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余承东是谁(华为余承东的吹牛)(1)

题要:余承东的“吹牛”史,也是一部华为造机史……

10月22日晚,华为Mate40,全球发布。

发布会一开始,余承东上台,面带笑容骄傲地说,““十年前,华为全球手机用户仅有100万人;十年之后,到2020年,全球范围内华为连接设备超过10亿,其中7亿是智能手机。””。

Mate40终于如约而至,搭载麒麟9000,在被制裁的阴霾中,给华为带来一次高光。

华为的发展,除了任正非,也离不开余承东。今天, 我们绕过任正非,来聚焦华为“男二号”——余承东的“吹牛”史。

从某种史观来看,余承东的“吹牛”史,无疑是一部华为造机史……

01 初露锋芒

1969年,余承东出生在安徽六安霍邱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

1993年,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研究生的余承东,通过一次在深圳参与项目的偶然机会,加入了当时还只有200多人的华为。那时的华为,正在筹谋开发自己的程控交换机,自动控制系毕业的余承东正是华为急需的人才。

上世纪90年代的2G无线通讯时代,主流国际标准GSM已制定完毕。爱立信、诺基亚、西门子、摩托罗拉等欧美主要运营商主导制定并拥有全部专利,而华为的GSM专利数量为零。

年轻气盛的余承东向华为总裁任正非请缨:进军无线通讯业务。那时候的余承东二十多岁,初露锋芒,不畏艰险,对他来说从零开始进军无线通讯业务,似乎是志在必得。

任正非同意了余承东的请求,华为公司无线业务部成立之后,余承东开始了从零起步的创造。通过数年奋斗,余承东和他的团队终于在1997年推出了华为的主力GSM产品,由此进入国内市场。

1998年,华为参与制定3G国际标准,成为标准制定组织成员和主要贡献者之一。在GSM产品研发上,余承东可以说是华为领军人物。帮助华为拿下欧洲份额第一的第四代分布式基站的第一发明人,就是余承东。

2003年11月,华为终端公司成立,当时的国内手机市场正是“战乱纷争”的时代。一方面,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巨头占据了手机市场的大部分利润,另一方面联发科给出了廉价的手机整体解决方案。

联发科自己不生产手机,但是可以手把手地教给想要生产手机的企业来进行手机的生产方案。这样一来,只要是手机企业自己去购买屏幕、摄像头、键盘、屏幕等基础的元器件,就可以在联发科的帮助下生产手机了。

从此,手机生产的门槛大大地降低了,大量的山寨机流入深圳华强北市场。凭借着超低的价格,神奇的设计,以远高于当时品牌手机的性价比,山寨机迅速地打开了中国的市场,从此中国进入了山寨机时代。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华为机智地选择了在另一条赛道作壁上观——做“运营商定制机”。在当时看来,这条赛道不仅有利于推广自身的3G技术,还避免了在红海市场中厮杀。当年的任正非可能没有想到,选择的这条赛道未来会对华为终端造成巨大的束缚。

2011年的华为终端并不好过,此时互联网的风口已经开始吹向手机业,用户消费能力提高,也不乐意购买定制机,市场开始洗牌。

做运营商定制机的华为手机业务的营收只占公司营收的很小一部分。可以说,谁都不愿意接手手机部门自毁前程。

而在在此之前,去了三个总裁都没有挽回终端的颓势。

别人不敢接手,余承东却敢。

满怀壮志的余承东,于2011年秋天正式接手了华为终端部门。但消费者终端市场不同于技术开发,也不同于企业市场。以前华为终端的客户是运营商(TOB),虽然手机不怎么赚钱,但是客户单一、产品的开发难度低。现在摆在余承东面前的是消费者市场(TOC)、渠道、产业链、营销、互联网、产品开发等一系列新的问题。

摆在余承东面前,是一条非常冒险而无比艰辛的路。

02 “余大嘴”的诞生

敢接手华为终端,因为他不是第一次从零开始,在他看来,这次他仍然志在必得。

但是技术出身的余承东确实还并不了解手机市场。

2012年1月Ascend P1发布的时候,余承东对媒体介绍了一堆参数(首批双核产品、最薄机身、最新一代的康宁大猩猩玻璃、超窄边框设计、800万像素摄像头等),这些参数说得余承东自己都内心澎湃,但是问题是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体验、不是参数。

彼时,华为零售渠道不足的软肋暴露无疑,Ascend一词意为上升,线下门店店员连单词音儿都发不准,读起来拗口,影响了Ascend手机形象的建设。

最终,Ascend P1销量不到一百万台;而此时,小米手机1的销量已经过千万。

技术直男余承东想不明白,小米的口号是“为发烧而生”,主打的也是参数,为什么华为手机不如小米呢?

其实当时Ascend P1的发售价是2999元,而小米1手机的发售价是1999元,因为小米采用电商直销的模式,完全可以压低渠道商的利润,从而压低价格,实现性价比;同时小米基于安卓定制的MIUI系统,早于手机发布就已经通过论坛获取一帮早期的MIUI用户,早期用户直接给出系统开发的意见,用户粘性大;还有雷军在公司号召所有员工都发微博,很早就利用互联网的传播特点。

于是,善于学习的余承东选择学习雷军,这种学习是全方面的,包括开发基于安卓定制的系统EMUI、开始尝试做电商……

当然,他还有学雷军发微博。

这一学,就是一发而不可收。

余承东确实是认定目标就会合理规划,拼命努力的人,技术男出身的余承东似乎也不太会掩饰自己的雄心,快人快语的他和传播速度极快的微博一结合——快上加快,如此余承东的话被人解读为信口开河。

“最近被那些盲从的跟风者搞火了,我在此毫不谦虚的说一次,我们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将推出一款比iPhone5要强大很多旗舰手机。”

2012年3月9日,他发了这条微博,被转发了4000多次,评论达到5000条,被网友认为是吹牛,之后“余大嘴”的称号就诞生了。

2012年初,余承东毅然决然砍掉了大量运营贴牌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型号,意味着余承东狠下决心放弃运营商(TOB),只做消费者市场(TOC)。这也意味着,出货量一下子就少了3000万台,营业收入塌方式下滑,本身就不怎么盈利的部门更加面临业绩压力,很明显的是改革带来了危机,自然会有部门原先的员工一起来反对余承东。

此时,敢于挑战的余承东,处于内外交困,甚至华为内部出现了“倒余运动”。

这关键时刻,任正非出来给余承东撑腰,多次在华为的公开场合说“谁要反对余承东就是反对我”。

华为的余承东是谁(华为余承东的吹牛)(2)

一方面是给支持自己的任正非回应,另一方面也像是为了封住反对自己人的嘴。直率的余承东一点不隐藏自己的计划和野心,在微博写到:

1、华为以后不仅不做运营商的贴牌手机;

2、华为要做中高端手机;

3、放弃功能机市场;

4、启用麒麟、巴龙处理器;

5、开启华为电商之路;

6、启用EMUI;7、最让人吃惊的是华为的目标是世界第一。

……

“余大嘴”不止一次讲过要超过三星、苹果,“1G看摩托罗拉,2G看诺基亚,3G看三星、苹果,4G就要看华为。”余承东在2013年P6手机发布会、2014年P7发布会的时候就对媒体讲过希望超过三星、苹果。

2016年4月6日,首次和徕卡相机合作的华为P9系列手机发布,起售价突破3000元,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更是明确夸下海口:

“华为P9销量肯定超过1000万台”

“利用4~5年时间,在全球市场超过苹果、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这个数字,对当时的网友来说,简直是天方夜潭。

因为,国产品牌手机刚刚摆脱“山寨机”的帽子,从来没有在3000以上的价位有过这么多的销量,超过苹果、三星,甚至是和前两者在高端市场平分秋色,是当时的消费者和其他厂商从来没想过的。

一时间,媒体上关于“华为要赶超苹果、三星”的话题引起了巨大反响。可能当时华为内部也没有很大的信心能够完成这个目标,也可能担心舆论走向问题。

当年的4月11日,时任华为副董事长、轮值CEO徐直军在华为全球分析师大会(HAS2016)上面对媒体提问,回应余承东的此番言论:

“这个问题我也问过余承东,他说当时说的是在中国(超越苹果和三星),后来写出来时忘了写‘中国’。我和任总坚信不是媒体忘了写‘中国’,是他没说(这两个字)。当然,怎么超越是他的事情。我不知道。”

徐直军一段风趣的回答,巧妙地避免了华为被媒体质疑,也引起了全场的笑声。

“余大嘴”的形象,就这样一步一步“吹”深入人心,“吹”向世界。

03 从“余大嘴”到“余诚实”

2016年12月28日,余承东自豪地透露华为P9系列全球出货量已经超过千万,这是华为首款出货量过千万的高端旗舰产品。

仅8个多月,如此破纪录的成绩,再次在互联网燃起了巨大的热议,P9的成功大大提升了华为在消费者心中的品牌形象。同年11月发布的Mate9联合保时捷设计推出定制版,让华为高端机的最高价位来到了万元,进一步稳固了华为在高端手机的市场地位。

经过几年惨烈的战争,先是小米、魅族、锤子、360、乐视等一系列互联网手机品牌逐渐衰微,OPPO、vivo依靠广告扩张线下市场;然后是互联网手机品牌开始关注线下和传统渠道商,OPPO、vivo改变依靠传统销售渠道的模式、转战线上;短短几年,销量第一的国产手机品牌先后易主,小米、OPPO、华为轮流坐庄;最终华为、小米、OPPO、vivo战到了最后,形成了今天“一超多强”的格局。

2019年度,在经历三轮制裁的情况下,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达 2.4 亿,华为全年度超越苹果,成为名至实归的全球智能手机第二品牌。

是年8月7日,在中国信息化百人会 2020 年峰会上,余承东再次“吹牛”:如果没有美国限制,华为手机出货量去年就能赶超三星,全球遥遥领先。

时间回到今年,IDC 报告显示,2020 年第二季度,华为第二季度出货量为 5580 万部,市场份额20%,位居世界第一。三星出货量为 5420 万部,市场份额为 19.5%。苹果出货量为 3760 万部,市场份额为 13.5%。

华为的余承东是谁(华为余承东的吹牛)(3)

因为疫情影响,三星的印度工厂难以复工,华为充分利用中国经济复苏的机会,加速发展智能手机业务,实现了对三星的逆袭,首次单季度再次成为世界第一。

更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上半年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华为略超苹果,俩者合计占据88.1%的市场份额。

华为的余承东是谁(华为余承东的吹牛)(4)

现在,我们回头看看“余大嘴”吹过的牛:

华为放弃了运营商的贴牌手机,拥有华为、荣耀两大手机品牌;

在国内,华为略超过苹果,在高端手机市场具有领先优势;

放弃功能机市场,并在5G技术方面大幅领先;

麒麟处理器比肩高通骁龙的性能,成为国内第一的互联网手机品牌,在各大电商的销售额均处于领先;

华为深度定制的EMUI经过一代代的升级,不仅外观上更加美观,还有方舟编译器、GPU turbo等技术,甚至还开发了自己的系统鸿蒙、建立了自己的HMS生态………

今年第二季度,华为总算如愿,在余承东声称的时间内超过了三星,成为世界第一手机品牌,而且如果不是因为受到美国制裁,去年就可能实现对三星的全年度超越。

几年前的网友,可能更多的是调侃。但如今网友们发现“余大嘴”吹过的牛都实现了,

早在2013年,余承东笑谈自己的“余大嘴”称号就说过,“我确实没有吹牛,顶多就是不谦虚”。

细想多年前余承东说过的话,再结合华为每年对于科研的投入、人才的投入,其实网友们可以明白,余承东无非是把他的目标如实说出来了而已。

华为这么多成功的产品,背后也是无数个华为工作者的努力。而说到做到的余承东确实配得上是华为手机的领军人物。

尾声

今年51岁的余承东,当年有多豪情壮志,如今就有多失落。

Mate40系列发布,对于余承东以及其背后的华为公司及员工来说,无疑是在美国制裁的阴霾中带来一次高光,具有巨大的鼓舞作用。麒麟9000系列芯片,先进的5nm工艺,强大的性能、领先的AI算法,Mate40强大的徕卡相机功能,独特的工业设计,好像在向世界证明当年余承东在微博上立下的flag实现的有多完美。Mate40系列可能代表了余承东在手机圈中最后的荣光。

在过去的十年里,大家见证了华为从一个不为人知的品牌,成长为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品牌。在被美国制裁的大背景下,在余承东的带领下,华为成为了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

余承东在发布会的最后动情地讲,“华为现在处在非常艰难的时刻,我们正在经历美国政府的第三轮禁令,这一条令极其不公平,导致我们处境艰难。”

这是人尽皆知的事实,但是从“余大嘴”说出来,却十分的戏剧化。

余承东的“吹牛”史,也是一部华为造机史……

可如今的余承东不“吹牛”了,过去的“余大嘴”,终成了现在的“余诚实”。(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