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结婚难吗?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1)

《笑林文记》里有这样一个段子:古时候有一个穷小子,天天为生计发愁。邻居就打趣他说:“你只要找媒婆说道说道就好了。”穷小子不解地问:“难道媒婆有什么能让我飞黄腾达的偏方吗?”邻居笑着说:无论多穷的人,经媒婆的嘴一夸就发迹了!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2)

这啥用这一段作为开头呢?因为今天要说的是,古代怎么结婚的!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3)

《礼记》中记载了婚礼程序的六个步骤,称为婚姻六礼,这六礼分别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都是些啥意思呢?往下看:

第一道程序,纳彩。类似于现代人的求婚,分为两步,先提亲,后纳彩。古代不是自由恋爱,求婚(提亲)不需要情侣双方出面,有媒婆和家人就够了。(这就对上了开头咱们说的那个段子,因为媒婆有三寸不烂之舌),之后就是纳彩了,纳彩的“彩”和今天的彩礼是一个意思,但不是正式的彩礼,只能算作是见面礼吧。

古代纳彩一般送大雁。为何是大雁呢?说法不一:第一个说法是,“木落南翔,冰伴北祖”,是一种顺乎阴阳往来的动物,象征阴阳之意;另一个说法是认为大雁代表对忠贞的追求。如果没有大雁的话,古人会用鹅来代替,古人把鹅看作家雁。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4)

第二道程序,问名。是托媒人去问女方的姓名及生辰八字。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不就是一个名字吗?还用找人去打听?可不要小看古代女子的名字,未婚女子的名字只有家人知道,对外是绝对保密的,即使在家,家人也只是呼唤其小名,估计就是为了保密大名。对于问生辰八字,是因为古人很迷信,问八字是为了找人占卜一下,看一对佳人的八字是否合拍。其实不光古代人,我们现代人不也一样?

第三道程序,纳吉。也就是对这门亲事再次进行确认,意味着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你,也叫“订盟”,其实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订婚”。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5)

第四道程序,纳征。就是男方家给女方家送聘礼,现代人也叫给彩礼。按照古法,彩礼一般有三类:一是“玄缥”,就是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组成的衣物;二是“束帛”,五匹为一束,意思就是送去五匹长的帛;三是“俪皮”,就是成双的鹿皮。当然了,这也和古代有经济有关系,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家基本不送东西了,都改送钱了呢!

有个小故事和大家分享:苏轼的弟弟苏辙,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特意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凑了“九千四百缗”钱嫁女,他在日记中说这是“破家嫁女”。9400贯是现代的多少人民币呢?宋朝一贯钱相当于人民币800元,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折合成今天700万元左右!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6)

好了,接着说第五道程序,“请期”。就是男方家择定婚礼的日期,备礼告知女方家,并征得其同意,民间俗称“提日子”。

第六道程序,“迎亲”,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婚礼仪式。虽然仪式总是在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无非两类环节,第一类是家庭关系的确认,比如新妇在男家的“认大小”“斟酒”“献茶”等。另一类是对新人们的祝愿,如“献四喜汤”“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晋礼”等。

所以,无论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结婚都是一件头等难的大事!说到这,那你还嫁不嫁!

古代结婚和现代结婚有什么不同(古人的娶亲VS现代人的婚礼)(7)

我是艺澍@艺澍的艺术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下方留言,我们一起聊聊几百年前……谈谈几百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