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1)

《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情况比较特殊的人物。他的家世显赫,是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史家的姑娘。也就是史家的代表人物。她是那种虽然生在锦绣人家,却命运不济的典型人物之一。但她面对一日不如一日的生存境况,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却非同一般。特别耐人寻味!

史湘云的父母在她襁褓中时便已亡故,由叔叔婶婶养育长大。她是贾母的内侄孙女,贾府人习惯的称她为史大姑娘。

在《红楼梦》的故事里,史家的经济已经严重败落,其程度已经到了差不多连家里的针线活儿都要由她们娘儿们自己做了。可见,这时的史家,是连下人也用不起了。一次,史湘云跟薛宝钗聊天时,红了眼圈说每日做活累得慌。由此可见,境况确实不好。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2)

史湘云性格里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阳光,豁达,虽是女人,却有着男人一样的胸襟,叫人又爱又怜!

她这种性格,从小便显现出来了。在作品的第三十一回里,宝钗曾说:“记得旧年三四月里,他在这里住着,把宝兄弟的袍子穿上,靴子也穿上,带子也系上,猛一瞧,活脱儿就象是宝兄弟,只是多两个坠子。他站在那椅子后头,哄的老太太只是叫:‘宝玉,你过来,仔细那上头挂的灯穗子招下灰来,迷了眼。’他只是笑,也不过去。后来大家忍不住笑了,老太太才笑了,还说:‘扮作小子样儿,更好看了。’”随后,黛玉又补充说,前年正月里,湘云把贾母的一件新大红毡斗篷披上,在后院里和丫头们扑雪人儿玩,一跤裁倒了,弄了一身泥!

在作品的好多处,我们总能见到生活虽然艰难,但却没有陷入多愁多虑痛苦中的史湘云,我们在作品中看到的,常常是有关她爽朗大笑的文字。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3)

史湘云身上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她姿意挥洒的才华。这主要表现在她对参加诗社的态度和参加之后展现出的诗才上。

海棠诗社发起时,忘了请她,她急得了不得。她没有表现出因为身世孤凄,被人遗忘的哀伤;也没有因此负气不来,使小性儿;而是眼巴巴的盼着贾母来接她,急切切的想加入诗社里去,融进诗的海洋中。为此,她曾这样说:“容我入社,扫地焚香,我也情愿。”她的话,给大观园的诗坛增加了活力和兴奋,让大家更有了把诗社办下去的信心。

待她在诗社做起诗来,常常是,等不得推敲删改,一面和人说着话,心内早已和成,写出来,大家看一句,惊讶一句。而且,总是在场众人里做诗最多的,受到的赞誉自然也很多。第一次参加诗社活动,她诗兴正浓,于是主动请战:“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儿,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可见,为了诗情,她已经到了忘乎所以的境地!却没考虑,作东道是要花钱的!而她自己缺的偏偏就是钱!所以,深知她底细的宝钗就善意的提醒湘云:“一个月统共那几吊钱,你还不够使,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娘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

她对诗的热情,还表现在教香菱学诗上。作品中提到,她禁不住香菱的请教,没昼没夜的就跟香菱高谈阔论起来,什么“杜工部之沉郁,韦苏州之淡雅,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说的一套又一套。可见,她在诗上的投入远比一般人要大,不仅有思考的深度,而且有接触的广度。所以,她在诗社做诗的时候,常常是做的最快的,文采也是出类拔萃的,才思敏捷,很少有人能与她比肩。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4)

史湘云身上还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她不拘小节的豪爽。作品中对此专门有几处描写。比如,在第62回中有一番精彩的描述:“正说着,只见一个小丫头笑嘻嘻的走来,说:‘姑娘们快瞧云姑娘,吃醉了图凉快,在山子石后头一块青石板磴上睡着了。’众人听说,都笑道:‘快别吵嚷。’说着,都走来看时,果见湘云卧于山石僻处一个石磴子上,业经香梦沉酣,四面芍药花飞了一身,满头脸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在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蜜蜂蝴蝶闹嚷嚷的围着;又用鲛帕包了一包芍药花瓣枕着。众人看了,又是爱,又是笑,忙上来推唤掺扶。湘云口内犹作睡语说酒令,嘟嘟嚷嚷说:‘泉香而酒冽,……醉扶归,……宜会亲友。’”

还比如,她总是喜欢穿男装。一次下大雪,她的打扮就与众不同:身穿里外烧的大褂子,头上戴着大红猩猩昭君套,又围着大韶鼠风领。黛玉笑她道:“你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拿着雪褂子,故意妆出个小骚达子的样儿来。”众人也笑道:“偏他只爱打扮成个小子的样儿,原比他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

还有,她与宝玉、平儿等烧鹿肉吃。黛玉讥笑他们,湘云回击道:“你知道什么:‘是真名士自风流’,……我们这会子腥的膻的大吃大嚼,回来却是锦心绣口。”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5)

史湘云身上还有一处值得注意的地方,便是她对宝玉的感情。书中也有几处描写。比如,第三十一回写道,宝玉知道史湘云有个金麒麟,就把那传道法器的赤金点翠的麒麟“拿起来,揣在怀里。”还比如,第二十九回,写到湘云给宝玉梳辫子:“湘云一面編着,一面说道:‘这珠子只三颗了,这一颗不是了,我记得是一样的,怎么少了一颗?”可见,史湘云跟宝玉儿时的亲密程度,非同一般。再看那天宝玉的表现,洗脸时,用的是湘云的剩水,连翠缕看了也撤嘴笑道:“还是这个毛病儿。”还有,就是史湘云跟宝玉过分亲密,导致了袭人的不满,她认为失了分寸,所以说:简直没看见这样“黑家白日闹的!”再有,连黛玉也警觉起来了,她心下付度着:不少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而遂终身之愿,“今忽见宝玉也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

幸好,家里给湘云定了亲。二人的感情没有了下文。

综合以上可知:

其一、史湘云这个人物形象,作者在塑造时倾注了很大的热情。不仅描写的文字多,而且性格塑造十分丰满。是作者竭力颂扬的人物之一。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6)

其二、《红楼梦》这个作品里,写到的家道中落的人物特别多,比如第一回里出场的贾雨村、甄士隐,比如薛宝钗,比如最后贾家败时的一干人等。在这些面对家境败落的众多人物里,史湘云无疑是最阳光的一个。她没有报怨,没有被苦难压垮,活的乐观,潇洒,热情、而又坦然。贾雨村面对家道败落,选择了唯利是图,阴险狡诈。甄士隐面对家道败落,选择了,破罐子破摔,逃僻盾世,当了神仙。贾宝玉面对家道中落,选择了出家当和尚等等。如果我们联想到作者曹雪芹,也是这一类人,我们就会不由自主的想到,这个史湘云身上,有多少作者自己的影子和寄托。所以,我觉得,这个人物,是跟作者情感纽带很深的人物。很值得我们品味。

其三、史湘云的才情是作者格外宣扬的。史湘云对加入诗社的热情,说明她对志同道合的朋友的渴望是非常强烈的。史湘云加入诗社后,那种才思泉涌的状态,表明她极度渴望表达。为什么如此?难道仅仅是天性使然吗?绝对不是。因为她是作品中的人物。作者这样创作她,是有自己的寄托的。所以,她这种对表达的渴望,其实便是她对自己痛苦的宣泄。由此我们可以断定,史湘云是作者塑造的一个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形象。这一形象,还体现在鬼才诗人林黛玉身上。她们是作者心目中一对真正的诗人。一个是貌似放荡不羁的诗仙史湘云,一个是貌似孤芳自傲的诗圣林黛玉!

总之,史湘云这个人物,只看表象,而不去探究这表象所掩盖下的东西,是看不透的。

[作者:晨光]

红楼梦其他人物对史湘云的点评(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是个很容易被错看的人物)(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