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1)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2)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能有光明的未来,但反观现实中更多的是父母的焦虑、孩子的零动力,如何改变?具体可以怎么做?

有的父母会答:挖掘孩子的兴趣,让他拥有“我能行”“我想做”的态度,并给予鼓励。听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做起来却没这么容易。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美国哈佛心理学家爱德华·哈洛韦尔的书《童年,人生幸福之源》中的“五步循环法”。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3)

这五步循环法步骤为:联结——玩耍——练习——精通——认同。它能够提高自尊水平,培养道德行为,积极应对逆境,创造永恒快乐,培养内驱力。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具体是怎么做的:

1

联结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4)

联结:是五个步骤中最重要的环节,它带动整个循环运作。大自然赋予了大多数父母和孩子寻求联结的本能。之所以强调“大多数”,是因为少数患有自闭症、儿童精神分裂症的孩子一生下来就缺乏与人产生联结的能力。

简单来说,就是作为父母,要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明确联结的意义,并把联结作为家人相处的基础。

父母要做的,正是在逆境时告诉孩子:你不是一个人在面对困难。这就是联结,滋养着孩子成长的每个瞬间。如果孩子在成长早期阶段能有安全型依恋关系,体验到强烈的联结感,将来就能形成“我能行”的人生态度。

2

玩耍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5)

孩子的任务就是玩耍,父母们要了解玩耍的重要意义,以下我总结几点关于孩子玩耍的建议供父母参考:

父母需要做到限制孩子玩电子产品时间,每天需空出时间让孩子玩耍,以及不要给孩子安排过多的课外学习,切记不要把青少年活动学习变成一个充满压力的舞台,有时间可以找一个地方让孩子自己玩耍。

玩耍使人快乐,它本身就是一种奖励。让我们把种子撒向孩子玩耍的童年吧。

3

练习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6)

练习是玩耍和精通的桥梁,孩子们在玩耍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兴趣可促使他们重复练习,在这过程中,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鼓励与支持。

实际上,孩子也喜欢大人给他们立规矩。规矩为自由提供了条件,孩子也想知道做哪些事情是对的、哪些事是错的。越有规矩的孩子越健康快乐。

失败是通往精通和成功的第一步,父母需要让孩子学会正视自己的失败,当孩子觉得练习是可以忍受的,那么他也能接受挫折。

4

精通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7)

其实在生活中,这个过程我们一直在经历,从一开始的一窍不通,然后经过练习,最终精通。

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孩子很快就能享受到精通某项技能带来的喜悦,他情不自禁地发出欢呼“我做到了!”“我能行!”没有比这更让人兴奋的事情了,我们偶尔能体验到精通带来的喜悦,一旦尝过了这种滋味,我们就迫不及待想再来一次。

精通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提高自主精神并培养出坚强的毅力。

5

认同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8)

精通的下一个步骤自然是得到大家的认同及肯定。认同往往来源与父母、亲友、同学、社会。认同即自身价值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得到对自己来说重要人物的肯定。

当宝宝刚学会走路的时候,父母会兴高采烈的拿起相机记录这一刻。当孩子学会投篮时,他一定会和同伴一起玩耍,掌握投篮技能使他得到同伴的认同即肯定。

每一次的精通都会让你得到更多的认同,无论来自父母、亲友、同学,或者任何见证你掌握技能的人。

结语

怎样让孩子养成一个自律的好习惯(哈佛教授的五步循环法)(9)

这五个步骤最终指向一个方向——让孩子在探索和学习中收获,成为一个乐观幸福且高自尊的人。

全书的内容主要围绕着两点:对孩子付出无条件的爱,以及童年对人一生的影响。既然我们都知道该怎么做了,不如就从现在开始。只要迈出第一步,只要精心培养孩子的乐观态度,那我们不仅可以帮助孩子,也会让自己变得更加幸福。

英国诗人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h)在1802年写下一首短诗《我心雀跃》:

当天边彩虹映入眼帘,我心为之雀跃;初生时即如此,我现在仍不变,将来也会如此,否则我宁愿死去!儿童是成人之父......

愿孩子们都有一个美好的童年,愿每个成年人都能会记住第一次看到彩虹的瞬间。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