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1)

英国科幻电视剧《真实的人类》讲述了合成智能机器人在获得“自主意识”后,对人类社会、文化和心理造成的影响。

该剧围绕女律师劳拉一家五口的生活展开。由于工作繁重,劳拉的丈夫不得不购入一台“机器人保姆”来分担照顾家庭的重任,并命名为安妮塔。然而,安妮塔并非一台普通的机器人,她本是由一位天才科学家所研制出的具有“自主意识”的高级智能合成人,原名米娅。在一次意外中,米娅被犯罪团伙绑架、改装和贩卖,成为流入市场的商品机器人。

安妮塔的到来打破了劳拉一家原有的平静。由于精准高效和不受情绪影响等优点,安妮塔逐渐取代劳拉作为母亲的角色,并激化了劳拉与丈夫之间的矛盾。不仅如此,由于安妮塔潜意识里始终涌动着米娅的感知力与自主意识,不时做出一些“超常”行为,引起了劳拉的怀疑。一次偶然的机会,劳拉发现了安妮塔的真实身份,并帮助安妮塔恢复为具有“自主意识”的米娅。

然而,更大的危机却在等待着他们——一场人类与合成人的大战已悄然拉开帷幕。

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2)

剧中涉及了两大概念,分别是人工智能和合成智能。我们所熟知的人工智能是建立在“人类的智力可被精确描述乃至能被机器模仿”的假设上出现的。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是通过传感器、识别技术,以及情感计算系统,实现对人类行为的模仿。而合成智能是由人工智能扩展出的一种无需依赖人造或模拟人类而存在的真正智能体系。

简而言之,所有合成智能都属于人工智能,但不是所有人工智能都有资格成为合成智能。在本剧中,以米娅为首的合成人便代表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合成智能。由于具备独立于人类的“自主意识”,合成人是以人类的形象制作却超出人类控制范畴的高级智能形态。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合成智能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还未在现实世界有所应用,本剧中的情节描述皆是对于未来科技发展成果的设想。

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3)

以米娅的经历为主线,该剧展现了人工智能获得“自主意识”前后对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获得意识前,尚处于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是人类忠实的奴仆和得力的辅佐,它们不但拥有出色的外貌和温顺的性格,而且具备低成本、高效率、零失误等优势,无疑是优质而廉价的劳动力。如果说这时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在某些领域让人类有所忌惮,那么,获得意识后的合成智能机器人则进一步挑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权威。

这些更高一级的合成人具备了人类的感知力、情感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会更加向往不受人类束缚的自由生活。特别是那些曾被人类摧残的机器人群体甚至会奋起反抗,要求获得更多的尊重与权利。由此,合成人的“觉醒”对人类社会的安定构成了威胁。为确保人类的安全无虞,剧中以英国政府为首的权威机构不得不动用各种手段暗中对合成人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4)

这场人类与合成人大战的起因便是人类的私欲。人类似乎已经习惯了站在生物链的顶端,凌驾于万物之上。合成人的介入象征着一种优于人类的高智能形态的出现,深深撼动了“人类至上”的理念。人类无法容忍丧失原有的特权,也不愿意将独属于人类的尊严和权力平分给“低一等”的合成人。正是人类在奴役机器人过程中所展现的自负、偏执与冷漠,才激发了合成人的反抗。

剧中,人类社会看似完善的法律制度与先进的文明在与合成人的矛盾中显得苍白无力。不堪一击的人际关系、社会秩序、道德伦理,通通因合成人的出现而暴露无遗;而另一端,合成人虽是人类科技发展的产物,却能够超越人类的贪婪私欲,反而坚守着至真至善的人性品质。

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5)

在科幻剧结尾,合成人的领袖米娅至死秉承一颗仁爱慈悲之心,以一腔凛然正义倡导人类与合成人和谐共处。看似没有温度的机器人却恰恰保持了人性的真谛,这对于许多有血有肉却比机器还要冰冷的人类,难道不是一种莫大的讽刺吗?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吴已千 悉尼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艺术史系在读硕士

编辑:毛梦囡

终审:尹宏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公众号ID:kepuing>

文明时代人类大战外星人(科幻真实的人类)(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