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陵六骏.三.什伐赤.天威

今天要讲的是昭陵六骏中的第三匹马,什(shí)伐赤。

飒露紫: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拳毛騧:

月精按辔,天驷横行。弧矢载戢,氛埃廓清。

什伐赤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白蹄乌:

倚天长剑,追风骏足,耸辔平陇,回鞍定蜀。

特勒骠:

应策腾空,承声半汉,入险摧敌,乘危济难。

青骓:

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注音版:

瀍(chán) 涧(jiàn) 未静,斧钺(yuè) 申威,

朱汗骋(chěng) 足,青旌(jīng) 凯归。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1)

什伐赤浮雕


什伐赤是一匹汗血宝马。它是李世民在洛阳与王世充、窦建德作战时的三匹坐骑之一。洛阳一战后,身中五箭,受伤过重,就此退出历史舞台。

什伐”就波斯语中“马”的音译,"赤",就和你理解的赤豆粽一样的,深红色。

所以其实它的名字,就是土掉渣的“红马”。

惊不惊奇,意不意外?

不用崇洋媚外!

至于为什么能确定它是汗血宝马,李世民也讲的很清楚:“朱汗骋足”,也就是汗液是红色的。

所以这是一匹在当时很难得,但又让人日思夜想的超值大宛汗血马。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2)

汗血宝马


解释一下李世民的话:

瀍涧未静:瀍水和涧水是洛阳附近的两条河,由于战争,水流如当时的形势,都无法平静

斧钺申威:斧子和钺,战场常用的长柄兵器。战争中,即使再有理,也是强权武力说了算。

朱汗骋足:马作汗血,跑的飞快,脚不离地的驰骋在战场上。

青旌凯归:当战争结束,一方胜利,青色的旗帜飘扬着,伴随凯旋的将士一同归来。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3)

昭陵六骏雕像

昭陵六骏的什伐赤雕像中,宝马奔驰,四蹄高扬,眼神威而不怒,右腿中四箭,臀部一箭,但仍然毫不退缩。

所以,当我们再看这壮观的石雕,华丽的词藻,能理解到的就是:

你看这宝马,跑在溜溜的山上,追看溜溜的云,邻家溜溜的小哥哥,射了它666枝箭。它溜的太快,箭基本都落在它的后面。可跑的久了,还是有5枝钉在了它的屁股上,痛!

而李家大哥,就把这5枝箭和什伐赤一起,雕刻在了石像上。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4)

什伐赤.天威

四箭箭头向后,表明是从前面射过来的,但是马跑的太快,箭都射不中它,只有这几枝钉在了后腿上,其它大部分都是落在了马的身后。马的前身一枝都没有中,说明什伐赤用它非凡的速度,跑过了箭手的预期,保证了骑马之人少受伤害。

另一枝箭头向前,表明箭是从后面射过来的,说明当时战况激烈,主人纵马已经杀得几进几出,前后都已经是敌人,险象环生,但什伐赤还是保护主人,奔驰着回到了大本营。

或者,只是单纯自己这边有个傻子,站在后边乱放箭,没想着前面的马跑太快了,屁股上就被友军伤害了,谁知道呢?

这匹马由此知是太过风骚,但因为可以护主,所以为纪念这种传奇形象,它也被铸在了后世的钱币上。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5)

什伐赤钱币

在古代一枚将军马钱上,我们可以看到在钱币上足足刻了十个字和一幅图。

· 正面:什伐赤平王世充时乘

· 反面:将

· 图:一人一马回首射箭状。

什伐赤的形像刻划得很成功,四蹄奔腾,矫健无比,马背上的李世民正回首挽弓射大雕,栩栩如生地再现了当年激烈的战斗场面。


那按常理,咱就得在这,夸一下这匹天威无比的汗血宝马了。

什伐赤

唐.李世民

瀍涧未静,斧钺申威,朱汗骋足,青旌凯归。

什伐赤:天威

LBB

乱季崩离,中州板荡,群孽肆慝,怀罹凶危。

长安如野,京兆绝天,乾纲紊绪,焚原靡坠。

皇业肇建,帝道既融,腰鞬靖难,手戟逐隋。

文昌列将,武库陈兵,披荆汉家,策名洛水,

马出河图,爵兼千乘,气荩关山,志凌峨巍。

天军遥掩,地阵斜交,斩良贾勇,括羽定垂。

辨方正位,步极无垠,列圣宏候,丹墀承贵。

云麾右武,翊卫戎章,黄图禁闼,紫极兵威。

周庐千列,阊阖九门,赤汗殄寇,朱功称最。

珩璜结韵,椒桂袭芳,迥迹长秋,鬃鬣影旆。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6)

什伐赤.彩绘


由于这次用典过多,如果过段时间回头再看,估计LBB应该也不知道是怎么写出来的了。

所以借着今天还在的热气,把解释和典故也写一下,权当笔记。

顺道也注个音,不然后面自己都不知道读法了。

什伐赤:天威

LBB

乱季崩离,中州板荡,群孽(niè)肆(sì)慝(tè),怀罹(lí)凶危。

长安如野,京兆绝天,乾(qián)纲紊(wěn)绪,焚原靡(mí)坠。

皇业肇(zhào)建,帝道既融,腰鞬(jiàn)靖(jìng)难,手戟(jǐ)逐隋。

文昌列将,武库陈兵,披荆(jīng)汉家,策名洛水。

马出河图,爵兼千乘(shèng),气荩(jìn)关山,志凌峨巍。

天军遥掩,地阵斜交,斩良贾(gǔ)勇,括羽定垂。

辨方正位,步极无垠(yín),列圣宏候,丹墀(chí)承贵。

云麾(huī)右武,翊(yì)卫戎(róng)章,黄图禁闼(tà),紫极兵威。

周庐千列,阊(chāng)阖(hé)九门,赤汗殄(tiǎn)寇(kòu),朱功称最。

珩(héng)璜(huáng)结韵,椒桂袭芳,迥(jiǒng)迹长秋,鬃(zōng)鬣(liè)影旆(pèi)。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7)

奔马图

看文人骚客是如何用典及解释的:


乱季崩离,中州板荡,群孽肆慝,怀罹凶危。

《兴唐传》中,隋末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扰乱天下,民不聊生。

是所谓为国家分崩离析之季,中原扰扰不宁之秋,各路孽徒肆意妄为,黎明百姓心怀恐惧,社会充满了凶残和危险。


长安如野,京兆绝天,乾纲紊绪,焚原靡坠。

《全唐文. 大将军上柱国郭君碑》:“四面受敌,千里绝援。关山杳杳,望长安如日边;岁月遥遥,疑京兆於天上。

繁华的长安城如同荒野一样,人烟不在,靠近首都的京兆地区,与都城相隔绝,如同地上相隔于天上,相互间毫无音讯。人伦纲常已经完全紊乱,统治的根基如同被焚烧的原野一样,已经糜烂不堪,摇摇欲坠。


皇业肇建,帝道既融,腰鞬靖难,手戟逐隋。

《晋武帝华林园集诗》晋.应贞:“悠悠太上,民之厥初;皇极肇建,彝伦攸敷。”

《资治通鉴·晋元帝建武元年》:“今王业肇建,万物权舆。”

《说文》:鞬,所以戢弓矢者

皇帝李世民的基业刚刚开始,在成王败寇的路途上才崭露头角。为了开创大局面,他登上健马,腰里箭壶中弓箭装满,手里握着的画戟熠熠生辉,骑士们要去驰骋疆场,为国靖难,群雄逐鹿,推翻隋朝。


文昌列将,武库陈军,披荆汉家,策名洛水。

文昌星是科甲文运中是司礼文武爵禄科举之星,借指文官为谋。

武库,指汉武库署,掌藏兵器,晋以后属卫尉,泛指武将为锋。

披荆斩棘的为了唐家天下的建立而策马扬鞭。

唐代诗苑里有“以汉喻唐”一说,常借汉皇喻唐皇。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叙述唐玄宗,首句即“汉皇重色思倾国”。此处汉家,同指唐朝天下。

策,指借策谋来名扬天下。

洛水,曹植《洛神赋》里:“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遂以洛水代京城,进代天下。


马出河图,爵兼千乘,气荩关山,志凌峨巍。

河图洛书是远时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源自天上星宿。所谓河图,特指银河星图,后逐渐演变为太极阴阳八卦。大宛汗血宝马,汉武时即称为天马,所以此处天马出河图一说,反映其主人是应天上星宿的神。

一乘,古时指四匹马拉一辆战车,并配有三个车上甲兵,车两翼卫合七十二名步卒。

《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所以天子是万乘之主,诸侯是千乘之主。

当时李世民骑着什伐赤时,还不是皇帝,所以用千乘配其爵位。在大部队最前面,高头大马的,就是骑在什伐赤上的李世民。

他这时与王世充对阵,已经豪气尽关山,壮志凌青云,巍峨的高山和宽阔的大河,包括逐渐败退的王世充,都是他眼里的囊中之物。


天兵遥掩,地阵斜交,斩良贾勇,括羽定垂。

天兵自古是特指天神之兵。

汉·扬雄《长杨赋》:“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

唐·李白《塞下曲》:“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齐天刘大圣也对付不了这十万天兵天将,但意淫一下,还是可以的。

两军行仗,徒拥血气方刚,不以成事,所以还是要靠计谋和策略

战场上需要用阵型压制,并且要拥有精锐的部队相互掩击,从而达到在战术上麻痹敌人,战略上歼灭敌人的效果。等敌人的部队在阵战中败下阵来,再在乱军中取其上将首级,即如砍瓜切菜一般容易,并且会使自己军队勇气倍增。

战争行将结束,局势一边倒时候,摸摸已经快空掉的箭袋子,勒住战马,射出最后一只羽箭,犹如后世薛仁贵的三箭定天山一般,从气势上和局势上都征服对手,凌贱其于马蹄之下。


辨方正位,步极无垠,列圣宏候,丹墀承贵。

《周礼·天官·冢宰》:“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

战争结束,国家建立之后,需要设立各级行政机关,并且把合适的我放到合适的官员位置上,管理庶民。这时再骑着骠骊大马,极步天下,感受这无垠的权力带来的满足感。

汉·张衡《西京赋》:“右平左墄,青琐丹墀。

丹墀,是屋宇前的红色台子,常指正殿,或仪典性的建筑物。

入宫下马,登台拜将,看着跟着自己出生入死的将领,宏伟又整齐的排列在台阶的下面,听号施令,而在高高堆起的红色台子之上,感受属于自己的一刻,唯神之下,万人之上,是以为超人一等的尊贵。

也许这时候如果土地有灵,也会为托我于台上而暗自欣喜吧!


云麾右武,翊卫戎章,黄图禁闼,紫极兵威。

云麾将军,二十四将军第十八阶,从三品。唐书法家李邕书有《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和《云麾将军李秀碑》,后因以“云麾”泛指称颂李氏功业的碑铭。

右武卫大将军,隋十二卫大将军之一,正三品。

翊卫,隋唐三卫之一。隋禁卫军所领有亲卫、勋卫、翊卫,合称三卫。此指亲兵侍卫。

唐·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公洞晓戎章,妙详兵律。”此指洞悉兵法的幕僚。

这些大大小小的文官武将,都骑着马,跟随在身边,气势如宏。

黄图,指《三辅黄图》,为长乐、未央、建章三大宫的建筑图纸。

禁闼指皇宫或宫门之内。闼即宫门,因不得擅入,故曰“禁闼”。

《南史·列传·卷五十三》,后梁萧绎要王僧辩屠戮梁朝宗族时,说:“六门之内,自极兵威。”而王僧辩说,成济(弑曹魏高贵乡公曹髦)之事,他不愿为之。

所以掌握着皇家城廓和紫禁之颠后,是可以自极兵威,但还要尽量避免骨肉相侵,保持理智,做到一统全朝,一时称盛。

但最终谁又能逃过玄武门之变呢?

一世英名,还不是有“极兵威”这一污点?

权力之下,皆为粪土。然一时无两,今何在?


周庐千列,阊阖九门,赤汗殄寇,朱功称最。

班固的《西都赋》:“周庐千列,徼道绮错。辇路经营,修除飞阁。”指周围的庐舍多达千座,形容规模之大。

唐代王维的《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历代以来,都是描述唐朝强盛的的代表性文字。

此处用规模之大,来显示李世民的功绩之大。

骑着汗血宝马,消灭了最大的敌寇,用御笔朱批的功劳簿上,这份功劳是最大。以此来表彰什伐赤的功绩之大,也暗示李世民自己在建立唐朝的过程中,丰功伟绩天下第一。


珩璜结韵,椒桂袭芳,迥迹长秋,鬃鬣影旆。

《诗·郑风·女曰鸡鸣》:“杂佩者,珩、璜、琚、瑀、冲牙之类。”陆德明释文:“珩音衡,佩上玉也;璜音黄,半璧曰璜。”

汉刘向《九叹·逢纷》:“椒桂罗以颠覆兮,有竭信而归诚。”椒桂既指美酒之郁烈,也指贤士之清香。

鬃鬣指马颈部的长毛,出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因命衣以文绣,络以金银,饰其鬃鬣,间杂珠玉。”

所以到了天下太平时,腰着玉佩来彰显高贵的身份,浓烈的椒浆桂酒之芬芳环绕四周,但比不上贤人雅士在我身边来的让我心慰。

回首再看,过往事迹还历历在目,伴随着我一步步走向长秋宫

而血色浸鬃的战马已经离我而去,唯有当时一起出生入死的残影,似乎还织映在旗帜上,想着这些马追风时甩开鬃毛奔跑的图像,真人感叹万千。

昭陵六骏什伐赤怎么读?昭陵六骏三什伐赤(8)

一将功成万骨枯


本回先结,下回,又是好马,白蹄乌

图来自网络,侵删。

关注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