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魏蔻蔻

号∣ WeikoMagazine

作者简介:魏蔻蔻,生物科学博士,医药研发经理。定居荷兰,与荷兰老公和猫咪Marley相伴,有文科心的理科人,爱好写作, 创办原创微信公号微蔻(WeikoMagzine),分享留学定居海外的中西教育和思维差异,讲述跨国情感及家庭文化的碰撞,描绘欧洲皇室风云,评论欧美医药企业形态。

微蔻已入驻今日头条,网易云阅读,敬请关注!

回复“000”查看微蔻的文章目录。女儿给母亲的N封亲情书魏蔻蔻在“微蔻”推出“女儿给母亲的N封亲情书”系列,用女儿给母亲的书信形式,从身心方面,关注和宣传“科学现代的养老观”。

通过介绍西欧老人的晚年生活、养老理念及保健设施,探讨中国父母如何规划晚年,重新定位自我和老年病的防治。

蔻蔻孩子是母亲(女儿给母亲的N封亲情书之三:)(1)

伟大的妈妈,不如快乐的妈妈

女儿给母亲的N封亲情书之三

妈妈,

又一次和您告别,飞回阿姆斯特丹。

机场的送行,我们都不再流眼泪,可彼此心里的牵挂和不舍却从未消减过。

我们是相依为命的母女。

小时候,我是那么地依恋您,不能忍受和您的任何分别。

8岁那年暑假,我和舅舅舅妈一起回贵阳外婆家,您没像往常那样陪我前往。

我俩相隔700多公里。

虽然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妈们对我极好,但我依然每晚想您想到哭。

我把您写给我的信,压在枕下,睡前要看好几遍再亲亲您的落款才愿闭眼。

后来,您拗不过我,专程到贵阳来陪我并接我回成都。

外婆看到这状况,说我太粘人,不可取!

14岁那年,您去北京出差。

我俩相隔2000多公里。

我发烧了,在家养病,觉得没有您在身边,我的病永远不会好。

我第一次发现,我生病时床头柜前水杯里的水会凉会被喝光。

我才意识到,曾经无数次生病时,您是怎样一次次悄无声息地把水杯的水续满,并且保证温度刚好。

给您写信,说起这感受,北京的干爹读到了,说我太脆弱,要不得!

而如今,以为永远离不开您的我,和您相距整整10400公里。

此刻,荷兰是晚上8点,中国是凌晨2点,我刚挂掉给您报告平安抵达的电话。我知道,等不到这通电话,您是不会睡的。

打开行李箱,把您给我做的蛋饼拿出来,烤热了吃,算是晚餐。

您总是那么无微不至,知道我长途跋涉后回到久不住人的家肯定没吃的,就让我带着许多您的料理,回来也能吃个现成的。

您说:“儿行千里母担忧!一百岁也得要个娘!”

嚼着充满了妈妈味道的松软蛋饼,我思念着您,也禁不住在想,如今的我希望“一百岁也得要个娘”的娘,是怎样的娘?

可以肯定地说,我不希望,您依然是那个我生病时不断给我续水,我想念您时,排除万难赶到我身边,殚精竭虑并随时奉献自己的伟大妈妈。

我希望,您是快乐的妈妈!

您看,曾被大家觉得“粘人脆弱”到无可救药的我,已经一步步长大“断奶”,成家立业,独立地打点和经营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这种亲子间的“断奶”,并不是各安其命的疏离,而是两个个体努力寻求身心独立后,以成熟坦然的方式进入另一种崭新深入的相知相处。

所以,您也要学着对我放心放手,安然做快乐的自己,过充实的生活,无论我与您近在咫尺,还是远隔天涯!

要知道,您伟大,我不会快乐;只有您快乐,我才会快乐。

还记得,我大学毕业前,咱俩的那次深谈吗?

我问过您,是希望我柔弱温顺地伴您左右,还是独立自强地闯荡人生?

您想了想,笃定地回答,我独立您才安心,即便我不守在您身边。

您说,您不愿我永远是那个动不动就想您想到泪流满面的娇娇女,您终有一天要离我而去,我必须具备为自己人生做主的本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强地活着,懂得如何追求和把握幸福。

妈妈,当年您对我的期许,正是如今我对您的期望。虽然不在彼此身边,但我俩都要不依赖任何人,快乐自信地活着,让爱我们的人安心。

快乐,是门学问,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很多修练!

就说,不为彼此操心担忧吧,相信不仅您做不到,我也做不到。可是咱们至少可以学着,不要“过度和无端”的操心

比如,您有时那种莫名的担忧,听到荷兰有什么风灾暴雨,抢劫失火,就打电话让我小心行事,不要出门,然后您自己几天睡不着吃不好。

这完全没有必要!

您要相信我告知您的,那些“灾祸”在荷兰都有应对措施和防御手段。何况,十有八九,我根本遇不到那些状况。

还有,您要了解一个事实,就是“担忧,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只能负面地消耗情感和能量”

心中有些小牵挂和担心很正常,但不要放大那些“担忧”,焦虑着我的安危到寝食难安的地步。

不妨咱俩一起来训练。当我们觉得自己又在吓自己时,就在心里喊声“停”,告诉自己不要继续操心,消耗能量做无用功。

其实,快乐,就是用乐观的态度,正视和接受现状。

若要用负面思维来解读你我的状况,可以说我无亲无故、离乡背井,而您老来无靠、孤苦伶仃。

这是一种只关注“失去”及“得不到”的灰色角度,让人觉得自己永远是外环境的受害者。如此解读生活的人,肯定是快乐的绝缘体。

现今,通信和交通如此发达,我们几乎可以保证每时每刻在网上的交流;若想见面,就是买张机票的事儿。

这一切,给每个人更多的可能性,去追求和展现自我,能在更宽广的空间驰骋。既然生活有了更多维度,那么快乐不应该只被狭隘和扁平地定义成“老有所依,儿孙满堂”,快乐也不可能只是某种单一轻飘的喜悦,它理所应当要涵纳多重情感层次。

您看,我们之间的那些分别,思念,牵挂和那些相聚,相欢,相知一样,占据着同等的分量,共筑成属于你我的独一无二的情感模式。

我们享受快乐,也品味寂寞,这才是完整

从正面的角度来看,我们虽然远隔重洋,但母女连心。您没事儿可以来荷兰度假避暑,游历欧洲;而我也具备更好的经济和心理状态,给我的个人生活及您的晚年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谁也没有必要把自己放在生活“弃卒”的位置,认为世事亏欠了他。

只要不放弃,快乐,就是一种选择,谁也无权剥夺。

刚才飞机降落前,我看着夕阳笼罩下的阿姆斯特丹,有些恍惚,总在这时分不清是离家的怅然,还是归家的欢喜。

步下悬梯,闻到阿姆斯特丹冷冽清新的空气,我自然地重新操起荷兰语。

入关时,那个荷兰海关公务员饶有兴致地看着我护照上的印戳,亲切微笑着问候:“魏女士,欢迎回家。您在中国的旅游愉快吗?”

我又一次恍神,什么时候回中国变成旅游了?

但这里熟悉的一切,又让我如释重负,我的确觉得我回家了!

对荷兰的这种“归人”的踏实感,源于这里有我一点点建立起的生活和家庭,以及那个不再胆怯的自己。

中国是我的故乡,荷兰是我的家园。

我的乡愁两地生,如贾岛诗里幽深幽思:

客舍并州已十霜,

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

却望并州是故乡。

相信我,妈妈,即便有些挥之不去的复杂乡愁,我的快乐却是无可否认的。

我想,快乐不是一种单薄、飘忽和绝对的感受。

更多的时候,快乐沉淀下来,是一种悲喜交织的厚重和接纳,一份繁复的美好和幸福。

所以,妈妈,放心吧!

我会让您看到快乐的我,

请您让我看到快乐的你!

最爱您的蔻儿,于荷兰

文末有支持原创的打赏功能!

两种选择:

可以扫描或长按二维码打赏;

也可以点击“赞赏”,任选金额打赏!

纯自愿,不勉强,谢谢!

微蔻 WeikoMagazine

包含内容蔻口声声:中西文化,教育思维

蔻人心弦:欧洲皇室,游记小说

魏言微语:跨国情感,心灵感触

蔻口相传:医药企业,健康评论

相关链接博客: blog.sina.com.cn/kokoweih微博: weibo.com/kokowei网页: www.kokowei.com

邮箱: koko.wei@qq.com

订阅号:WeikoMagazine扫描或长按二维码订阅!

扫描或长按二维码,可打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