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古生物科普专家 江泓,原创作品,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刚看到这个标题和复原图的时候就有想,这明明是个植食性恐龙嘛,跟暴龙有什么关系!但是深入了解了这种新命名的恐龙之后却发现这个说法不无道理哦。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1)

图注:长相很萌又怪异的智利龙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2)

图注:智利龙的发现者,当时只有7岁的迭戈•苏亚雷斯

智利龙的属名来自属名来自智利国名“Chile”和希腊语中“σαῦρος”(意为“蜥蜴”),意思是“智利的蜥蜴”。智利龙的模式种名为迭戈苏亚雷斯智利龙(Chilesaurus diegosuarezi),种名献给化石的发现者迭戈·苏亚雷斯(Diego Suarez)。提到智利龙的发现者就引出了一段有趣的发现历史:2005年,当时只有7岁的迭戈·苏亚雷斯和妹妹跟着地质学家的父母沿着安第斯山脉进行考察,这里位于巴塔哥尼亚高原之上。某一天,苏亚雷斯学着父母观察脚下的石头时突然发现了一些异样,他将自己的发现告诉了父母,而专业的父母立即辨认出这是些化石。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3)

图注:智利龙研究团队的负责人马汀•D•埃斯库拉

古生物学家很快就得知了苏亚雷斯的发现,但是却并不兴奋,因为他们觉得发现的恐龙不如那些著名的恐龙更受关注。当2008年,包裹着化石的围岩被挖掘出来并送到实验室时,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化石中包含了太多独特的特征,这家伙有够神秘!为了弄清这种动物的真实面目,由伯明翰大学的马汀•D•埃斯库拉(Martín D. Ezcurra)领导的一支包括英国、阿根廷、智利三国古生物学家的团队开始了研究。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4)

图注:智利龙的化石,其化石相当完整

为了进一步研究,必须先将化石从围岩中一点点清理出来,为此研究人员足足花了5年的时间。当化石最终被清理出来后,其完整度让人欣喜,同时又让人迷惑:这只动物长有鸟脚类的脑袋、蜥脚类的身体、兽脚类的四肢,简直就是不同类群恐龙的模块化组合。

通过与不同类群恐龙数据库的分析比对,研究人员最终确定了智利龙的身份,它属于恶魔辈出的兽脚类,而且还是基干类型的坚尾龙类(Tetanuran)。说到坚尾龙类大家一定会觉得很陌生,但是说起暴龙、恐爪龙等著名肉食性恐龙大家就熟悉了。坚尾龙类属于兽脚类恐龙中很大的分类单元,其包括了鸟类在内的许多先进的肉食性恐龙,包括暴龙超科、镰刀龙超科、恐爪龙下目等。从这个角度看,智利龙的确与暴龙是远房亲戚,算的上是爷爷辈了。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5)

图注:智利龙的脑袋上长有坚硬的角质喙和一双大眼睛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6)

图注:智利龙的下颌骨化石,上面还保存着扁平的牙齿

智利龙的化石发现于图奇组地层(Toqui Formation),其生存于距今1亿5000万年前的南美洲南端。智利龙的体长近3米,体重在30千克左右,它们以植物为食。奇特的智利龙在怪异程度绝对超乎你的想象:智利龙的脑袋短小类似于棱齿龙,嘴巴前部长有坚硬的角质喙,嘴中排列着大而扁的牙齿,脑袋上方有一对大眼睛;智利龙的脖子又细又长,能够自由的转动,就像蜥脚类恐龙的长脖子;智利龙的身体瘦尾巴长,其耻骨外形类似于鸟臀目,这样的骨骼结构有利于容纳专门用于消化植物的肠道;智利龙的前肢短小,末端长有两指,就像暴龙那样。其实从骨骼上看,智利龙是长有第三指的,只不过第三指已经退化变成了贴在手掌上的小骨棒;智利龙的后肢强壮,它的脚上有4个趾头与地面接触,在兽脚类中只有镰刀龙超科有这样的脚部结构。纵观智利龙,它的身上存在着太多其他恐龙类群的标志性特征,它是不折不扣的四不像。埃斯库拉在介绍智利龙时说:“由于趋同进化,智利龙身体不同部分与其他恐龙类群相似,这是因为相似的生活方式和生存环境造成的。”

恐龙中的巨无霸雷龙(暴龙原来有一个吃素的远房亲戚)(7)

图注:从骨骼到复原,怎么看智利龙都是非常神奇而且神秘的恐龙

智利龙绝对是兽脚类恐龙中的异类,它集众家特征于一身,展示了进化的相似与奇妙。作为兽脚类家族中为数不多又特立独行的素食者,对于智利龙的研究将向我们揭示关于恐龙进化和分异的多种信息和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