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璧》是清代学者金兰生所著,他用数年功夫,遍览经史典籍和先哲语录;将流传于世的格言,分为学问,存养,持躬(gōng),摄生等十一类。

整本书收录古圣先贤的名言警句,经过作者精心选择,将最为精华的内容展现出来,全篇读来琅琅上口。

下面聊聊该书《学问类》这一章节:

联璧最经典的句子(金兰生格言联璧之学问篇)(1)

1.飘风不可以调宫商,巧妇不可以主中馈(kuì),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

飘风不可以调宫商:飘动的风,不能调和音律的节奏;风尽管也有声音,但始终出不了美妙的,动人心扉的天籁之音。

巧妇不可以主中馈:心灵手巧的妇人,未必就能主持家务。有些老婆掌管家中经济,能够把家庭料理得很好,资产越来越多,生活质量逐渐提升;但有些家庭,钞票上交,省吃俭用,最终钱到哪里去都不知道了,越交越穷;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词章之士不可以治国家:学富五车的学士,只会吟诗作文,是不可以让他们来治理国家的。

所以,你或许是一名好员工,专业技术拔尖,受到大家赞美,但未必就是一位好领导;这两者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需要的能力是完全不同的。

2.战虽有阵,而勇为本;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士虽有学,而行为本

战虽有阵,而勇为本:两军在战场交锋,虽然讲究阵法战术,但关键要以勇猛士气作为根本;特别是将帅,没有勇气,不敢上阵杀敌,底下士兵内心就动摇,注定失败。

祭虽有仪,而诚为本,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祭祀包括祭祀天地,祭祀祖先,虽然要求礼节周全,但最重要以真心诚意为根本,如果没有发自内心的感情,势必虚假。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有知识的人,尽管才高八斗,但关键要以采取行动为根本,所学内容发挥不出来,学了等于没学;学习固然重要,行动才是落地的关键因素。

3.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

经济出自学问,经济方有本源:经世济民的才能,来自吸取广博的学问,这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根本。

心性见之事功,心性方为圆满:修身养性之道,体现在建功立业上,才称得上圆满。当然,具体人生目标完全可以自己定义,未必用世俗眼光来作为标准,拥有财富是目标,健康长寿是目标,每天过得有价值当然也是目标。

联璧最经典的句子(金兰生格言联璧之学问篇)(2)

4.何谓至行,曰庸行;何谓大人,曰小心;何以上达,曰下学;何以远到,曰近思

何谓至行,曰庸行:什么是高尚品行?平常生活中的言行就是,最普通的言行正是最朴实的,没有任何伪装,天然去雕饰,往往体现了人的本质。

何谓大人,曰小心:什么样的人,称得上德高望重的圣人?小心谨慎,知书达理的就是。

何以上达,曰下学:怎样做学问,才能够有所进步?聪明好学,不耻下问。

何以远到,曰近思:怎样能达到远大目标?体察人情世故,从近处着想,从当下着眼,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目标迈进。

5.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始终把良知放在心中,是圣贤之士的最高学问;道德必定比能力更为重要,道德是一切的基础。

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把心收回到自己身上,始终向内求,是圣贤第一等功夫。

联璧最经典的句子(金兰生格言联璧之学问篇)(3)

《格言联璧》是一部上佳善书,在阅读过程中,感到心情愉悦,平心静气;《学问类》这一篇章从多个角度谈论读书活动,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读书的态度以及方法;这些宝贵的经验值得我们认真吸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