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南青年网头条号(www.wnyouth.cn特约撰稿/彭辉)“四节”指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传统节日礼仪,是地域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曰:“礼失而求诸野”。富平地处古都丰镐(今西安)北地,自古“民有先王遗风,勋业节义,接踵前修,敦厚立本”(明《富平县志》)。其“四节”习俗,彰显着富平人明德孝悌、淳厚善良、勤劳勇敢的乡土风骨。稽考其渊源及形态,对传承地域文化、和谐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春节
“春节”有两层含义:一是指春季里的所有节日,包括元宵节、清明节等;二是指华夏民族辞旧迎新最隆重的传统节日“春节”,俗称“过年”。
㈠春节:起源于祭神祭祖礼仪,后演化为辞旧迎新的喜庆节日。时间为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
【贺年】正月初一。“黎明时,家设香火、牲果,盛服,拜天地,次拜灶,次祖考茔中。然后拜父母,见兄长,曰‘贺年’,每族溯宗祖数世者,共为画像,名曰‘神轴’。子孙会拜礼讫,醵金会侧欢饮之,曰‘节坐’,固会食意”(明《富平县志》)。今则正月初一凌晨,穿新衣、放鞭炮,辞旧迎新。吃过“饺子面”,向长辈拜年,邻里互拜。长者给小孩“压岁钱”,取其谐音“压祟”,寓意辟邪保平安。出门相逢,则拱手恭贺新喜。
【拜节】初二至初四,给外家、岳丈家拜年。“各亲党以面食、豚肉相赠”(明《富平县志》)。新婚夫妇给丈人拜年,须有名酒、大肉、糕点、油角角、花卷、点心干果等。岳丈家回赠女婿衣物鞋袜,另有核桃、红枣、栗子、花生等,简称“核桃枣”。寓意美满幸福,早生儿女。昔时乡下盛行“叼核桃枣”习俗,一帮小子半路拦住新郎,争抢“核桃枣”,以粘喜庆之气。
【破五】正月初五。到了这天,春节诸多规矩和禁忌都可以打破了,故称“破五”。是日黎明即起,洒扫庭除,燃放鞭炮,名曰“崩穷”。又“作纸妇持帚,负杂谷袋,弃之周行(大路),曰‘送穷’”(明《富平县志》)。旧俗迷信此日不吉利,不宜出远门。
【送灯】正月初六至初九,舅家给外甥送灯。女儿新婚头一年送灯,娘家要送一对大红灯笼、两个火罐灯、红蜡烛、犍娃娃馍及其它礼物。有了外孙,要一直送灯到十二岁,俗称“全灯”。
【人七】正月初七,亦称“人日”。传说女娲初创世,于第七天造出了人,是为人类生日,简称“人日”。汉东方朔《占书》:“正月初一为鸡,初二为狗,初三为猪,初四为羊,初五为牛,初六为马,初七为人,初八为谷。”旧俗是日要早眠,不外出,吃长面。也叫“拉魂面”,意为把心收回来,准备春耕生产。
㈡元宵节:正月十五。“元宵,张灯,伴以面茧,曰‘灯节’”(明《富平县志》)。乡下习俗,从正月初十起“耍故事”、“扭秧歌”、“敲老鼓”。小孩则夜间打灯笼追逐磕碰,谓之“磕灯”。灯节至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各村“社火”云集街镇表演,观者人山人海,非常热闹。昔时道贤耍龙、美原高跷、老庙老鼓、流曲大岗跑竹马、刘集高跷芯子、卧龙合字灯、城关耍狮子,都比较出名。夜间则“放焰火”,尤以“打花子”最为惊艳。是夜,在四周围满人群的空场中间,一挂铁匠炉炭火正旺,炙烧着镕铁罐,拉风箱的小伙铆足了劲,“呼啦呼啦”的扇风。约莫半个时辰,镕罐里泛起了赤黄的铁水。只见老铁匠左手捉小铁勺,右手握湿木板,抖数精神,瞪圆双目,弓腰从镕罐里剜出一勺铁水,极具夸张的在空中划个圆弧,左手巧妙地一抖,空中竟悬了一疙瘩红球,同时右手抡圆湿木板猛地一击,只听“啪”的一声炸响,无数个星花飞溅天空,如流星雨般炫耀灿烂。每打一次铁花,人群中便发出一阵惊咋的叫好声。此景今已少见,而“放花筒”习俗则盛于昔时。
㈢补天地:正月二十,传说是女娲补天的日子。是日,各家烙锅盔、摊煎饼,“置面饼屋宇上下,曰‘补天地’”(明《富平县志》)。
㈣燎桑:正月末最后一天,“各以斧斤斫梨、栆,冀其实繁,曰‘挞栆’。以火照桑树,谓其无虫,曰‘燎桑’”(明《富平县志》)。“挞栆”意为修剪果树。“燎桑”意为用烟火熏虫。富平人自古重农桑,昔时境内枣园、桑园遍野,为祈求来年果木、桑蚕业兴旺,始有诸习俗。至清末,富平蚕业荒废,“燎桑”习俗随之失传。今则苹果树、柿树、梨树、花椒、葡萄等果树密布川塬。
㈤龙抬头:民谚曰:“二月二,龙抬头。”传说古时关中久旱,玉皇命东海小龙前去播雨。小龙贪玩,一头扎进河里不出来。有壮汉自华山采来“降龙水”,斗败小龙。小龙只好从河中抬头腾空,乖乖地播雨。富平旧俗“正月不剃头”,到了“龙抬头”这天才开始理发。到了农历二月二,冬眠百虫开始苏醒。各家“炒馍蛋蛋”,又“以灰画于庄墙外,曰‘卫庄’。人谒高媒庙,曰‘祈嗣’。亦有在六月六日、十三日举者”(明《富平县志》)。过去生产队猪舍围墙画白灰圈防野狼,大概源于“卫庄”习俗。高媒庙位于富平东北隅金粟山颠,“高媒”是传说中管理婚姻和生育之神,又称“送子娘娘”。昔时每逢“六月六庙会”,十里八乡的小媳妇们,伴着小脚婆婆,翻墚越沟爬山,到高媒庙烧香磕头祈子。
㈥寒食节:清明节前二日,是为晋国介子推祭祀日。相传春秋时,晋太子重耳流亡列国,饥饿难忍,介子推割股奉君充饥。重耳复国,是为晋文公。子推不求利禄,奉母归隐绵山。晋文公焚山以求之,子推母子抱树而死。晋文公葬介子推于山西介休绵山,并修祠立庙祭祀,下令此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故称“寒食节”。富平习俗,“三月清明前二日,谚云‘寒食’,皆拜扫墓所。至期,每户请名山之泉源水,共礼一神,刑牲祷丰,曰‘游水’”(明《富平县志》)。是日,禁灶火、吃凉食、扫墓、祷神泉,祈求风调雨顺。因寒食节与清明节日期接近,后逐渐合而为一了。但民间仍保留“禁火寒食”的习俗。
㈦清明节:农历三月中旬(阳历4月5日),是为上坟扫墓祭祖之日。唐杜牧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日,不动烟火、吃凉食。子孙祭扫祖墓、清除荒草、培添新土,于坟前供祭品、献冥宝、压冥钞、挂长钱、烧香化纸,叩头祭拜。以缅怀先祖,告慰英灵,传承孝道。清明还有一层含义,是指时令节气。《岁时百问》云:“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是时,气温升高,大地回春,春耕启始,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农谚。又值春风和煦,空气清新,百草绿茵,鸟语花香,人们结伴郊游,欣赏田野风光,谓之“踏青”。故有“放风筝”、“荡秋千”、“吃菜疙瘩”等习俗。
二、夏节
㈠佛诞节:四月初八,“人戴皂芽,曰‘不病耳’”(明《富平县志》)。传说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佛诞辰日。东汉以前,“佛诞节”主要在寺庙举行,魏晋南北朝时流传至民间,唐宋时益盛。富平地处古都长安北地,礼佛之风由来已久,尤以流曲“四月八庙会”远近闻名。是日,兴集市,唱大戏,拜寺庙。流曲东街头牯(牛马猪羊)市,西街经货(布匹衣服)市,北街山货市,南街蔬粟市。炸油糕、羊肉泡、餄饹、酪糟、琼锅糖等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十里八乡民众,云集四街,熙熙攘攘,叫卖吵嚷之声不绝于耳。又因时值麦收前,牲畜、农具交易非常红火。民间俚语戏言:“流曲街,四门开,有钱没钱都进来。”过去人们日子过的惜惶,尽管囊中羞涩,也要去“四月八会”上逛逛,啥也不买,图个热火。今流曲“四月八庙会”之盛况,则大不如前。
㈡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其来历传说颇多,尤以“纪念屈原”流传最广。史载: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屈原投江殉国,沿江百姓划船打捞,并投食喂鱼蟹,以保全屈原尸身。后来演化为端午节包粽子祭祀屈原。富平习俗,端午节盛行包粽子、炸油糕、挂艾叶,戴香囊。黎明张贴钟馗画像,采集艾叶挂于门窗,意在“避邪”。至亲之间以粽子、油糕、甑糕等甜食相送。孩童带香囊、耳鼻点敷雄黄酒,是以驱疫防虫。姥姥给外孙“送端午”,有花馍、粽子、甑糕、黄杏、红裹肚、虎头帽、猫娃鞋等。“红裹肚”绣以壁虎等图案,意在消灾避邪,保佑平安。
㈢转麦罢:时在麦收之后,“女以新麦食,送其父母,曰‘女看娘’”(明《富平县志》)。新婚夫妻则双双前往,马条笼子提着大馍、油角角等礼品,与父母共同分享丰收果实。父母则以摊煎饼、烙油馍待新女婿,共庆好收成。
㈣六月六:传说是盘古的忌日,世代祭祀之。富平习俗:“是日,各拜坟墓,亦夏祭意。取五更时水作麯,曰‘压麯曲’。又于是日曝物,曰‘虫不坏’。又于是日作酱,曰‘不生虫’”(明《富平县志》)。拜祖坟时,以清凉水洒于墓冢,意寓驱暑。据说取五更泉水,釀酒粬质量好。又时值小暑大暑,气温升高,民间盛行洗浴、晒衣物。又逢金粟山“六月六庙会”,烧香拜佛者络绎不绝。
三、秋节
㈠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亦称“七夕节”。富平民谚:“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传说天上织女下凡,与牛郎结成一对恩爱夫妻,却遭到王母娘娘的反对,狠心将织女抓回天宫。牛郎用筐挑着一双儿女奋力疾追,眼看要追上了,王母娘娘用金簪划了一道天河,把牛郎和织女隔开,不能相会。织女百般哀求,王母娘娘才准许织女牛郎七夕相会。到了这天,喜鹊都飞上天搭鹊桥去了。昔时,富平乡下流行“扶七姑娘”习俗。是夜,姑娘们用麦草捆扎成“七姑娘”,“陈瓜果于星月下,曰‘乞巧’”(明《富平县志》)。意为乞求织女赐给自己灵巧的纺织、刺绣、缝纫等手工技艺。待星星出全后,姑娘们各人捧出一盆“巧”(豆芽或麦芽),相互攀比看谁的“巧”长得好,寓意姑娘心灵手巧。一直守候到云遮月,牛郎织女相会后,方才散去。此习俗一直传承到解放后,今则已失传。
㈡中秋节:八月十五,时值仲秋,故称中秋节,又称“团圆节”等。最早见于《周礼》“中秋夜迎寒”的记载,起先是官家祭拜月神的礼仪,后来传至民间,逐渐形成了中秋节习俗。相传天上有个神仙叫吴刚,因犯天条贬谪到月宫伐桂,其树随砍即合,吴刚日复一日,永无休止。后来吴刚用桂花制成了“桂花酒”,故世代祭祀之。又传说远古时,大力神后羿娶嫦娥为妻,王母娘娘赐“不老药”。某日,后羿外出狩猎,歹人威逼嫦娥交出“不老药”。嫦娥情急之下将“不老药”吞入口中,立刻升天奔月而去。后羿得知,悲痛欲绝,遥望月宫,蓦见嫦娥身影,急忙追去,无奈怎么也追不上。后羿思念爱妻心切,便在后花园摆设香案,遥祭嫦娥。百姓闻知纷纷效之,从此有了中秋拜月的习俗。明《富平县志》云:“八月十五,间送月饼,曰‘玩月’。”是日,女儿给娘家送节。夜晚,人们于皓月之下,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合家团聚,共赏明月。远方游子思念家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家中娇妻思念丈夫,“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秋节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和无限哀思。毛主席《蝶恋花·答李淑一》:“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扬直上重霄九。问讯吴刚何所有,吴刚捧出桂花酒。寂寞嫦娥舒广袖,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忽报人间曾伏虎,泪飞顿作倾盆雨。”
㈢重阳节:《易经》:“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称谓‘重阳’”。史载:春秋战国时,齐景公于重阳节爬山登高,顿感天高气爽,心旷神怡,视为吉日。以后每年此日,齐景公都要登山远眺,插茱萸(越椒)。文人雅士相继效仿,相聚畅饮,赋诗抒怀,逐渐形成习俗。唐王维诗云:“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富平民间习俗,“九月九日,馈枣糕于女家,曰“送糕’”(明《富平县志》)。糕形如宝塔,分层叠起,高至盈尺,每层中间嵌红枣、核桃,上插面塑人物、动物、花草,意寓“步步登高”。送时置于竹筛,四周以红方柿点缀,分外好看,惹得沿途群众争相观赏,啧啧称羡。汉《西京杂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取重阳“久久”之意,又称“老人节”。故有重阳节“赏菊”、“吃长寿面”之习俗。
四、冬节
㈠送寒衣:传说秦始皇时,陕西宜君孟姜女新婚燕尔,丈夫被抓去修长城。秋去冬来,孟姜女为夫送寒衣,千里迢迢来到山海关,谁知丈夫却早已葬身城墙内。孟姜女悲痛欲绝,哭倒长城,露出了丈夫尸骨。孟姜女用寒衣妆殓安葬了丈夫,于绝望中投海殉节。从此民间有了“十月一,送寒衣”的习俗。山海关“孟姜女庙”楹联云:“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可谓孟姜女凄惨哀婉故事的生动写照。富平习俗,“十月一日,祭祖考,曰‘送寒衣’”(明《富平县志》)。是日,人们用白纸裁做棉衣棉裤,夹裹带籽棉花,谓之“寒衣”。又用冥币模子将烧纸击打成钱币状,谓之“冥币”。傍晚时分,家人于十字路口或坟地焚烧寒衣,并在地上画以圆圈,意在防备孤魂野鬼抢走寒衣。
㈡冬至节: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十一月下旬。古人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士人拜阙,拜先生,曰‘拜冬’”(明《富平县志》)。[士人]指读书人。[拜阙]指面向皇帝居住的宫阙叩拜。[拜先生]指看望老师。乡下则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昔时,富平城关“冬至庙会”久负盛名,集市菜蔬尤以“九眼莲”、“蒜苗”著称。
㈢吃五豆:农历腊月初五,家家户户吃"五豆",这是几千年来流传的风俗。所谓"吃五豆",就是用绿豆、黄豆、豇豆、蚕豆、豌豆和大米混合起来做的饭,即豆大米饭。寓意勤劳节俭,五谷丰登。传说很久以前,北山里有一对老夫妻,开荒种田,勤劳节俭,逐渐积攒了些五谷杂粮。儿子长大后娶了媳妇,一家四口过活,虽说家不富裕,倒也不愁吃穿。可唯有一样,儿子儿媳好吃懒做,不事农耕。父母再三好言相劝,小两口始终无动于衷。老两口去世后,小两口坐吃山空,很快就揭锅无米。眼看到了寒冬腊月,俩人数日粒米未粘,饥饿难忍,强打精神,翻缸倒瓮,搜寻了半把五色杂豆,放在锅里熬“五豆汤”。还没等到“五豆汤”熬熟,小两口就饿昏了过去,再也没有醒来。千百年来,每当“吃五豆”时,善良的老人们就讲说这个故事,教育子孙要勤劳节俭。富平习俗,腊月初五,“食五豆粥,曰‘辟瘟’”(明《富平县志》)。或在汤面中放入五种豆子,做成“五豆面”食之。并须有剩余,预示来年五谷丰登,吉庆有余。又因冬至之后,昼渐长夜渐短,故民间有:“吃了五豆,长一斧头”、“吃了腊八,长一杈把”的民谚。意为白昼一天比一天长。
㈣吃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是祭祀佛祖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腊”从“肉”旁,意为用肉冬祭,故称“腊八”。传说佛祖释迦牟尼于此日悟道成佛,后人不忘佛祖所历苦难,于每年冬月“吃腊八粥”以作纪念。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云:“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富平习俗,“腊月八日,以肉果作粥,曰‘腊八粥’。又于是日作酒,曰‘腊脚’”(明《富平县志》)。今则用红小豆、大米等食材,熬煮“腊八粥”。
㈤祭灶神:腊月二十三,是祭灶、扫尘、吃灶糖的日子。[灶神]即“祝融”(官职名称),主司灶火,是厨房之神,全衔名称为“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民间俗称"灶王爷"。《周礼》云:“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意思是说,灶王爷的名字叫重黎,是颛顼帝的儿子。古时,官府腊月二十三“祭灶”,民间则二十四日“祭灶”,寄托了劳动人民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昔时富平乡下各家厨房,在靠近炉灶的正墙上,都设有“灶火爷窑窝”,供奉着“灶王爷”。传说腊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是灶王爷上天“汇报工作”的日子。明《富平县志》云:“二十四日,以鸡祀灶,曰‘灶朝天’。”是日晚,由家中年龄最长者主祭,供果饼、灶糖、献麦麸等。全家跪拜,焚香吊表,求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灶糖”,意为用糖甜蜜灶王爷的嘴,上天多说好话。富平有民谚曰:“腊月二十三,老牛老马歇一天。”旧时此日不事农耕,让终日劳累的老牛老马歇息一天。
㈥年三十:农历年末最后一天,俗称“腊月三十”。是日,各家洒扫庭舍、挂神轴、设香火、摆供果、贴对联、贴门神、贴窗花、挂灯笼等。晚上谓之“除夕”,或称“大年夜”、“岁除”。
【挂神轴】即先祖神位画像,因其上下两端有卷轴,故称“神轴”。位列先祖画像一世或数世,亦有神轴无画像,仅位列先祖名讳数世。平时卷起存放,年节悬挂供奉于厅堂。两侧对联多为醒世格言,意在教化后人勤劳节俭,耕读传家。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或“粗茶淡饭是真味,茅屋草舍是金庵”等。民间“神轴”多毁于文革,今则供奉祖先遗像。
【贴门神】各家贴门神于大门,意为驱晦气保平安。富平民间“门神”是秦琼和敬德,源于“魏征一梦斩龙王”神话故事。魏征,唐宰相,钜鹿郡人,其祖坟及祠堂在富平流曲镇北西魏村。传说唐贞观年间,京都长安附近的泾河老龙,因打赌擅改下雨时辰犯了天条。玉帝大怒,降旨魏征监斩,老龙求唐太宗救命。是日早朝后,太宗故意留下魏征围棋,时至午时三刻,魏征打起瞌睡,梦斩老龙。老龙怨恨太宗言而无信,天天到宫里闹事。魏征得知皇上受惊,便派秦琼和敬德守护宫门保驾。太宗念其辛苦,遂命人绘二将军画像贴于宫门,从此平安无事。此举后来传入民间,便成了百姓人家的门神。
【贴春联】“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宋王安石)。春联寓意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通常多为上街购买,亦有雅兴能书者泼墨挥春。内容多为喜庆之句,寄托主人美好愿望。其贴法上联在右,下联在左,从右自左读起。解放后盛行给军烈属等拜年送春联。
【贴窗花】源于民间剪纸艺术,因其大多是贴在窗户上,故称"窗花"。其题材多选自民间生活或戏剧,如耕种、纺织、牧羊、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深受人们喜爱。不仅烘托了节日喜庆气氛,也给人们带来了精美的视觉享受。昔时富平乡下姑娘都会剪窗花,几乎每人都有一本夹着“窗花样”的书。剪纸前,事先裁好红的、绿的、粉的各色彩纸,再将“窗花样”分别与彩纸缀钉在一起,口喷少许水雾,举在油灯上方熏出图案,然后再按图案剪纸。随着手中剪刀灵巧的游走,顷刻间便有了一叠栩栩如生的窗花。也有心灵手巧的,不用“窗花样”,而是直接剪纸,亦维妙维俏。
【贴年画】年画含有祝福新年吉祥之意,多为祈福丰收、祥和吉祥、新年生肖等图案,用以美化环境、渲染节日喜庆气氛。
【守岁】除夕夜跪拜“神轴”,烧香安神。合家吃年饭,包饺子,观看“春节晚会”,通宵不眠,谓之“守岁”。年饭“吃饺子”习俗,取意于"更岁交子"。又因饺子形如元宝,象征"新年大发财,元宝滚滚来”之意。子夜新旧交会时,燃放鞭炮花筒,欢庆新年来到。(图片均来自网络)
说明:本文为作者彭辉授权渭南青年网(www.wnyouth.cn)独家发布,转载请著明出处,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渭南青年网头条号欢迎来搞:投稿邮箱wnqnw2013@163.com;qq:992496749;微信互动:18992332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