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倒卖网投简历黑色产业链(揭秘倒卖网投简历黑色产业链)(1)

买卖简历

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5元左右

记者调查发现,百度帖吧的“boss直聘吧”、“智联招聘吧”中,有发帖人收购简历,也有人售卖简历,并表示“可下载全国简历”。

在QQ找群的搜索栏中输入“简历”“招聘简历”等关键词,也能发现众多售卖招聘简历的群聊信息,且群名或者群简介包括“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名词。

这些群大部分未设置进群门槛,点击加入即可进群。

记者随机进入一名为“智联简历智联招聘简历”的QQ群,群成员共493人。群内不断有成员发布“出售BOSS直聘账号”、某招聘网站“全国本地简历点有货”等信息。

记者以买家身份联系到该群一位卖家,这位卖家称,售卖的简历分为一手和二手的简历,一手的简历是没有卖出过的简历,二手简历则是之前卖出过并再次售卖的简历。

QQ群里不断有人发布出售简历、企业账号等信息。

这位卖家表示,不同招聘平台的简历价格不同,有的平台一手简历一张2元,二手简历一张0.5元;有些平台的简历稍微贵些,比如智联招聘一手的简历2.5元一张,二手0.7元一张。

群里另一位卖家售卖的简历则相对便宜一些。“一手实时简历1元一张,多买还能有优惠,你要是买2500张,我算给你2000元。”

至于简历从何而来,上述两位卖家均表示,自家简历都是从智联招聘、BOSS直聘等平台的企业账号直接下载的。另有卖家提到,自己出售的简历是通过“发帖”获得的,能够保证简历是“实时的而且是一手的”。

“发帖”是卖家们的暗语,即在招聘平台上自行发布招聘信息。至于简历的买方来源,这位卖家称,目前主要提供给专门倒卖简历的“工作室”,用于招聘刷单、博彩游戏宣传等兼职人员。

记者调查发现,在招聘平台上投递简历后,从售卖企业招聘账户到批量下载应聘者个人信息,再通过贴吧或QQ群销售简历,其中存在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有卖家称,不同平台的简历价格有所不同,总体来说,一手实时简历每份3.5元左右,二手简历每份1元左右。“遇上收的比较多的单子,一天能挣几千块。”

简历收集

采集软件取代人工24小时批量下载

对于简历的收集方式,卖家吴林(化名)透露,他售卖的简历并非自己人工收集而来,而是通过“提取器”和“采集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从招聘网站及接收简历的邮箱批量下载。

“提取器”和“采集系统”都是一款外挂软件。吴林表示,自己是通过网络购买的,也可以倒卖出去。“提取器400元,采集系统造价更贵,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价格在千元以上。”

吴林进一步解释,比如你的招聘邮箱里有1万个简历,自己下载太麻烦,有了提取器就能批量提取,还可以筛选地区、性别和应聘条件,将这些简历分类。

“通过邮箱和提取器获得的简历成本较低,购买一个企业招聘账户,发布招聘启事和邮箱即可,一天就可以获得2000余份来自全国各地的简历。”吴林说。

和提取器不同的是,简历采集系统不需要邮箱,可以直接从招聘网站批量下载简历,除了购买企业招聘账户,还需要在平台上进行充值才能查看、下载简历。

吴林表示,照此计算,一份实时一手简历的价格在3元到5元之间,市面上如果卖的是2元左右的简历,可能都不是实时一手的。

卖家收集的简历中,还包含“人工成本”。

吴林提到,他们购买企业招聘账户后,还要花钱请人在招聘平台上代发招聘帖,“发招聘贴特别严格,发不好就封账号,发帖后,怎么能在平台上排到最前面,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

即便如此,这仍然是一份“薪酬可观”的工作。

“实时的一手简历可以多次售卖。打个比方,当天卖一手简历和二手简历,再把前一天简历按5毛钱处理,一手简历3.5元,2手简历0.8元,隔天的简历0.3至0.5元,遇上收的比较多的单子,一天能挣几千块。”吴林说。

律师说法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相关人员均可能涉及违法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上输入关键词“出售简历”进行查询,搜索出11篇相关裁判文书。

2018年10月,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被告人孙康有期徒刑四年六个月。判决文书显示,2014年12月起,孙康先后就职多家公司,负责简历销售工作。其间,孙康通过私下帮助购买招聘账号的企业下载简历、或通过网络从他人处购买等方式,非法获取求职者简历,并存储于个人电脑中,共计64万余条。此后,孙康多次向吴某某等人提供或出售其非法获取的求职者简历并从中获利。2019年9月,徐汇区人民法院判定陈楠等四名被告人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五年至三年三个月不等刑期。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师立康告诉记者,在售卖简历的产业链中,无论是售卖简历者、售卖企业账号者、提供简历提取技术者还是购买简历者,均是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行踪轨迹等。我国相关法律直接或间接保护个人信息。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师立康认为,目前想要遏制售卖简历的现象,需要出台保护个人信息的相关的细则和具体的措施,并继续加大刑法的打击力度。同时各平台也应加大监管力度,及时查清哪些企业账号存在疑点,分辨出哪些账号是在恶意收集信息,并及时查封;遇到非法招聘售卖个人信息的企业账号,应加大处罚力度,从源头上遏制此类现象的发生。(据中新网)

来源: 哈尔滨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