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爱做木工的皇帝(史上有三个木匠皇帝)(1)

作者:月小妆

历史不光是严肃的,还是有趣的。比如当皇帝的,如果不好女色,势必有点“小爱好”,这么说来女色也是爱好中的一种,不过这种爱好比较普遍,不独特。

木匠也算是个独特的爱好,历史上有三个皇帝爱好做木匠活。马殷是第一个,他是由木匠发家的。其实马殷并不太喜欢木匠这个职业,赚钱不多。乱世发财的应该是铸铁的和棺材铺的,如果老天再给他一个机会,他宁愿当棺材铺的掌柜。

但是马殷命好,投了军。

碰巧他的老乡秦宗权和孙儒的军队从这里经过。跟老乡干吧,不容易出现语言障碍。于是他挥别了木料,跟老乡踏上了流窜的征途。事实证明,“老乡力“还是靠谱的,三提拔两提拔,马殷就成了孙儒手下得力的干将。

元顺帝是一个拥有鲁班情结的皇帝。

第三个出场的是明熹宗朱由校。

朱由校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天赋异禀”,明熹宗很聪明,小时候没人对他进行这方面的培训,他自己就会玩,不仅仅是木匠,他什么都会玩。

他特别好动,对一切事物都很好奇,能亲手制作各种漆器,妆奁匣,他喜欢看傀儡戏,自己雕刻各类栩栩如生的小木人,他也喜欢做模型,乾清宫的亭台楼阁,假山池塘,都做的小巧精致,堪比天工。

据说有人偷偷把他做的东西出去卖了,卖了很高的价钱。

明熹宗被人誉为“天才木匠”。

不由的想,如果元顺帝碰到明熹宗,说不定两人能成为好哥们,不知道他们两到底谁厉害呢?

朱由校的即位也颇有传奇色彩。

朱由校能顺利即位,有几个人功不可没,因为光宗是服食红丸而突然亡故的,连遗照都没留下,大臣按照立长的传统,立了朱由校。

光宗也是倒霉,才做了一个月的天子,就亡故了。他死之后,到朱由校即位,五天时间,发生了著名的“移宫案”。经历了一场政治风波,又顺利掌握大权,他对以大臣杨涟为首的东林党人非常感激。

朱由校皇帝当的太匆忙了,他刚批准入学读书,光宗就驾崩了,于是他不得不顶上,由于没念书,不会治国,就把政权交给东林党人,掌管内阁、都察院和六部。在他们的辅佐下,明熹宗清理了好多小人,明朝的蛀虫拿掉后,吏治就比较清明了。

朱由校还对明朝几个大案重新定论,如为成祖时期被诛十族的方孝孺平反,为神宗时抄家的张居正正名,他革除了神宗后期的一些弊政,减轻了一些地方的赋税。

军事上,他提拔袁崇焕驻守边防,抗击后金大军。

明熹宗还派出大军与荷兰殖民者两次交战澎湖,对澳门问题毫不让步。由此可见,他并不是沉溺在爱好中,还是有所作为的。

明熹宗有一个乳母客氏,因为他情感离不开她,所以造成了客氏野心养大,与魏忠贤勾结,差点把大明弄残了。

明熹宗忙着搞木匠活,根本没注意政权被两个人蚕食,结果两个人排挤了东林党人,导致“六君子”惨死,成了大明一大悲剧。

明熹宗完全信任魏忠贤这个史上的巨贪,搞的国家乌烟瘴气,原本清明的吏治不复存在。

1624年,荷兰被台湾占去,明朝的领土也残缺不全了。

明朝的丧钟已经敲响,然而明熹宗还未曾意识到,属于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天启六年,他春季划船落水,一病不起,临终前,还对朱由检说,“魏忠贤是个忠臣,可以信任。”

朱由检叩头,什么也不敢说。

历史上爱做木工的皇帝(史上有三个木匠皇帝)(2)

明熹宗带着对生命的眷恋去世了,享年23岁。

听从张皇后的话,传位给朱由检,这是明熹宗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因为朱由检的即位,为铲除阉党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