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前面的英国篇、法国德国篇和意大利篇继续往下写,今天笔者和大家分享下美国的公共交通情况

笔者在2012年到2014年期间,有几段在美国工作的经历,2015年以后,也频繁地到美国参加各类商业会议。

工作期间,感受过纽约的公共交通,尝试过廉价航空,用当地的叫车软件叫过网约车,也曾租车自驾过上万英里。

今天重点来说说美国:

(第四篇)美国的公共交通

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和欧洲国家不同,支撑美国交通的基础是高速公路和航空。所以,习惯了欧洲国家的游客,一去美国,会发现,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1)

美国高速公路

欧洲和中国类似,大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起步早,早早就有地铁,有公共马车,后来才变成地铁 公交车的模式。因为人口密集,所以欧洲大城市之间,也有铁路网。

美国不是,美国很多城市都是二战后才发展起来的。铁路网在东北部地区比较密集,但是串联全国的主要是高速公路和航空。

二战后,美国进入大建设时代,而当时汽车已经逐渐普及,所以美国的城市规划和交通发展,有明显的汽车时代的标签。这是后发优势,因此,美国的交通格局和欧洲走了不同的道路。

美国的高速公路是极其发达的,而且目前大部分是不收费的(其实美国新建的高速公路还是收费的,且不便宜,只是目前美国大多数高速公路,主要是上个世纪50-70年代修建完成的,这些公路早就过了收费期了)。

高速公路不光连接不同城市,甚至还是都会区内部交通的干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一下笔者前面的文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特有产物——都会区》。在这个文章里,有更详细的描写。

1)美国的航空。

美国的航空行业可以用极其发达来形容。

美国的大城市,往往周边有多个机场,而美国的中小城镇,甚至一些十万人左右的小城市,也是有自己的机场的。美国全国有数万个大大小小的机场。

大航空公司在大都会区的主要机场,有自己的中心和基地,每天往返大中城市之间的航班极其密集。这一部分,和国内的干线航空是类似的,航空公司用的飞机,也主要是主流品牌的大飞机。

但是支线机场,就不一样了。

笔者从纽约附近的Newark机场,飞堪塔基州的小城列克星敦,坐的是下面这种的小飞机,我数了一下,一排三个位置,一共十来排,大约能坐四十名乘客。

这种小飞机,是支线航空的主力。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2)

我个人观察,按城镇的规模来分,美国的城市可以分四个不同的世界(自己见解,不一定正确)。

第一类是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国际大都市。

第二类是达拉斯这样的大都会区(城市规模有点像国内的强二线城市)。

第三类是一些州里的重点城市,人口往往就只有几十万了。放在国内,规模就相当于大点的县城。

第四类就是中小城镇,放在国内,就是乡镇,人口密度,就和农村集镇差不多的意思。

笔者之前就去过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人口18万,是州里的第三大城市,一看市区面积,二百多平方公里,我一算,这人口密度,在中国不就是农村嘛。经常是路边开车一二百米,才能看到一个房子或是一个小商店。但是在美国的标准里,人家算城市。而且也有自己的机场。对于美国的第一档第二档大都市来讲,往往都有多个机场,航线繁忙,因为美国基本没有高铁系统,客运铁路也不发达,长途交通基本靠飞。目前美国的航空市场比中国发达。大城市之间,非常方便。

而第三四档次的中小城镇,这种小飞机就非常常见了,美国的很多小城镇也有机场,往往是小小的那种,适用这种小飞机起落。

那感觉就像中国的长途大巴车站,事实上,美国的小城镇的机场,起的也是这种大巴车站的作用。这种只能坐几十人的小飞机,就是连接小城镇和大都市之间的“大巴”。

一般住在小城镇的美国人,去其它地方,就会先坐这种小飞机,到大城市的机场转机。就好像我们国内不通高铁的县城,先坐大巴到省里的大城市,再换高铁是差不多的意思了。

大城市的干线航空的情况,笔者就写了,因为网上可以查到报道和文章太多,笔者更愿意写写大家不太了解的信息。

2)纽约的地铁和城际

去过伦敦和纽约的朋友一定知道,伦敦和纽约都是依靠城际铁路网把周边的小城镇连接起来的。

笔者在前面的文章中,也已经写过伦敦的情况了:

因为油费高、停车难,伦敦城区的房租贵,地铁贵等问题。导致很多英国人是通过城际铁路和自行车通勤的。

有不少英国人住郊外乡镇,但是在伦敦城区上班,每天早上,从郊外小镇出发,骑自行车到小镇火车站,把自行车锁在月台上或是车站边栏杆上,然后坐上城际小火车,花一个小时左右到达伦敦市区的火车站。

在城区的火车站,还有他昨天晚上下班时锁在月台上的另一辆自行车,然后他会再骑车去公司上班。

每天下班,就是倒过来:从公司骑车出去火车站,把车锁在火车站的月台上,然后坐火车回到郊外的小镇,最后骑车回家。

纽约的情况略有不同:很多人是住在新泽西的郊外小镇,早上开车到火车站。然后上班族坐着火车到纽约中央车站,在那里可以换乘地铁去上班。

2019年10月,笔者还去了一次纽约,记得当时的地铁价格是3美元,这个性价比就太高了——纽约人的收入水平远超伦敦人,但是地铁价格只有伦敦的三分之一(伦敦最低票价是7.7英镑,而且跨区的更高,最高可以达20英镑一次)。

纽约和伦敦比,共同点是市中心房租高,停车难。差别在于纽约油费便宜,地铁便宜,所以在纽约的上班族(家住郊外小镇)可以用地铁和开车(到郊区火车站)的方式来完成最后几公里的通勤。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3)

新泽西小镇的火车站

笔者曾经体验过这种感觉:早上从住所出发,开车到小镇火车站,把车停在站前停车场上,自己去机器上自助交停车费(一天收费几美元,交好后,单子放在车子的仪表盘上方,否则警察发现你没有交停车费,会开罚单)。

然后去小站外面的机器上,自助刷卡买票(记得是十美元左右一张票吧),最后坐四十分钟左右的火车,到达纽约中央火车站。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4)

城际火车

到了纽约,人流就开始密集了。高峰时候,可以用接踵摩肩来形容,秩序这种东西,在人少的地方,总是容易实现一点。见过了纽约车站里大家挤着上车的情形后,我才明白,全世界其实都一样。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5)

纽约中央火车站高峰时的人流汹涌

如上所说,因为纽约的地铁相对便宜(3美元一次,对美国人来讲,并不是大的负担),所以纽约人不用像伦敦人一样,骑车完成最后三公里的通勤。

很多时候,交通方式的选择,要看历史原因,更要看经济条件。

3)旧金山的铛铛车和公交车

旧金山的城区,建在海边的缓坡上,作为一线大城市,旧金山也是美国少有的拥有完整公交系统的城市,城区有地铁,公交车,有轨电车。

笔者讲讲电车(铛铛车)和公交车。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6)

旧金山的铛铛车

铛铛车可能是外来游客都会尝试一下的交通工具,在车上,可以一路欣赏到沿途风景,车次也比较密集,不过价格比较贵,7美元一次。

站在车上,经过起伏的路段,可以欣赏到城市不一样的景色。甚至还有游客人挂在车外。

有一些游客,在车子还没有停稳时,就会跳下车,笔者曾坐过这种车子,一路从城区,坐到九曲花街和海边。这个几乎已经成为旧金山的标志之一了。

而公交车的话,就是如下图这种了,2.75美元一次,但是两个小时内,可以换乘。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7)

旧金山的公交车

但是总体来讲,公交车或是地铁,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讲,不是主流的出行方式。

美国是一个建立在车轮上的国家,其实在大多数城市,大家都是以自驾为主的。在达拉斯都会区这样的大城市,永远能找到免费的停车位(只有Down town市中心的商业区有小部分地区有收费停车位,而在95%的地区,永远能找到空闲的免费停车场)。加上油价便宜,美国人喜欢开车出行,尤其喜欢开大排量的汽车,还有不少人把皮卡车当成交通工具。

而纽约和旧金山这样的大都市,才会有类似欧洲的公交系统。两地的地铁和公交车的价格,还算是比较良心的,尤其比起伦敦来讲的话。

4)美国租车

笔者是把美国的租车行业,当成是美国的公共交通的一部分的。

很多美国人去外地旅游或是出差,下飞机的第一件事,都是在机场边上的租车行里,租一辆汽车。在美国大多数中小城市,是没有公交体系的,马路边上,甚至是没有人行道的。也就是说,在美国,如果没有车,是寸步难行的。

笔者也是一样,每到一个城市,就要先去租车,一般都是网上先预约好车型,然后到车行去取车。但是有时候,经常会遇到租车行免费升级车型的情况。例如,你预定一个A级车,但是到店后,发现你定的这个车型已经租光了,一般租车行会直接给你免费升级到B级车。

外国人在美国租车,需要买很高额度的保险(基本上保险的金额远超租车费用本身),笔者在美国期间,在不同的州,租A级车,大约每个月的租金是1500-1800美元不等(包含了保险后),分摊到每天是60美元左右,这个价格不便宜,但是没有办法,在美国没有车,就相当于没有腿一样。如果只是一到两天的短租,一般租金加保险就要100美元每天了。

美国租车可以异地还车,当然价格会贵一些,笔者很多时候是下飞机租车,然后离开这个城市的时候,再把车开到机场的租车行里退租,然后登机离开。

笔者在美国应该自驾了至少有上万英里,最多的时候,一天就开了近千英里。那时笔者在新泽西出差,周末的时候,约上朋友,早上6点就出发,一路经过纽约州,普林斯顿,耶鲁,最后到达波士顿,我们参观了麻省理工和哈佛,当然重点是品味一下波士顿龙虾。虽然大家都知道波士顿龙虾的真正产地不是在当地附近的海域,但是波士顿曾经是重要龙虾中转地,当地还是有不错的龙虾餐厅可以试试。

我们当天来回,那一天,笔者就开了1000多公里。

有了车,就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笔者在美国期间,自驾去过十几个州吧。不管是东北部州,还是俄罗里达或是内华达等地,都有笔者自驾的回忆。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8)

旧金山

来个有意思的,旧金山租车,不过是租自行车,这22美元的价格,真是吓人啊。旧金山有一个渔人码头,那里倒是适合骑行的。

巧合的是,笔者在台湾新北的渔人码头,也租过自行车。价格要便宜很多,约合几十人民币一次吧。

看来,在欧美一些大城市发展公享单车,还是有市场啊。

5)美国的网约车

笔者2019年再去美国的时候,居然没有租车。因为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笔者要么在纽约,要么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达拉斯、旧金山等地)。

这一周里,一小部分时间,是朋友开车接送我,大多数情况下,我直接用手机叫Uber。

笔者发现,在美国用Uber非常方便了,和国内的网约车一样,车也非常好叫。如果每天出行次数不多的话,算下来,叫Uber可能比租车还便宜。

讲讲网约车司机吧,笔者遇到的所有司机里只有一个白人,其它接我的司机,有巴基斯坦人,黑人,老墨,印度人,东南亚人(怀疑是菲律宾人)。

那天,笔者在一个商场门口,准备叫车,一个白人出租车司机过来拉活,问我去那里。我说了地址,他说上车吧。我说,你先说说大约多少钱吧,他说大约50美元。我说,那我还是叫Uber吧,这个司机犹豫了一下,说,这样吧,40美元送你去,不过要cash(现金),不刷卡,同学们请注意,这司机是准备偷税了,哈哈。

我说还是比Uber贵太多,这家伙好奇了,说Uber多少钱。我说app上显示20美元,这司机快疯了:XXXX,没法做生意了,这个距离(大约20英里,也就是30多公里)才20美元?

他生气的走了,走了几步又回头:你如果改主意了可以找我,我的车就一直停在商场门口。这个白人算是很体面的,穿得也很正式,为了生活也是拼了,连收cash可以便宜的话也说出来了,看来美国的网约车,也对传统出租车形成了不小的冲击。开Uber的有色人种,明显就是乐在其中了,有一次,一个巴基斯坦的老兄接上我后,话匣子就打开了,和我确认了我的国籍后,第一句话:Good brother!然后一个劲的和我讲,Mr Mao, Mr Zhou之类,对中国很熟悉啊,甚至对中国建国多少年也有研究,还说准备以后去广州看看有没有生意机会。还有一次,一个拉我的老黑,也非常健谈,基本上是和我聊一路,问了我国内的车价,甚至和我聊了国内网约车的情况,我说滴滴要扣25-30%,他顿时吃惊,他说,Uber大约抽12-13%个点(德州)。

我个人观察,Uber司机,拉单的收入还是不菲的,我打的几个比较长的单,25英里左右,约接近40公里,司机一般开35分钟左右,收费在35-40美元,扣掉平台费用,加上小费,司机实得35美元以上。这比美国底层劳工的小时工资要强太多了,而且这个工作非常自由。

所以如今,网约车在美国也发展得比较快,新的技术和应用出现后,只要在价格和方便程度上是有优势的,那早晚会淘汰一些传统的行业。

美国交通发展简史(中外公共交通对比之美国篇)(9)

德州乡村的农场

哈哈,上图不是公交的一部分,只是笔者在找上面的那些美国交通的老照片时,在图库里发现的。这是笔者在美国德克萨斯州郊外牧场玩时拍的。德州牛仔们骑马的样子,很美国。

6)结语

美国的交通和欧洲还是有极大的不同的。

每个国家的交通格局,受限于人口规模,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沿袭等因素,只要去深入了解,就会发现,原来可以学到很多新知识。行万里路,有时真的不亚于读万卷书。

以上,全文结束!感谢大家的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