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上林人我骄傲(上林独秀初心发)(1)

身为上林人我骄傲(上林独秀初心发)(2)

身为上林人我骄傲(上林独秀初心发)(3)

身为上林人我骄傲(上林独秀初心发)(4)

身为上林人我骄傲(上林独秀初心发)(5)

上林独秀初心发

——记新世纪之星、最受欢迎潮剧小生林初发

文/咏絮

在中国戏曲界,经久流传着“一个演员盘活一出戏、一出戏救活一剧种”的神奇故事,的确,好演员能盘活剧目,好剧目能带旺剧种。在中国十大戏曲之一的潮剧舞台,就演绎着好小生涨红了上座率、扩大潮剧影响力的劲爆场面——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潮剧院一团C位(台柱)小生林初发受欢迎程度,实在超乎想象。

上世纪末,潮剧也和全国其它剧种一样历经不景气,林初发的出现,闪亮了潮剧舞台,压服住一大批潮汕青少年躁动的心,让他们稍息浮夸,接受传统文化艺术的陶熏。星火燎原,因为有了一个个像林初发一样的德艺双馨好演员,从而大大地拉伸了潮剧的张力,网进了一大批爱看戏的新人群,使潮剧不乏观众,让黯然的潮剧舞台又现高光。

今年年初,林初发被任命为广东潮剧院理论研究室副主任,兼任广东潮剧院一团副团长,潮剧表演艺术精英担当起潮剧的领头羊,这个剧种有奔头!

刚上初三时,“揭西潮剧团”招考演员,林初发抱着“陪太子读书”的心态随同桌前往应试,没料到,“太子”落选了,而“陪太子者”一登场,那得天独厚的自然形体、原生态声腔却意外地打动了主考老师,从那天起,初发“出发”了,迈开跨进潮剧艺术殿堂的第一步。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年后,林初发被剧团保送到“汕头戏曲学校”进修,得到曾义藩、翁銮金等老一辈潮剧老师的悉心教导,既系统地学到戏曲的理论知识,也掌握了戏曲的传统发声方法,夯实了表演基功。毕业后,大步跨进潮剧表演最高艺术殿堂——广东潮剧院一团。

进入名角如林的广东潮剧院一团,马上“有戏”,林初发成了新出台潮剧《神龙彩凤》上集的男主角——万神龙,一个忠门婴儿阴差阳错变成奸相贵子,情窦初开时,接受正义感化而重拾信义,收获幸福爱情。由于下集的万神龙改由女小生扮演,这就给刚出校门的林初发带来了不小的表演难度,因为上集女小生、下集男小生较合乎戏曲表演习惯,反之容易产生“违和感”,为尽量亲和下集的女小生,上集的万神龙须适当减弱阳刚气,强化柔美度,这就是这出长连戏的表演“瓶颈”,幸得林初发悟性优秀,有“初生之犊不怕虎”的冲劲,在导演的启发下,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度解读,终于冲破瓶颈,成功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万神龙。当年,看了《神龙彩凤》,我是这样评价这位初露峥嵘的潮剧小生:上集的万神龙并不那么阳刚——当年误读林初发,再回顾,始知这特定环境下流露出来的“娘”,拷问的正是演员的表演功力;视觉效果不错——身段优雅,风流倜傥;听觉效果未唯美——音色涵玉,但鼻腔共鸣不够通透,给人“鼻音偏重”的感觉。潮剧小生璞玉可雕,后生可畏!

1998年,林初发以《薛丁山哭灵》参加广东省第二届戏剧演艺大赛,薛丁山属唱做并重的文武小生,林初发一出台就以跪转步、540度腾空翻转以及连续飞旋甩发功的高难度动作,一下子就抓住观众的心;唱腔方面,厚而不浑的低音、沁入心脾的中音、穿云破雾的高音——这超宽音域赋予音乐唱腔无穷的魅力,瞬间便把观众带入素幔白帏的凄沧氛围中,薛丁山的负疚自责之情绪在近八分钟的唱段中泣诉得淋漓尽致,评委一致给出高分,林初发如愿摘取金奖。

2002年,在广东省第三届戏剧演艺大赛中,林初发另辟蹊径,选择文小生参赛,《忆十八》的梁山伯并没有任何高难动作,林初发凭委婉的低吟浅唱、活现的蹙眉傻笑,加上洒脱的扇子功就完全征服评委,再次夺得金奖。

从艺前十年,林初发在十多部新推出的剧目中担纲主演,剧中人物身份反差极大,性格迥异,林初发全情投入,张驰有度,巧妙地体现沈梦霞(《双玉蝉》)的清纯良善,展示狄青(《狄青出使》)的威武俊逸,演绎赵匡胤的灵犀缺失(《京娘送兄》),诠释张昌宗(《德政碑》)的外美内诈。

主演传承经典剧目,林初发既遵重传统又不受条条框框所羁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是始终的艺术追求!李钦裕老前辈给林初发传承《扫窗会》,林初发的高文举比前辈少了落寞,却平添了惆怅;叶清发老前辈给林初发传承《赵宠写状》,林初发的赵宠比前辈少了懦弱,却加持了气场。

看了林初发的《金花女》刘永、《柳玉娘》的马周、《张春郎削发》的张春郎……戏迷同声惊叹:名师出高徒,林初发果然秉承了“千面小生”(陈学希的美称)的风范,不愧为陈学希的得意门生!

林初发除了本色出演正小生外,还勇于挑战自我,拓展表演空间,他塑造的赵俊强、盖良才等反面小生“恶”到极致,也因此而招来观众的痛恨怒骂,《赵少卿》、《告亲夫》落幕良久,戏迷才从戏里走出来,变咬牙切齿为莞尔一笑,束束鲜花簇拥偶像。

学海无涯,艺无止境,林初发在夺得广东省第三届戏剧演艺大赛金奖后,前往“中国戏曲学院”进行脱产学习,两年的大专深造,演唱艺术全面升华,特别是唱腔方面,已完全掌握真假声结合的科学发声方法,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共鸣都能自如转换。前面提到林初发初出道时“鼻音偏重”,那是因为鼻腔共鸣不够通透造成的,经过名师指点,他的鼻腔共鸣已进化得十分通透,出神入化至“空灵”境界。潮剧唱腔严格要求“字正腔圆”,而口腔、鼻腔共鸣的声点最靠前,发出的声音最清晰,林初发的“空灵鼻腔共鸣音”除了清晰外,还非常“有玉”、“有糖”、“有磁”,他的“空灵鼻腔共鸣”醉人心脾,这神韵难以模仿,这神韵不可复制!

现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张怡凰在2007年以《东吴郡主》角逐“第23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梅花表演奖”。当时,有行家担心演惯潇洒小生的林初发内敛不足,无法诠释须生刘备的“沧桑感”,选角过程因此而一波三折,林初发化压力为动力,竞演时,“非本色演出”得以超水平发挥,须生刘备绿叶滴翠,衬托出青衣孙尚香红花焕彩,张怡凰成功摘取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表演奖”。

十七年矢志磨砺,初心不改,2008年,刚过了35岁生日的林初发评上国家一级演员,成为中国戏剧界最年轻一代的正高职称演员,潮剧又迎来了“生雅有声、矫姿擅演”的旗帜性小生。

2014年,广东潮剧院一团推出创作剧目《古城风雷》,林初发主演濠城督办许颖,该剧参加第十二届广东省艺术节赢得满堂彩,除个人荣获优秀表演奖(表演一等奖)外,该剧还获得最高奖优秀剧目一等奖和优秀编剧奖等4个单项奖,创下汕头市参加省艺术节近三届最好成绩。

2017年,广东潮剧院一团《红军红姆》参加第十三届广东省艺术节,现任广东潮剧院副院长詹少君主演革命母亲李梨英,林初发饰演阿姆的儿子松森,该剧荣获体现整体实力的“剧目一等奖”以及优秀表演奖等单项奖。

2018年,广东省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的《凤舞凰鸣——张怡凰潮剧折子戏专场》在汕头慧如剧场举行,林初发在压轴的《桐花台》中饰演男主角华清,与张怡凰主演的瑛环同声唱响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主旋律。

2019年,林初发的艺术青春大焕异彩。二月,张怡凰和林初发等带着《观灯》登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喜气洋洋闹元宵》晚会,陈三、五娘唯美的形象、婉转的唱腔吸引、折服了其他剧种戏迷,他们在央视官方微博留言,由衷赞赏潮剧。央视元宵晚会创办34年,潮剧一直无缘登临这令人神往的舞台,而这一次,《观灯》是该台晚会唯一的一个独立戏曲节目,实实在在地打响了潮剧招牌。

八月,广东潮剧院一团轰重上演以雨花台革命烈士许包野(澄海籍)为原型的红色现代潮剧《许包野》,林初发出任主角,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近三十年的艺术积淀在这一百四十多分钟里瞬间迸发,许包野遭受酷刑而喷洒的鲜血,交融进观众心灵深处。英雄碧血,血洒中华热土,荡涤阴霾妖氛;观众有泪,泪飞雨花台前,陶冶信念初心。

九月,林初发荣膺“第十一届广东省新世纪之星”荣誉称号。

十二月,广东潮剧院一团应邀到泰国“暹罗天地涂爱丰空剧场”举行四场演出,很多观众就是为看林初发而乘飞机专程前往曼谷,热切期望“夜夜都能看到林初发演戏”。应戏迷的强烈呼声,剧团特意安排林初发“四夜出演三夜”:主演《张春郎削发》的张春郎、《袁崇焕》的崇祯皇帝,在最后一晚的折子戏专场,林初发主演《汉文皇后·姐弟别》、《金花女·刘永祭江》、《彩楼记·京城会》,即便如此,不少铁杆戏迷依然在看不到林初发出演时望眼欲穿,表露出“咋看也看不够”的情绪。

国内被追、国外被追,剧场被追、下乡被追……林初发到哪里,大批戏迷就追到那里,仿如双娇公主青云寺大追张春郎,“追”得如此狂热,感动到这位淡定小生再也无法淡定,择无一言表谢意……

泰国归来,林初发立即飞赴北京参加《不忘初心,荣耀同行》潮商大会演出,和张怡凰合唱《京城会》,再次赢得盛誉。

林初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他最懂感恩,感恩决策者的赏识栽培,感恩前辈潮剧艺术家的传带指迷,感恩同窗同事的一路帮扶,感恩戏迷对他的不离不弃,感恩……

林初发——上林独秀初心发!潮剧舞台以点带面,熠熠生光。你出彩、我出彩、他出彩,台前幕后齐出彩,潮剧艺术传承发展现辉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