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在印度的挑衅之下,解放军发起了对印度的反击,挫败了他们的野心。这场战争中国完胜,不过也有许多战士付出了不小的牺牲。1963年1月1日的时候,24岁的陕西年轻工程部王琪不小心在森林迷路了,走了3天没办法找到回去的路,他又累又饿。这时候他遇到了印度红十字会,没想到红十字会却蛮横无理地把他抓了起来,并且当作“巨大战绩”送给了印度军方。

老兵滞留印度婚生子回国忘记筷子(滞留印度54年老兵)(1)

印度军方对他严刑拷打,希望能够以此来威胁王琪。不过当时中国人都在战争当中打出了威风,更是有人有一个解放军3人战斗小组追着敌军整个炮兵营打的时候还发出了“敌人非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的豪言,王琪当然也不能做孬种,印度从他嘴里啥也没得到,最后找不到罪证的印度军方只好强行给他捏造了一个“间谍罪”关了7年。

这时候,按照“间谍罪”的处罚王琪也该刑满释放了,不过印度这个奇葩的国家却宣称:“你现在确实刑满释放了,但是你哪里也不能去,你得待在我们为你特别安排的地方。”于是印度就把他送到了蒂罗迪村,这个村远离了印度原住民地区,专门负责安置印度的异己分子、巴基斯、孟加拉和中国的士兵。说白了,其实印度还是把这些根本没有罪过的人“软禁”了起来。

老兵滞留印度婚生子回国忘记筷子(滞留印度54年老兵)(2)

为什么印度人要给王琪这样的人给“软禁”起来呢?直接把人送回去,印度觉得没面子;如果把这些人放归自由,他们可能会看到印度种姓制下普通平民的糟糕生活,也是一件让印度大没面子的事情。所以极其要面子的印度就把王琪这样的人软禁起来。

无奈的王琪只好在这里暂时定居了下来,他进了一家面粉厂打工,勤俭节约的他攒了一点儿钱。文质彬彬又小有积蓄的王琪相对于当地低靠讨饭、捡垃圾的低种姓印度人来说,王琪简直是个白马王子,于是王琪得到了一个印度女子的芳心,结婚生子。

老兵滞留印度婚生子回国忘记筷子(滞留印度54年老兵)(3)

不过王琪却无一日不想着回家、回中国,因为印度这个地方太差劲了,他们处处都讲究种姓制,低种姓的人在高种姓的人面前根本没有尊严。他是个身份不明的外国人,更是受到了当地人的歧视和打压,每当受到委屈时,他就想念老家陕西,想念“秦腔”,想念耿直厚重的陕西老乡。而印度人底层只会吹牛、杂耍和请求施舍,印度高层则趾高气扬,不把他们当人看,他感觉自己完全不能跟他们活到一起去,他的印度妻子和儿子听了他对中国的描述,也十分的向往中国的生活。

王琪向当地印度政府投书信,希望他们能够给予自己帮助,但是奇怪的是几乎每一份书信都石沉大海——印度官员根本不管这种事。直到2002年的时候,他才同自己的母亲通了一次电话,这时候他已经在印度定居了40年了。听到老母亲的声音,60多岁的王琪嚎啕大哭,并且更加迫切地想要回到家乡。

老兵滞留印度婚生子回国忘记筷子(滞留印度54年老兵)(4)

08年的时候,已经不能流利地使用汉语的王琪联系到了当地的华侨,得到了华侨的帮助。华侨向当地中国大使馆反映王琪的情况,很快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重视。2009年,王琪的侄子带着王琪梦寐以求的手工布鞋和字典来看望王琪,王琪激动地捧着手工布鞋,仿佛是一个拿到了心爱的玩具的小孩子,他说:“当年就是穿着母亲给我的布鞋上战场的,这是母亲的感觉!”至于新华字典,则是因为他已经不太熟悉汉语,所以让侄儿带哦给他的。

2017年,已经78岁的老人王琪终于回到了中国,他不仅自己回来,还带上了自己的印度妻子和儿子、女儿,激动的王琪在回家的过程中曾经一口气吃了7碗陕西手擀面——实在是太想念这种味道了!他的儿子、女儿也都表示很喜欢中国的环境,在印度他们连许多基本的权力都得不到,但是在中国他们会得到许多他们认为简直“不可能的”待遇。

老兵滞留印度婚生子回国忘记筷子(滞留印度54年老兵)(5)

他的印度儿媳说:“印度吃的住的很好,但中国更好。为了孩子生活更好,我们会适应。”对于把一家人都从印度带回来,老人是有深思熟虑的,他说:“印度生活没有前途。”月是故乡明,曾经为国献身的老人能在暮年回来,见证中国的崛起,享受新时代的社会福利,真的为他感到高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