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王朝继承王位的时候,母亲因为自己的儿子而尊贵的情况,固然有很多的例子,但是,“立子杀母”的现象也存在过,这主要出现在北魏刚建立政权的时候,滥觞于西汉的汉武帝时期,北周之后则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了。

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方式(古人为保子孙皇权)(1)

公元前95年,汉武帝刘彻在北部出巡访问。这时,有想拍皇帝马屁的人向他报告说:这个地方有祥云围绕着,一定是有奇女出现了。曾经说过自己可以三天不吃东西,但是,却不可以一天没有女人的刘彻听听后,立刻下令派人逐家逐户地搜查,最后,在一户赵姓人家中找到了一个美貌绝顶的赵钩戈。刘彻一看到她就春心萌动,把她召回了宫中。

并且,刘彻还专门建了一座新宫殿让她居住,取名为“钩戈宫”。那一年,刘彻已经过了不惑之年,而赵钩戈才十七八岁,正是青春年华的时候,不过,刘彻却是把她当作掌上明珠一样的捧着、疼爱着。后来,赵钩戈怀孕了,按理来说,女子都是十月怀胎的。但是,赵钩戈却不一样,她怀了十四个月才生下一个皇子,就是汉昭帝刘弗陵。

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方式(古人为保子孙皇权)(2)

刘彻老了还能得一个儿子,十分高兴,他说:唐尧帝就是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了下来,因此,他把“钩戈宫”改名为了“尧母门”。自从经历了“巫蛊之祸”一事以后,刘彻迟迟没有立太子,他对赵钩戈生下的孩子十分喜爱,便在刘弗陵七岁的时候将其立为太子。这年,刘彻已经快七十岁了,而赵钩戈还很年轻。

帝王的性格一向多疑,刘彻也不例外,他害怕因为刘弗陵年纪尚小而出现吕后干政那样的事情。而且,在汉朝的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多次外戚专权的情况,甚至,还差点改朝换代了。话说,在吕后执掌朝政的时候,吕后对吕氏一族封王升爵,让吕禄和吕产分别掌管南北大军。军政大权都掌握在手的吕氏,渐渐产生了代替刘氏而自立王朝的想法。

但是,吕后很清楚此举一定会被汉初建国的功臣和刘姓王侯所拒绝的。所以,吕后在去世以前就告诫吕氏族人说:汉高祖在平定天下的时候,曾和大臣们作过一个约定,那就是,如果不是刘氏一族称王的话,那么,天下人就可以群起而攻之。现在,吕氏想要称王,必定会遭到大臣们的反对,可是,皇帝年纪尚小,恐怕宫中会有一场有劫难。

果不其然,吕后死了以后,太尉和丞相等功臣就和刘姓王侯联合一起,绞杀了吕氏一族,无论男女老少,全部斩杀干净了。

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方式(古人为保子孙皇权)(3)

于是,到了公元前88年,刘彻故意找赵钩戈的过错,把她处死了。在刘彻去世前,他还下令将宫中为自己生过孩子的女人全部处死。赵钩戈被处死以后,被安葬在云陵里。刘彻心里十分愧疚,便专门为她建造了一座“通云台”,希望赵钩戈能够升天成为神仙。

刘彻还曾问过身边的人,怎么看待自己把赵钩戈处死这件事,但是,他身边的人都对这种做法的原因很不理解。陛下明明立了钩戈夫人的儿子为太子,那么,又为什么要把他母亲杀了呢?而刘彻却长叹一声,并且一脸严肃地说道:“这种事不是一般的莽夫能够理解的。”

过了一会,刘彻又说道:“过去的朝代多经动乱,大多是因为新君年纪尚小,而母亲的娘家势力过于强劲造成的。并且,年轻貌美的太后难以按捺住寂寞,往往会荒淫朝政,导致国家危机或者灭亡。所以,立了她的儿子就要杀了她。”

在古代,人们常说“母以子贵”,可是,在刘彻这里却没有这个概念,只有“母因子祸”的说法。刘彻创立的这种“立子杀母”制度,也被后来的一些王朝沿用,慢慢的延续了下去,后来,更是成为了封建社会的一个怪闻。

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方式(古人为保子孙皇权)(4)

在一些史学家们看来,曾经操控过政权、左右过朝野的吕后和武则天等人,虽然,也被人们在背后议论过闲话,但是,因为她们在政治上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所以,是可以像男皇帝一样被记入史书中的。而刘彻立子杀母,被夸奖的却是刘彻,而不是赵钩戈。

刘彻之所以能够被赞誉,因为他的做法是为了国家社稷,而赵钩戈只是一个为他生儿育女的繁殖工具罢了。她生下了一个储君,使命也就完成了,生命也因此变得可有可无。虽然,这样的说法很是过分,但是,却从侧面真实地反映出,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普遍想法。

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就比较典型地沿用了这个制度。

当时的后妃都不愿生男孩,因为,母以子贵成了母以子死,道武帝的宠妃刘贵人生太子拓跋嗣后即被赐死。然而,孝明帝母胡太后,居然能使宣武帝在去世之前,立七岁的元翊为太子时,废了这个传统。元翊继位后,胡太后便以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竟与人合谋鸩杀亲子孝明帝。

所以,后来的事情真的就被汉武帝给说中了。

历朝历代鼓励生育的方式(古人为保子孙皇权)(5)

从本质上来说,“立子杀母”终究是一种极其残忍的制度,它葬送了一个又一个母亲的性命。但是,如果不立子杀母的话,就容易出现太后操纵政权,造成国家动荡的局面。所以,立子杀母这件事到底是对的还是错的,我们很难简单地用“是”或者“不是”去评价它。

参考资料:

【《汉书·武帝纪》、《资治通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