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红豆

今年下半年,整个网剧市场最火热的无疑是悬疑推理题材,《法医秦明》、《如果蜗牛有爱情》、《美人为馅》先后上线,成绩俱佳。

三强交战,和它们撞题材又撞档的剧似乎逃脱不了“炮灰”的命运,然而,一部无IP、无明星的古装探案剧《妖出长安》还是顽强地站稳了脚跟,凭口碑完成逆袭。该剧由楼氏影视、森林影画、北青传媒联合出品,新锐导演杨东亮执导,杨世瀚、袁琢、文竹和尹玲等人主演,以安史之乱为故事背景,在常规探案故事中融入志怪玄幻元素,从新角度演绎佛道文化,令人耳目一新。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

古装探案回归,CP光环加持,助力原创突围

其实,观众对于古装探案剧应该再熟悉不过了,比如“童年阴影系列”《少年包青天》,BGM一起,我们就会飞快蒙住眼睛,却又偷偷从指缝中继续观看,这样欲罢不能的感觉正是悬疑推理题材的魅力所在。另一部《神探狄仁杰》也有极大影响,豆瓣更是给出了8.3的评分。“元芳你怎么看”一度成为人人皆知的网络流行语。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2)

悬疑推理题材在传统电视剧中一度式微,直至近些年,才在互联网上重获新生。《暗黑者》、《心理罪》、《法医秦明》、《如果蜗牛有爱情》等改编自热门小说IP的作品,当属个中代表。

然而,题材大热必然意味着竞争加剧。观众选择越来越多,口味也越来越刁,突出重围,要么精品化,要么差异化。《妖出长安》的逆袭靠的正是后者。它在IP盛行的大环境下反其道而行,走原创路线;挖掘悬疑网剧中的市场空白,以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为背景,融合了玄幻志怪元素,在一众现代背景的推理剧中独树一帜。

不过,编剧显然并不甘心停留在对老剧致敬或还原的阶段,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比较有时代感的审美新趣味,比如,走“双男主 高颜值”路线,力图打造一对国产古装版“福华”。沈游博学广识但性格怪异,韦应物大人一身正气,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两人相爱相杀、相互磨合的过程也是一大看点。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3)

此外,相比于现代背景的警匪故事,古装剧显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而且有许多古代的志怪传说作为天然基础。整部剧的开场是一个道士甩出一张纸人,继而引出长安城中的连环杀人事件。从小看惯降妖除魔故事的观众,接受这种设定不会有太大困难,甚至分分钟自己就思维发散,大开脑洞。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4)

打破俗套,探案降妖发便当,他们都是认真滴

无数先例告诉我们,在互联网上,观众是没有耐心看你玩套路的。《妖出长安》的一大亮点,正是反套路。

有主角的地方必有命案是推理剧的铁律,沈游恰巧出现在死人房里而被误认为是凶手,当然最后洗脱罪名。可接下去的事件的越发扑朔迷离:回纥兵被刀插双肋而死、教书先生割舌而死、小眉被火烧死、孙善财被挖掉双眼、寡妇被千刀万剐……而且每一个死者的亲人都说看到了黑无常来索命。这是又一部《聊斋》吗?

连环杀人案常见,但《妖出长安》在断案的同时增加玄幻的元素,不走寻常路,赢得观众好评。编剧逻辑缜密,主角智商在线,一环套一环的方式让人不能自拔,每一次死亡带出的线索汇集在一起直指凶犯时,大家才发现都被误导了,快感来得出人意料。

本以为这就是全部,没想到《妖出长安》却把套路玩得千回百转,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它做不到。当女主角苏语和男主角沈游那点心照不宣的心思快要点破之时,女主却因为犯了“原罪”(出生那天致其母难产去世)被杀,凶手还是她父亲,当然他是被纸片人附身了。女主都死了感情线该怎么继续?骨朵也很好奇。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5)

有观众说,不急,没了爱情,我们还能期待相(ji)爱(qing)相(man)杀(man)的沈游韦应物cp,看他们的互动还是很有爱的。编剧的套路我已经了如指掌。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6)

可是,骨朵想说,大家还是低估了编剧的脑洞和胆量,不仅反套路,还把套路玩得不留余地。剧中的主角沈游为了引出大boss袁天罡,爽快地给了自己一剑就地躺倒,任由袁天罡拿着块黑玉在他身上摸来摸去,而他只想着便当……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7)

没了男女主角怎么玩?如此出人意料的安排,骨朵只能说,看三百年后的故事编剧怎么圆。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8)

注重文化内涵,不是每部古装剧都能有历史感

一部影视作品要产生影响力,首先需要观众的共鸣,架空往往就败在这一点。因此不管是年代正剧还是“历史戏说剧”,一直都是传统电视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改编穿越、宫斗或权谋小说时,往往也会寻找一个具体的历史年代,方便观众带入。但即便如此,拍成《甄嬛传》的毕竟是少数,更多古偶剧还是显得故事与语境格格不入,场面再大也无济于事。一不小心还会触犯戏说历史人物的底线,引发争议。

但如果运用得当,历史背景、真实事件与人物对剧作起到的作用要大得多,如当年的《神探狄仁杰》,故事发生在武则天当政期间,女皇重用酷吏、拔除异己,大臣们也各怀心思,故事天然具有紧张压抑的气氛,其中离奇冤案更是多了几分悲凉。正确回归与呼应历史,才能引发观众思考。

《妖出长安》也做到了这一点,它并非单纯把几个历史名人嫁接到故事中,而是让历史背景影响故事走向,并融入了一定的文化内涵。

该剧发生在安史之乱第三年,长安失陷,马嵬兵变,时局动荡,回纥军驻扎城外虎视眈眈。长安城内每隔七天便有一人被杀,死法离奇,一时间“鬼杀人”谣言四起,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因此大理寺少卿韦应物才会在找到凶手前做顶罪的准备,这并非他一人之事,而是有关大唐与外族一触即发的政治关系【这真是细思极恐啊】。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9)

豆瓣上已有不少网友对《妖出长安》里的安史之乱、韦应物、袁天罡和李淳风做了一系列推测与猜想。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0)

再说文化内涵,剧中许多粗看以为是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概念,实则有理有据,找得到来源,厉害了我的编剧。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遁去其一”是这部剧的核心概念,出自《周易》,意思是说,天地达到有五十条,但天地只衍生四十九条,少了轮回大道,凡事皆有一线生机。这里的“一”是生机,也是变数,是不确定。

《妖出长安》则据此衍生出了“死亡闭环”这一概念。故事原作者马旗解释道:“这个故事虽然表面上是一个玄幻的东西,但其本质却没有离开‘圆’这一传统文化内核,万事有因必有果,包括‘死亡闭环’。”在剧中,不论是沈游的父母被杀所牵涉出的身世之谜,还是韦应物未完成对大将军“二十天找出凶手”的承诺,锻造凶器自己顶罪的行为,他们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情所代表的都是本剧所要传达的因果轮回。

除此之外,剧中种种离奇的死法则是来自吴道子名作《地狱变相图》。《地狱变相图》是历史上比较具有传说性、威严性的神鬼画作,佛教用以教化百姓,其本身的噱头和故事性为该剧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该剧前三集便已有刀割地狱、拔舌地狱、油锅地狱、火山地狱四种死法,对应《地狱变相图》里所描绘的“原罪”。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1)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2)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3)

老版妖出长安电视剧(妖出长安口碑逆袭)(14)

看着的确重口味

据了解,该剧服化道团队用时两周研究《地狱变相图》各死法,试验上百次才最终定妆,力将恐怖悬疑气息营造到最大化。这真是要吓死人的节奏,可越吓人,就越吸引人。原作者马旗认为,观众觉得“重口味”,但其实剧中仅仅展现了历史的冰山一角:“不管是《地狱变相图》还是历史上的唐朝,都比大家想象的还要恐怖,唐朝虽然是个强大的封建王朝,但还有一半的地方处于半奴隶社会,所以剧中所呈现的这些画面大多都是真实存在的。”

另辟蹊径的《妖出长安》,不仅带动了网剧新一轮播放狂潮及口碑“逆袭之战”,也为悬疑剧丰富了新类型。近两年,不管是由于监管收紧,还是题材扎堆,悬疑推理网剧确实走到了一个新的拐点,合理引入具体年代或另类元素,不失为一条出路。

【本文为合作推广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