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山居秋暝》,是他入选唐诗300首当中最经典的诗篇之一。我们年少的时候都曾经学过的,其中那些脍炙人口的诗句,直到今天依然印象深刻。

我们都知道王维诗中有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诗中有画。这首古诗当中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同样也是诗中有画。但我们到现在还不太理解的就是,明明这座山有好多层次的景色,为什么王维却写“空山”?明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是早秋之时,为何王维却写“天气晚来秋”?

王维空山不见人赏析(王维早秋进山所看并非空山)(1)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这是王维《山居秋暝》的全文。开篇就是一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但是读完全文我们就能够看得到,基本上都是一句诗一种景色,而一种景色基本上包含两种景物。往上看有明月青松,往下看有清泉溪石,周围更有竹林浣女,还有荷塘渔舟,明明层次丰富,景物繁茂,为何王维却写作空山?

王维空山不见人赏析(王维早秋进山所看并非空山)(2)

​其实王维的空山并不是写的山色之空,而是写他此时此刻的心境之空。王维崇尚佛学,对于佛学“空”有更为深刻的认知。这里的空并不是指的现实景物的空洞,实际上这种“空”又多少带有像“山色有无中”的禅理。

山雨初歇,秋气清朗谓之有,那万物寂静,月色空朦,只融为一个清雅就可谓之无。所谓“空山”并非物空,而是心远,是景物清新,山水超俗的高度概括,是心地高远、情怀淡泊的形象体现。

纵观王维的著名作品,往往以空灵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而又不可言传。更加著名的诗句,当属王维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空山,正是王维的一个情景化一的艺术形象。

王维空山不见人赏析(王维早秋进山所看并非空山)(3)

​同样的道理可以解释这句天气晚来秋。从诗歌当中看到竹林看到荷塘,说明即便是下过秋雨之后,天气还没有冷到让人不愿出门的程度。所以此时并不是晚秋,应该是早秋。在这里要写出这句天气晚来秋实际上也是一种带有佛学思想的辩证。

这一句诗的关键在于“晚”。王维大概20岁左右高中进士,此后20多年一直在官场起伏,但是却没有什么大的作为。尤其在他40岁左右的时候,张九龄的被贬更是让他的仕途遭遇重大的挫折。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他把目光转向山林。

王维空山不见人赏析(王维早秋进山所看并非空山)(4)

​但是等到他发现这里的景色是如此美好的时候,感慨自己之前有太多的时光浪费在了尘世之中。因为这里不管是自然的景色,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都让王维得到了极大的享受,与他之前在官场生活当中的艰难度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所以这句诗词显然带有一种淡淡的悔意,今天才发现这世界有如此美景,还是有点太晚了。

虽然王维的这首古诗上来就写空山,上来就写晚秋。但是,空山并不空,晚秋也并不晚,一切都只是他心中的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