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事故的预防

为切实达到预防事故及减少事故损失,现场施工管理人员应该采取以下安全技术措施。

(1)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快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升了安全技术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确保了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如采取机械化的喷涂抹灰,提高工效2~4倍,既保证了工程质量,也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护了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该尽量优先考虑采用新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为安全生产及预防事故创造条件。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需注意的细节)(1)

(2)设置安全装置

①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就是用屏保方法和手段将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离开来的设施与设备。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四口”(指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及通道口)、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以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等。

防护装置的种类众多,企业购入的设备应有严密的安全防护装置,但是由于建筑业流动性大、人员繁杂以及生产厂家的问题,都可能造成无防护或缺少、遗失的现象。因此,应该随时检查增补,做到防护严密。在“四口”、“五临边”处理上要按部颁标准设置水平及立体防护,使劳动者有安全感;在机械设备上要做到轮有罩、轴有套,使其转动部分与人体绝对隔离开来;在施工用电中,需做到“四级”保险;遗留在施工现场的危险因素要有隔离措施,例如高压线路的隔离防护设施等。项目经理与管理人员应该经常检查并且教育施工人员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并且严加保护。不能随意破坏、拆卸与废弃。

②保险装置。

保险装置是指机械设备在非正常操作与运行中能自动控制和消除危险的设施设备,也可以说它是保障设施设备与人身安全的装置,如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阀,供电设施的触电保安器,各种提升设备的断绳保险器等。

③信号装置。

信号装置是指利用人的视、听觉反应原理制造的装置。它是应用信号指示或者警告工人该做什么、该躲避什么。信号装置的本身没有排除危险的功能,它只是提示工人注意,遇到不安全状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脱离危险区或者采取预防措施。因此,它的效果取决于工人的注意力以及识别信号的能力。

信号装置可以分为三种:

颜色信号,例如指挥起重工的红、绿手旗,场内道路上的红、绿、黄灯;

音响信号,例如塔吊上的电铃、指挥吹的口哨等;

指示仪表信号,例如压力表、水位表、温度计等。

④危险警示标志。

危险警示标志是警示工人进入施工现场应该注意或者必须做到的统一措施。一般它以简短的文字或者明确的图形符号予以显示,例如“禁止烟火!”、“危险!”、“有电!”等。各类图形一般配以红、蓝、黄、绿颜色。红色表示危险禁止,蓝色表示指令,黄色表示警告,绿色表示安全。国家发布的安全标志对保持安全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必须按照标准予以实施。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需注意的细节)(2)

(3)预防性机械强度试验与电气绝缘检验

①预防性的机械强度试验。

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尤其是自行设计组装的临时设施与各种材料、构件、部件都应进行机械强度试验,必须在满足设计与使用功能时才可投入正常使用。有些还必须定期或者不定期地进行试验,例如施工用的钢丝绳、钢材、钢筋、机件以及自行设计的吊栏架、外挂架子等,在使用前必须要做承载试验,这种试验是确保施工安全的有效措施。

②电气绝缘检验。

电气设备的绝缘是否可靠,不仅是电业人员的安全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整个施工现场财产、人员的设施。由于施工现场多工种联合作业,使用电器设备的工种不断增多,更应该重视电气绝缘问题。因此,要保证良好的作业环境,使机电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不断更新老化以及被损坏的电气设备与线路是必须采取的预防措施。为及时发现隐患,消除危险源,要求在施工前、施工中、施工后都应对电气绝缘进行检验。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需注意的细节)(3)

(4)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与有计划检修。

随着施工机械化的发展,各种先进的大、中、小型机械设备进入工地,但是由于建筑施工要经常变化施工地点与条件,机械设备要经常拆卸、安装。就机械设备本身而言,各零部件也会产生自然与人为的磨损,若不及时的发现和处理,便会导致事故发生,轻者影响生产,重者可能会机毁人亡,给企业乃至社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如果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它的使用期限与效率,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

①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

各种机械设备是依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生产出来的,除了一般性的要求外,也具有特殊的要求。即应严格坚持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规则,应按照其操作过程进行保护,使用后要及时加油清洗,使其减少磨损,确保正常运转,尽量延长寿命,提高完好率与使用率。

②计划检修。

为了确保机械设备正常运转,对每类机械设备都应建立档案(租赁的设备由设备产权单位建档),以便能够及时地按照每台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大、中、小修,在检修中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遵守安全技术规定,遵守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绝不能为了赶进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需注意的细节)(4)

(5)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适时地供应劳动保护用品,是在施工生产中预防事故、保护工人安全与健康的一种辅助手段。它虽然不是主要手段,但是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确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不少企业与施工现场曾多次出现有惊无险的事例,也出现了不少不适时发放及不正确使用劳保用品而丧生的例子。因此,统一采购、妥善保管及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预防事故、减轻伤害程度的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生产管理之施工现场事故预防需注意的细节)(5)

(6)强化民主管理,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普及安全技术知识教育。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到全国各地,农民工以各种形式进入施工现场,从事他们不熟悉的工作,自身也较为缺乏建筑施工安全知识。因此,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他们身上。根据有关部门统计,一般因工伤亡事故的农民工占80%以上,有的企业100%出现在他们身上。若能从招工审查、技术培训、施工管理及行政生活上严格加强民主管理,将事故减少50%以上,那么许多生命将被挽救。因此,这是当前以及将来预防事故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强化,建筑企业施工的法律、规程、标准已大量出台。只要认真地贯彻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且不断补充完善其实施细则,建筑业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能实现,大量的伤亡事故就能减少和杜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