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甘肃的戈壁滩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市,她曾经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城池和补给点,在隋唐时期是一个战略要地。

唐朝时,李治和名将薛仁贵一路西征,所到之处无不披靡。在打到了甘肃的苦峪城后,却中了埋伏,被当时哈密国大元帅苏宝同围困在了苦峪城中。

唐军多次激战,依旧无法突围出去。于是,派遣老将程咬金杀出一条血路,前往长安求援。

在孤立待援、粮草断绝的情况下,尽管唐军节衣缩食,可是本就不多的粮草依旧消耗一空。薛仁贵亲自带人挖草根、树皮充饥,依旧是食不果腹。

152岁老人的养生功(乃至用来冠名一座城)(1)

有一天,薛仁贵巡城时发现周围,遍地都生长着一种样子像胡萝卜一样的植物。经过向当地人询问,原来这“胡萝卜”是一种药材,名叫锁阳,可以食用。

锁阳俗称为不老药,甘温,归肝肾大肠经,常年生于沙漠戈壁,零下几十度依旧能够生长。据说锁阳生长之处,不积雪、地不冻,难道真的是阳气旺盛,霸气外露?

因此每年的冬季是采集锁阳的最佳季节,这个季节的锁阳最有营养价值,而且在下雪天,凡有锁阳生长的地方,积雪消化,很容易找到。

药如其名,不仅形状似男阳,功效可以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因为它不仅扶阳,还可以补阴,疗效非常好,男女皆适用,主要用于肾阳虚衰的阳痿,不孕,腰膝痿软;也常用来治疗精血津液亏耗的肠燥便秘。

在现代临床上很多疾病都可使用她治疗,例如阳痿早泄,阴衰血竭,气弱阴虚,大便结燥,畏寒惧冷,四肢疼痛,月经不调,宫冷带下,男女不孕,失眠健忘,脱发早白,胃酸溃疡等。

152岁老人的养生功(乃至用来冠名一座城)(2)

从西医药理研究角度来看,锁阳具有抗炎、抗肿瘤、抗应激、增强免疫、通便等作用,有类似糖皮质激素的影响效果,但是对生殖系统的作用并不明显。

除了药用,锁阳的肉质茎含淀粉,不仅可以酿酒,还可以作各种小点心、代食品等。

许多和补肾沾边的动植物,在现代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甚至灭绝,比如东北虎、华南虎等。

野生锁阳也不例外,因为遭到破坏性采挖,现在数量已经很少了。其实锁阳的繁殖非常特殊,如果能够科学采挖,其实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152岁老人的养生功(乃至用来冠名一座城)(3)

锁阳是锁阳科、锁阳属的多年生肉质寄生植物,但它却主要寄生于白刺属植物的根部。

在每年三月锁阳从白刺属植物的根部发芽,五、六月份露出地面,七、八月份开始成熟。因为雄雌同株,可以相互授粉、结籽。生产的锁阳种籽因为被包裹的十分严实,无法脱落。这时,锁阳根部会生出一种白色的小虫,叫做锁阳虫。

锁阳虫开始在基地逐渐向上蚕食,一点点的吃空锁阳内部,直至顶部,形成了锁阳的内部空洞。锁阳籽因此掉入内部空洞,落入锁阳底部,进入白刺根部,沿着根水分的流动,进入到适合寄生的部位。

等冬季来临时,锁阳籽吸收白刺根的养份,在寄生位置鼓出一个拳头大的包。经过一个冬天孕育,次年三月开始发芽,又进入到新的生长周期。

152岁老人的养生功(乃至用来冠名一座城)(4)

在采挖锁阳时,不要伤到白刺植物的根部,并做好填埋,第二年锁阳还会再生长的。目前只有人工养殖的锁阳,采挖时才会非常注意。

在《本草切要》中,还有一个关于锁阳的秘方,专治阳弱精虚,阴衰血竭,大肠燥涸,便秘不运。推荐给有需要的人,原方如下:

锁阳三斤。清水五斗,煎浓汁两次,总和,以砂锅内熬膏,炼蜜八两收成,入磁瓶内收贮,每早、午、晚各食前服十余茶匙,热酒化服。

本文作者:郎娜,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美容主诊医师,国家执业药师,国家药典委员会临床用药须知编委,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基金会母婴健康专项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环境与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