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优良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1)

世间所有的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辉绽放,构成这丰富多彩的芸芸大千,所以我们歌颂生命,崇尚自然,然而自然也给予我们生命的历练和坚韧。对于树木我从来没有把不朽、神奇、礼赞联系起来,当我走进大美新疆,走进茫茫戈壁,走进大漠腹地看到那些孤高傲视的一株株树木时,我才感受到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种在黄沙戈壁中生长的希望,我在想这是否就是我们经常在笔墨光影和耳边传说的大漠胡杨。

从小在豫西的农村长大,对于树木是再熟悉不过的了,而我最喜欢的树木是柏树。这种树在北方的冬季不落叶,亦可说是四季常青,也因此成为了生命长青的象征,我们一般把这种树种植在门口或者坟头,以期望家世长青不衰。它生长在干旱的石崖壁上,凭借着雨露和一点点土,就都能顽强地活着,虽生长期很慢,但它的木质很硬。柏树的树形如锥形筒状,犹如士兵站立一样,并且叶子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过年时家乡都会以此点燃来辟邪成吉,因而我对树的兴趣也仅此而已。但当我邂逅胡杨之后,让我的心情很复杂,一下子变得沉重又或激动且又被感动着。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2)

走出乌鲁木齐穿过片片的棉花田,来到天山脚下,看着大地的颜色由刚开始的绿变成黄,再由黄变成黑,在沙漠黄与黑的转变中,内心会有一丝丝的恐惧,因为举目望去满是苍凉和悲壮充驰着你的视野,而这意味的却是死亡和绝望。而此时路边哪怕是一丛蒿草和沙棘都会给你一种生的希望活的光辉。现代的生活发展让我们穿越这地球的脊梁,让这些无人区成了体会生命的能量场。我注视着窗外,在遥远的河谷边上开始有一些类似杨树的树木,陪同的小魏告诉我那就是胡杨。我一下子兴奋起来了,望着这株树木的身影,我在想象它的模样,我甚至在想这样的一个干旱、贫瘠、温差大且有风沙的气候中,生长一棵大树,这该是多么伟大的生命。也因此胡杨被新疆人看作是自己精神的象征,被称作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区树。不!胡杨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国家向着自由、向着高尚、向着蓝天,不断的生长,它活着千年不死,死了千年不倒,倒了千年不腐,而这种品质是所有生命都值得敬畏和赞扬的。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3)

是的,新疆的大漠胡杨正是以这种精神装点着这里的风景,也鼓舞着来到这里的人们,当年为了戍边保国,国家为这里派遣了无数优秀儿女,在一穷二白的情景下,手拉,肩扛的在这片热土上用汗水和鲜血浇灌成今天的大美新疆。当年的地窝子,都成了金窝子,这种精神不正是对生命的追求吗。沙漠的环境干旱少雨,早晚温差和狂风沙暴,瞬间可以摧毁任何生命,所以这里的生命极其脆弱,即便是看见路边一米高的沙棘,他的寿命也不下几十年的光景。所以对于胡杨能在这样的天地之中昂首雄立,真的让我感动,感动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生命的韧度和厚度,于是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走进它,膜拜它。

我们从喀纳斯湖回来特意嘱咐,一定要专门安排时间去看一看胡杨林,这是北疆的一片胡杨林,距离北屯市不远我们到的时候差不多两点多了。这时天不作美,滴起了雨点,同行的人说我们还是先去看胡杨吧,一些老同志也不顾低血糖的风险执意前行,因为害怕下大了,路不好走看不成了,也是为了看一片胡杨林我们坐了六个多小时的车程,况且回到驻地还要九个多小时,大家的精神可想而知。胡杨是一种多年生的植物,听它的名字就知道与少数民族地区有关,我们一行走进一片胡杨林,这是由一个维吾尔族的小姑娘为我们当起了导游。她带我们来到一棵非常大的胡杨树下,据她说这个树龄至少是一年多以上了,可以说见证这里的风云变幻和沧海桑田。树枝直指苍天,就像倔强的老人一样站在这广阔的大漠腹地,它把根深深地扎在地下,外在的风雨干旱早已不成什么威胁了。这里的胡杨在经历了千百年的岁月的洗礼,也有了自己不断的生命升华,它小时候到青少年是椭圆形杨树的叶子,中年是连体两瓣形的叶子,长成参天大树则变成扇形银杏叶般的叶子,而这种胡杨仅能在新疆的北疆看到。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4)

我们在这片胡杨林中欣赏这片秋色初染的风光,每一棵树都仿佛有自己的故事,用无声的语言诉说着不朽的传奇。在我看来不同形状的胡杨都是大自然精神的依附,它们像力士,苍劲威武,瘦硬的树干,雄浑的身躯;有的像舞者,优美的姿态,婀娜的身影;有的像孤独的行者,踉跄地行走在大漠戈壁,天地唯我独尊;有的像被压迫的汉子,用胀破了的肚子努力地吼出: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甚至在想这些千姿百态的胡杨树,就是世态万千的写真。我穿梭在这胡杨之中,感到一种压抑,感到一种神奇,我在寻找那一棵是我的样子,终究让我失望了,因为以我的年龄和资历在这里只是一株小草而已。平凡孕育了伟大,平静阐释幽远,我走着看着这些千年老者,或是直立,或是驼背,或是倒下,而那铁一样的躯干,绝不变形,即使已躺在地上,你会看到它绽放的生命。哪怕只有一根枝条也会发出一片绿叶,我扶着这些树干,感受到它脉搏的跳动。我觉得小时候大人讲的树上有仙的故事是真的,我流泪了,我是被这种神奇和伟大所感动。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5)

初秋的新疆还是有些冷的,为了拍照好看,我特意脱了外衣,一阵风吹过,身上打了寒战,才知道已经走进了深林深处。同事们走马观花地看完都走了,一遍遍地喊我吃饭,说实话我一点都不饿,因为我们在这里得到一种天地之间和胡杨树给予的能量。一株干枯的胡杨树,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它的周围生长着几株枝叶繁盛的树,它就像一位老者,死了还站着不倒,用残存的身躯佑护着它的子孙。死了千年不倒,我眼前突然闪过共产党人护旗手牺牲在阵地上用生命挚起了旗帜,人死了红旗一样飘扬,而正是这种前辈的光辉让生命有了延续,也装点着这个世间。秋天用姜黄的色彩涂抹了这片树林,成了金黄的演义,苍老的树干是黑的传说,这就是这戈壁沙滩最真实的色彩了。这里的胡杨树不成规则的随意生长,有单株的,有几株长在一起的,地上还长着一些类似芦苇,沙棘之类的灌木。地下全是沙土很干燥,不时能看到已倒在地上的胡杨树已死的身躯,它像一具干尸,虽瘦骨嶙峋却不失风格,亦如佛教涅槃的肉身舍利;有些倒像是根雕或是一件不出名的艺术品,显示着扭曲怒张的力度之美,或是自然雕刻似像非像的天籁之像;有的则直挺挺地躺在地上,虽经风霜而绝无腐朽之象,就像睡着了的老人,安详而又宁静。偶尔会看见有沙地里的小动物到他身上去,丝毫不影响它的安详,这就是千年不腐。

关于胡杨树的名言(胡杨树生命的崇尚)(6)

我看过胡杨三千年的缩影,在这枝繁交错间品味着生命,感受着孤独,人何尝不能如此而雄壮,即使在生命充满荆棘和戈壁的土地也要顽强地向上。无论是伟大还是渺茫都不能失去对生命的信仰,我在树林里拍了很多照片,我想当我彷徨和苦痛时看一看,想一想,这回给我一种力量。我找到了几株造型各异的胡杨,用心刻画出它的模样,让同行将我与之融入一张张照片,还有地上的老躯,我坐在它的身上,抚摸这千百年的生命场,感受到自然的无情和岁月的忧伤。我恋恋不舍地离开,走在林边的大路上,我忽然有些兴奋,张开双臂奋力一跳,我顿时悟出一个道理。没有努力的一跳,何来高人一筹的辉煌,没有坚韧的付出,为何有这么多人的向往,胡杨树给我的不仅是风景,更是一种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系《人民艺术》杂志主编、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质检专家、北京大学访问学者、书法艺术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