朵听着,心里美着,带给人高度的满足感。蝎豆可解肚子之困,但绝不能多吃,因为不易消化,如果吃多了,再喝上一杯水,就会饱胀得厉害,甚至常有不雅的声音伴随,搞得人很没面子。

二月二吃蝎豆是有说法的。二月二一般在惊蛰前后。惊蛰过后,蛰伏了一冬的各种虫子,诸如蝎子蚰蜒、草鞋底百步虫什么的,开始钻出地面活动麻木的筋骨。它们丑陋的样子常令人惊恐不已,若被它们咬一下,肿个大包、中个小毒不在话下。所以,人们通过炒蝎豆、吃蝎豆的方式表达对它们的厌恶和诅咒。老话说,十里不同俗。有的地方过节,除了吃蝎豆,也要吃爆米花,如果奢侈一点还有糖花生碎。东西虽不同,寓意却一样,都是希望一年不遭虫子咬、不被蝎子蛰。我婆家那儿除了吃蝎豆,还要吃蝎子爪和蝎子盖。第一次听到这个风俗,我为那里人的阔绰差点惊掉了下巴。我想,炒一锅蝎子爪蝎子盖,那得要多少蝎子的命啊。等到端上桌一看,才恍然大悟,原来所谓的蝎子爪蝎子盖是一些炒好的面棋子啊!

二月二又称龙头节,自古就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说法。这天起,阳气回升,万物复苏,春耕由此开始,古时皇帝也在这一天率领文武大臣亲自耕田,提醒人们春耕。这天起,雨水渐渐多起来。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龙是万物祥瑞之首,主宰着和风化雨,所以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如果在二月二这天甘霖普降,那可真是春雨贵如油。其实,龙抬头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和上古时代人们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及农耕文化有关。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按日月五星的运行轨迹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天宿,以此来表示它们的位置与运行。二十八天宿的心、氐、箕、角、房、亢、尾七宿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是龙角。在二月初二这天,东方地平线上升的龙角星,称之为龙抬头。

龙抬头代表着阳气生发,生机盎然,寄托了人们最朴素最美好的愿望。所以,很多地方大人小孩儿都要赶在二月二这天理发,名曰剃龙头。我所在的小县城就有这样的习俗,这一天,家家理发店人满为患,非常壮观。有一年的二月二,我和儿子走遍整个小城几十家理发店也没挨上号,天黑时分回到家,我只好亲自操刀象征性地剪了几剪子,才感觉了了心愿。我从不认为这是迷信,一直以来坚守我的固执,在我心里,二月二理发是对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化的敬畏。

在我们老家,二月二还是一个特别又重要的日子,是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的日子。我的记忆里,每年这天,大姐二姐总会领着孩子回来,母亲早已炒好蝎豆,准备好各种小点心等着。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转眼,母亲去世已二十六个年头,父亲也离开我们十几年了,那儿孙绕膝的情景只在泪眼朦胧里闪现。

明天,二月二,星期五,上班,娘家是不能回了。人也懒了,也不想亲自炒蝎豆了,干脆买点回去慢慢品味吧。摊点上的蝎豆很多,黄豆、黑豆、大青豆,甜的咸的奶油味水果味的,还有某某老太牌的蝎豆盖儿。摊主招呼我先尝再买,我不好拒绝她的热情,捏了几个放在嘴里,确实很香。仔细咂摸咂摸,怎比得上母亲在小耳朵锅里用铁铲子翻炒出来的蝎豆呢?(图片来自网络)

壹点号 蒙山沂水—四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