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西湖(扬州瘦西湖)(1)

廋西湖

自乌镇去扬州,约三个半小时的行程。一个下午,可以在车上尽情饱览江南春色,心情为之倍感惬意。江河纵横,水塘湖泊密布,油菜花金黄灿烂。江南民居和东北的平房有些共同点,就是邻居之间必须有个空隙,有些仅仅有十几公分的样子,就是不接在一起。这和山东不一样。山东的农村邻里山墙相接,不仅省料少工,而且对寒暑都有抵御。可是,这也说明不了山东人就比南方人或东北人友爱团结。

烟波浩渺的太湖无缘一见。苏州在九十年代末曾匆匆一游,远看高楼林立,车水马龙,远非十多年前的样子。过无锡,常州,镇江,跨过宏伟的长江斜拉桥,就到了扬州。在桥上看长江,的确震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还有超过李白的游记文字么?所以,此行回来,迟迟不敢动键盘敲打流水文字。

瘦西湖(扬州瘦西湖)(2)

昆曲,因为太雅,太多典故,太难听懂,而不流行。所以,文艺,要雅俗共赏。

提起扬州,就联想到了扬州八怪。其中我“认识”的有两位,一是做过山东潍县县令的江苏人郑板桥和山东胶州大户高氏子弟高凤翰。郑曾经给巡抚画了一幅竹子,题句曰:

“斋衙卧听潇潇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么爱民的好官一般都没有太好的仕途。

高凤翰的祖上有明代大学士叫高宏图的,喜欢崂山,且称八仙墩为崂山第一奇第一丽。可是,高宏图就不是很争气,虽然有才气,却遇到大考就落榜,前后在别人帮助下弄了个小县长助理——县丞干,后来还涉足管理盐务,却两度含冤入狱,差点送命,最重弄了个右胳膊残废。“ 蝗口有剩苗,吏口无遗渣。”在当时能说出这么“反动”的“非主流”言论的基层干部能苟延残喘度过晚年就不错了。还好,当时还“学而优则仕”,要是现在,他百分百在地摊上卖画,哪儿有他进入序列的机会啊,如今的岗位可是千里挑一,且都是“举人”(本科?)以上学历。好在郑板桥大哥在临近做县长,接济他不少,且在他死后给写了墓碑。老郑也一肚子牢骚——我一个大进士,才干个县令,我比你还冤枉——他告诉讼棍说。

扬州八怪,竹林七贤,建安七子……这些文人墨客在这里都扎堆了!扬州八怪有点类似于当今的非主流,可是,现在的人们却远远达不到他们的才情——虽然他们自以为很有才气,很有天赋,很有成就,很,怀才不遇。

过长江,有地名曰瓜州。想起王安石的诗“泊船瓜州”: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瘦西湖(扬州瘦西湖)(3)

扬州市花,琼花

长江在这里被一块巨大的沙洲分割成两条水道,然后又并在一起,滚滚东去,“浪花淘尽英雄”。江南,太多的文人才俊!一个小小的乌镇,竟然在明清时期出了六十多个进士,一百七八十个举人,在北方,超过了一个县的产量了。江南多文官,北方多武将。的确,淮安,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扬州,江泽民的故乡,湖南韶山,毛泽东的故乡,安徽,胡锦涛的故乡,四川,邓小平的故乡……

瘦西湖的兴建和成型得益于乾隆康熙的频频南行。当地盐商巨富纷纷建园林寺院讨好皇帝,更有拍马溜须在钓鱼台水下给皇帝的鱼钩挂活鱼的。虽然门票90元一位,团队85,有些贵,还是值得一游。二十四桥据说不在瘦西湖里的,甚至到底在哪里,是那座桥或者是不是指扬州有二十四座桥都没有正确答案。可是江山全靠文人捧,有了杜牧“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和姜夔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等几句经典名句,二十四桥及其所在的扬州就成了文人骚客们的旅游目的地,李白说“烟花三月下扬州”过瘾!其他的人说扬州好啊,于是也跑来了,坐大巴坐火车坐飞机,这里的经济就UP了。“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所以,瘦西湖就有了不少的芍药种植。进入瘦西湖,过了一座白色桥,前进几步找厕所,看标志牌,才知道刚刚踏过的是大名鼎鼎的“二十四桥”!回望,如此而已。小金山、法海寺,这不是杭州么?白塔似曾见过啊在北京。原来是皇帝说了,这里若果有个白塔,就有点像我的办公地北京的北海了。于是,盐商一夜之间找来北京的图纸“一夜成塔”。

瘦西湖(扬州瘦西湖)(4)

荡舟廋西湖

鉴于目前体力较好,逢高处必登。沿着拙朴的石台阶,来到一小丘顶,可以俯瞰瘦西湖和扬州城部分。眼前花红柳绿,翠篁婆娑,忘记名字了的角亭下春风徐徐,湖面上游船穿梭于山林花丛中,竟然有雉鸡的鸣唱之声,真乃皇家园林的典范。最值得欣赏的还有四处可见的楹联以及室内的书画展示,墨香浸染的文化气息和自然山林渗出的淡雅清香交织一处,弥漫在了整个瘦西湖的路边草坪上,清波中,林荫下的小路……这样的风景怎能不令人陶醉呢?

琼花是扬州市市花,还没有开放。于是跑步进入市花展览厅,想看个究竟。原来四瓣轮状的小百花就是琼花啊。在我们那里叫蝴蝶花,也有一种叫做天目琼花的野生植物,花朵却不是这样子。旁边有卖扬州老城快三刀的,比较精致,于是买了一个小包,二十五元,十分喜欢。越过一座桥,来到湖的另一侧,梅花有红有白,和黄色迎春粉红桃花竞相争艳。古柳虬干苍劲,绿丝下垂于湖面,和自己的影子在无声对答着。不知名的鸟儿在不知何处的树林间婉转唱和,彷佛在吟唱那些江南才俊李白杜甫们的诗词。四相簪花亭下是宋代四个丞相的雕塑,哪个是王安石也不好区别,反正有个空位留给了我,就坐下来手扶茶杯与语古人。妻子一边给我拍照留念,一边听我讲了一个乾隆下江南的故事:

一群乌龟王八听说乾隆爷来扬州,齐刷刷地跪在路上希望皇帝给个官儿当。乾隆笑着答应了:“好吧,等什么时候灯头朝下,我就给你们封官儿。”本以为毫无希望也无可能的事情却实现了:一个叫爱迪生的美国人很快发明了电灯,电灯的灯头儿不同于油灯或者蜡烛朝下而是朝上!于是,皇帝无奈地叫一群乌龟王八当了官儿。

一处书院临水而建,院中有假山流水,竹簧松梅,清幽雅致,读书佳处,可惜只做旅游观瞻而再无书香和郎朗读书声。再过二十四桥,出瘦西湖大门,沿着扬州城的南北大马路一阵暴走,购鹅半只,味道绝佳。“有土皆种竹,家家都养鹅”,如今这里的鸭子比鹅的养殖要多得多。看时间不早,赶回停车处,打道回府。凌晨3点,回到出发地,找到自己的车子,搬下一路买下的货物,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