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已经看过正风靡全球的《壮志凌云:独行侠》,也听说过这部时隔36年的续集电影,如何率先在影评影迷间都取得爆棚好评、打破汤姆·克鲁斯生涯开片票房等等绝佳成绩,现在更成为疫情后IP电影以外的票房救星。

能够用一己之力拉拢各个时代的观众进电影院,阿汤哥俨然是好莱坞现在最需要的超级英雄。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1)

好莱坞的电影明星之多,但阿汤哥刚好是在黄金年代与网络时代中间的独特存在:有与传统片商的长期合作关系(派拉蒙),没事不碰ZZ也不高谈阔论己见,不投资副业也对转职没兴趣,更不像现在明星爱使用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只要你想看到他,直接从电影里找就比较快。

不盲目跟风,维持着老派扎实的电影美学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2)

《壮志凌云:独行侠》汤姆·克鲁斯。

那个一言不合就开飞机还想上太空的阿汤哥,对电影的热爱及敬业精神正是每个人都喜欢他及佩服他的原因,因为他真的热爱到什么都要自己来。

年轻的观众不一定知道36年前的《壮志凌云》,可是当知道他自己驾驶战斗机时就会来了兴趣;对系列电影感到麻痹的观众,看到《碟中谍:致命清算》(上)的前导预告,最后那几秒让人叹为观止的壮阔画面,一定也会热血沸腾。

以控制狂闻名的他,自 1996 年《碟中谍》亲力亲为担任制作人,为的就是拍出自己最满意的电影。有了固定的合作班底与默契,让《碟中谍》系列罕见地拥有一直往上攀升的成绩,也就此开启他不断探索电影的极限的风格。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3)

汤姆·克鲁斯《碟中谍》系列。

担任制作人不代表把电影当作自己的秀场,亲自上阵的特技极限也不是为了炫耀,一部接着一部拍下去更不只是因为要赚钱,而是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想不断拍出观众更喜欢的电影。这在续集泛滥及演员转制作人成灾的好莱坞中显得珍贵且特别,那种穿透银幕的感染力骗不了人,而观众也会被这种接近手工艺的成果而感动。

不为了拍而拍,这绝对是阿汤哥带给业界的典范。不然依《壮志凌云》当年票房冠军的成绩,我们不需要等到36年后才有续集问世。

在动作电影之外,更是拥有奖项肯定的演技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4)

《甜心先生》汤姆·克鲁斯。

1981 年出道以来就拍戏不间断的他,其实一直以来演过许多不同类型的作品,不只跟各种金奖导演与演员合作,其演技的广度与深度可能大大超乎你的想象。就在《壮志凌云》一炮而红的1986年,他就与保罗·纽曼合演马丁·斯科塞斯的《金钱本色》。是的,当时年仅24岁的他就能够一次跟两大传奇合作,绝非等闲之辈。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5)

《金钱本色》。

就让我们浅看2000年前的片单,阿汤哥的演艺生涯已经十分耀眼:巴瑞·莱文森的《雨人》、奥利佛·斯通的《生于七月四日》、艾伦·索金编剧的《好人寥寥》、西德尼·波拉克的《糖衣陷阱》、浪漫代表作《甜心先生》、斯坦利·库布里克遗作《大开眼戒》、保罗·托马斯·安德森《木兰花》等,不只名导加冕或票房告捷,更三度问鼎奥斯卡,收获三座金球奖。

汤姆克鲁斯奥斯卡的(三度提名奥斯卡的汤姆克鲁斯)(6)

《大开眼戒》。

接下来更无须多言,《少数派报告》、《最后的武士》、《借刀杀人》、《世界之战》、《遗落战境》、《明日边缘》等等,每部电影几乎都有各自的拥护者。就算没有《碟中谍》系列,阿汤哥依旧可以站稳一线巨星的地位。而且这种纪录,无论是还在速度与激情的范迪塞尔、已从漫威退休的小罗伯特唐尼、曾蝉联几届收入最高演员的巨石强森都比不上。

被誉为“好莱坞最后一位明星”

在今年第75届的戛纳电影节上,带着《壮志凌云:独行侠》宣传的阿汤哥受邀参与 MasterClass的论坛,除了现场播放演艺生涯的精华回顾片段外,长达49分钟的深度对谈中,他几乎未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成就身上,而是满满的都是拍摄电影的心得。

电影首映后汤姆·克鲁斯受颁荣誉金棕榈奖,也获得全场起立致敬的掌声。你完全可以从他脸上看到毫无准备的惊喜与惊讶(影片 0:21 秒处)。

能够持续俘获不分男女老少的观众,即使不是粉丝的人也不太可能讨厌他,在国际影坛纵横超过40年的汤姆·克鲁斯绝对是无可取代的,其经典形象或可媲美为加里·格兰特及约翰韦恩的混合。或许有朝一日,这个世界不再需要电影明星——但不是今天。今天的我们,还想要看到更多汤姆·克鲁斯的电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