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之前的话题(小说、电影、话剧,如果《活着》如此艰难...),在网上找到一个《活着》话剧的剧本,来学习如何表达场景的效果。

从剧本来看,大的框架按照“幕”来分,每一幕下面又有不同的单元。比如《活着》的第一幕是这样描述出场的:

文字数据可视化(文字的可视化是如何做到的)(1)

能看得出来,剧本除了演员的台词,要明确写出舞台的光照、大屏幕展示等内容,例如:

一束光打在福贵的扮演者手中的书上,同时也在大屏幕上现出了他要读的文字。

除此之外,有些场景需要增设道具的效果,也需要在剧本中描述出来,比如讲述二喜的死:

小说中是这样描写的:

二喜是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干搬运这活,一不小心就磕破碰伤,可丢了命的只有二喜,徐家的人命都苦。那天二喜他们几个人往板车上装水泥板,二喜站在一排水泥板前面,吊车吊起四块水泥板,不知出了什么差错,竟然往二喜那边去了,谁都没看到二喜在里面,只听他突然大喊一声:

“苦根。”

那么这一段在话剧的舞台上,可以如何表现呢?剧本是这样写的:

文字数据可视化(文字的可视化是如何做到的)(2)

话剧的舞台,用停留在背景上的巨大剪影,来表达如此诡异的死法。记得当时看小说看到这里,我停了下来,心里一直在说:“怎么会这样?”尤其是看到后面的文字,赤裸裸的血腥,也是浓重的悲哀和惊悚:

二喜的伙伴告诉我,那一声喊把他们全吓住了,想不到二喜竟有这么大的声音,像是把胸膛都喊破了。他们看到二喜时,我的偏头女婿已经死了,身体贴在那一排水泥板上,除了脚和脑袋,身上全给挤扁了,连一根完整的骨头都找不到,血肉跟浆糊似的粘在水泥板上。他们说二喜死的时候脖子突然伸直了,嘴巴张得很大,那是在喊他的儿子。

这样的文字,在屏幕中还是不要拍了,让读者通过文字想想即可,如果拍出画面,让人直面,未免太过惨烈。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有一种描述叫做“有话别直说”,意思就是用语言来构筑一个“可视化”场景,而不是用直白的形容词或副词说:“二喜死得太惨了”。

从一句话或一个物件,延展开来,描述细节,再进一步加上想象,是需要练习的功底,参考如下的方法和思路,我也来试一试,就从眼前的物件开始吧:

1. 任意找一个你身边的小物件

一台笔记本

2. 写下这个物件最明显的特征

Apple的mac,金色的,很小

3. 写出它更详细的描述

从外观看,没有划痕,几乎和新的一样,但打开就会发现,键盘上的好几个键都被磨白了,比如A、E、N、G...

4. 再仔细观察这件东西,找到一个一般人通常不会注意的细节

长长的空格键,只有左边有被磨白的痕迹,右边完好无损。

5. 用这个物件,延展成一小段的故事

图书馆的长桌子已经坐满了,空着的那个座位上也放着一台笔记本。这台笔记本看起来很轻薄也很小巧,目测应该是Apple的12寸mac。

记得这款mac好几年前就出了,这台可能刚买不久,外面看起来很新,但来到另一边看到打开的屏幕和键盘,就会发现还是用了有年月的,有好几个键都被磨白了,比如A、E、N、G。

有意思的是,长长的空格键,只有左边有被磨白的痕迹,右边完好无损,看来用这台笔记本的人,从来都是用左手的大拇指按空格的,而且频率还很高。

我忽然在揣测,这台笔记本的主人一定经常敲键盘,而不只是看剧,那么会是写文章还是写代码呢?

嗯,应该是写文章,而且是用中文写的,这样每次打字确认都要按空格键,所以空格键才会被磨白。如果是写代码,记得有段子说最常用的是Ctrl、C、V,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