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在采风创作中

楚天都市报记者张聪 通讯员丁维雅

阳光透过平和打包厂玻璃穹顶的缝隙,投射在这座百年老建筑的红墙、石梯上,阳光里,一群舞者在起舞。他们有的坐着,有的站着,有的突然插入正在这座老建筑里拍摄的人群里。

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1)

没有音乐,因此这舞蹈起初让很多游客讶异——如果不是舞者们穿着明显的舞蹈衣,他们很难意识到这是一场排练了一个多月的“环境舞蹈”。

跳起这支舞的,是113名来自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戏剧舞蹈表演和舞蹈专业的学生们,舞蹈的灵感,则来自今年初席卷武汉的新冠疫情,舞蹈的名字叫《回答》。

100年前的武汉,现在的武汉

都在这场舞蹈里

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2)

什么是环境舞蹈?据悉,这不是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戏剧舞蹈表演和舞蹈专业的学生们第一次展示这种舞蹈类别。

2019年6月,他们在张之洞与武汉博物馆里以“向天空倾斜”为题,演绎了59位年轻人探索城市博物馆的感受。2019年9月,他们在乌镇木心美术馆上演了环境舞蹈 “HAPPENING”,让美术馆中的一切跟随着身体的表达流动起来。

不管是今年的《回答》还是去年的《向天空倾斜》《Happening》,三次环境舞蹈的创意,都来自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成龙影视传媒学院特聘教授、著名舞蹈家殷梅。目前,殷梅常住纽约,也是纽约市立大学皇后学院戏剧舞蹈系终身教授及舞蹈系主任。

殷梅在《回答》的撰文中提到,环境舞蹈要求舞蹈走出人们习惯的剧场和舞台,回归生活环境、自然和建筑空间,重新认识、发现、人与生活空间的关系和意义——通过对具体空间的看、靠、听、跟踪、躲藏、干扰、沉浮、拥有、打开等等,以身体动作展示更具概括性的抽象符号,让身体与环境具有超级无限的表现力。

《回答》的主题,就是讲述疫情之后武汉的故事,表达武汉青年对世界的思考。

《回答》在平和打包厂的演出现场,有舞者在历史悠久的仓库里以纸箱为道具,编排出还原百年前打包工工作场景的舞蹈动作;有热爱现代舞的孩子光脚踩在石板楼梯,更有不少舞者蹲在建筑的角落“睡觉”“攀爬”“沉思”……

而在这座建筑的中庭,几十个学生排成波浪向人群喊出疫情期间他们最想对武汉说的话,“武汉你怎么样,好了吗?”“我想吃热干面”的声音此起彼伏……

113位学生为之体验生活

释放武汉勇敢顽强乐观的声音

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3)

环境舞蹈最重要的表达不是叙事,而是情绪。

成龙影视传媒学院的田野调查指导老师章凌,曾在9月带着113位学生前往武汉的大街小巷“体验生活”,这些体验生活的收获,最后都被孩子们放进了《回答》里。

接受楚天都市报记者采访时章凌提到,“环境舞蹈”是成龙影视传媒学院戏剧舞蹈表演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和艺术考察课”,参与这次《回答》表演的,是戏剧舞蹈表演和舞蹈专业2018级和2019级两个年级4个班的学生,“他们都是00后。”

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4)

早在今年上半年,远在纽约的殷梅就远程和这所学校舞蹈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起,确定了《回答》的主题,而当时还留在全国各地家中的学生们,也的确迫切想了解疫情后的武汉,了解武汉的变化。

9月开学后,长达1个月的“体验生活”开始,113位学生分成12个小组,深入老武汉人生活聚集地汉口采风,黎黄陂路附近的汉口风云和现在生活在这里的武汉人,成为学生们“田野调查”的对象——他们去探访,找市民聊天,自己感受老武汉的感觉。很多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老武汉的慢生活,在汉口同兴里,有很多学生现场就跳起舞来。

采风结束后,这些体会都被放在了《回答》的编排里。

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武汉回答世界的声音)(5)

舞蹈有了,在哪跳?平和打包厂最终进入了创作团队的视野。“这是见证武汉近代工业发展是的建筑,可以说是武汉第一次面对世界的窗口,这一次疫情,武汉也用自己勇敢、顽强、乐观的表现回答了世界的关注,所以我们在这儿跳《回答》,是有多重意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