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母都是贫苦出身,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学习石家庄解放后,父母都被选送到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两人由此相识,后来成为一家人他们极其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尤为刻苦毕业后,父亲到高校任职,母亲回原籍衡水市景县任县妇联主任后来,因为孩子多,母亲选择辞职,回到父亲的老家武强县照顾家庭,多年后才来石家庄与父亲团聚,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家风家训伴你成长?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风家训伴你成长(书香氤氲伴流年)

家风家训伴你成长

我的父母都是贫苦出身,小时候没有机会读书学习。石家庄解放后,父母都被选送到工农速成中学学习,两人由此相识,后来成为一家人。他们极其珍惜来之不易的读书机会,学习尤为刻苦。毕业后,父亲到高校任职,母亲回原籍衡水市景县任县妇联主任。后来,因为孩子多,母亲选择辞职,回到父亲的老家武强县照顾家庭,多年后才来石家庄与父亲团聚。

母亲刚回农村老家那几年,我家的生活极为艰难。即使如此,母亲只要遇到没看过的书籍,哪怕不吃饭,也要先读完书。母亲因此常常被乡亲们嘲笑,而她却依然如故。父亲知道母亲爱读书,就省吃俭用地攒钱买些书,每次回家的时候给母亲带回来。

在父母的影响下,我们兄弟姐妹都爱读书。我家常常因为有人夜读耗光了煤油灯的油,到了第二天却无灯照明。可惜的是,大哥小学没毕业,就早早地参加生产队的劳动,为家里挣工分。后来,大哥进工厂当了车工,却看不懂图纸。于是,每天下班后,大哥就抱着一本厚厚的《车工》苦读,旁边还放着一本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后来,大哥成了他们厂技术最好的车工,多次受到表扬和奖励。改革开放后,大哥借钱买了机床,靠着自己过硬的技术,走上了致富路。

我被大哥的精神所感染,对读书有极大的热情。那时候能见到的书籍很少,记得有一次,我烧火做饭时,在柴火堆里发现了一张旧报纸,便如获至宝一般拣出来读,竟忘了做饭的事儿。等我读完报纸,灶内的火早已熄灭了。

后来,我考上了大学,校图书馆有丰富的书籍任我阅读,在校学习那几年是我最幸福的时光。参加工作后,我读书的时间便减少了。有一次,因为评职称的事,我的心情很不好。父亲对我说:“读书是治疗心病的良药。”于是我潜心读书,收获多多:在伟人传记里,我找到了开阔胸襟的钥匙;在晋代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我找到了安放心灵的净土;在宋代苏轼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中,我感受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快慰。

我的丈夫也是爱书之人。我们刚结婚时,生活不宽裕,他不买衣服也要买书,还说:“生活已然不富裕了,不能再让精神贫穷。”

女儿小时候,我的父亲就带着她做背诗词的游戏,爷孙俩居然玩得不亦乐乎。高中时的一个假期,女儿天天在家学习,有一天她突然说:“妈,我今天想出去放松一下。”我巴不得她出去活动活动,就高兴地答应了。等女儿回来,我问她:“去哪儿放松了?”女儿说:“去图书批发市场看书了。”说着,她从包里掏出几本新书来。女儿一路考大学、考研、读博士,如今已经在高校任教,读书已经成为她的日常生活,仿佛不读书就不知道该干什么。只要一有空儿,她便坐到书桌前读书。

想到父母80多岁时依然天天看书,想到女儿除夕夜还在伏案,我怎么能懈怠呢?于是,我报名参加了河北老年大学文学班。常言说: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我要继续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