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经常用来教训那些不可早就之人的这句名言“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这句话到底出自哪里,又在训谁呢?,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那个被骂:朽木不可雕)

人性中最丑陋的一面

我们现在经常用来教训那些不可早就之人的这句名言“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杇”,这句话到底出自哪里,又在训谁呢?

这句话原句出自《论语·公治长篇》,《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语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小到待人接物,生活习惯,都包含着圣人的智慧。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他的祖先曾是殷商的贵族,是由宋迁到鲁,孔子的父亲叫叔梁纥,能文善武,曾在陬地做过大夫,孔子出生不久,他的父亲就去世了,孔子是由他的母亲颜徵在抚养成人,虽然生活在社会下层,家庭贫困,但孔子依然好学,礼、乐、射、御、书、数并称为孔子六艺。

孔子敬重周礼,凡事遵循周礼的法则。自己待人处事和要求弟子更是要: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

孔子在教学之后,本着有教无类的原则广收学生,对学生采用启发式教育,因材施教。

有一天,孔子的学生宰予上课睡觉,被孔子看到后,孔子非常生气,于是就有了这段《宰予昼寝》: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孔子为什么非常生气呢?首先是古时人们都是遵循自然的法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白天人们一般是不睡觉的,更何况宰予是在读书的时候睡觉。

其次是宰予在孔子的学生中,是一个思维灵活,能言善辩的现实主义者,有时不免会夸夸其谈,于是孔子便借着“昼寝”一事责备他。

同时也改变了孔子判断一个人的准则,不但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看看他的言行是否一致。

看到这里,我们会不会认为宰予是一个差生?

不。

宰予(公元前522-公元前458年),姓宰,名予,字子我,也称宰我,他比孔子小二十九岁,是鲁国人。宰予天资聪明,口齿伶俐。是孔门的四科十哲之一,宰予属于言语科。

宰予曾提出将“三年之丧”改为“一年之丧”,这对于一个极其尊崇“礼”的孔子来说,是不允许的,于是遭到孔子的指责批评他“不仁”。

他又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一个仁者,如果别人告诉他井里掉下一个仁者,他会不会跳下去救人呢?孔子听到后并没有正面的回答他,孔子认为仁者会想方设法救助落难的人,但是不会让自己陷于危险的境地,并且批评宰予问的问题不道德,君子可以被欺骗,但是不能被愚弄。

虽然宰予被孔子批评的次数多于其他的弟子,但他还是对孔子充满了钦佩。

后宰予在鲁悼公九年去世,后世追封齐侯,齐国公,临淄公。明嘉靖九年称为”先贤宰予”从祀孔庙。

《韩非子·难言》中记载:“宰予不免于田常”,认为宰予是在齐国为田常所杀。但后世也有人认为田常所杀的是一个和宰予同名的人,而并不是孔子的弟子宰予。

大家还有什么不同的认识,欢迎一起来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