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李白用此词牌各填一阕)(1)

忆秦娥

李白

箫声咽(yè),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

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词为李白千古绝唱, 有“百代词曲之祖”之称。

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李白用此词牌各填一阕)(2)

上片用典,写离愁别恨。下片伤今怀古。由个人之殇而入历史之叹,盛与衰、古与今、悲与欢缠绵交织,故全词虽有悲凉之气,却博大深厚、意境开阔、气韵雄浑。历来有“雄冠百代”之誉。

李白《忆秦娥》后,虽不乏佳作,但无论境界、气格,还是内容思想,无有比拟者。千百年后,毛泽东主席也以此词牌填了一首。这一词牌才再度激活。

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李白用此词牌各填一阕)(3)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

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李白用此词牌各填一阕)(4)

词作于1935年娄山关战役之后。因是自长征湘江惨败后最大一仗,为转折之战,毛泽东激情澎湃,挥毫作下。

上阕写景,烘托战斗氛围,下阕抒情,沧桑与壮阔兼具。诗人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就在硝烟滚滚的行军中突显出来。

全词上阕沉郁,下阕激昂,景中含情,情中有景,雄奇苍郁,却又气势如虹, 诗人运用了诸多意象,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和对仗等修辞,使得词句旋律豪放、悲壮、强烈,极富冲击力,诗词画面感极强,撼人心魄。

李白借用乐府旧题(李白用此词牌各填一阕)(5)

李白《忆秦娥》之结句“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寥寥八字,遂关千年登临口。”而毛泽东之结句同样出彩,“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寥寥八字,画面极美,苍凉沉雄自在其中。同样为大写意之笔。而较之李白更多一些英雄之气与壮丽之感。 且毛泽东此词几乎句句名句,下片尤为绝唱,首二句流传极广。

读罢二词,似各有千秋,不相上下,你觉得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