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1)

物态变化知识点树状图

考点一、温度

1. 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

(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_0_℃;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_100_℃;然后把0 ℃和100 ℃之间分成 100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

3. 温度计

(1)原理:__液体的热胀冷缩___.

(2)温度计的使用: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2)

温度计的使用

使用前:观察量程、分度值(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估测液体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

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_充分接触_,不能接触容器壁(如图甲)和容器底部(如图乙).

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如图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面__相平__[如图丁__B__(选填“A”、“B”或“C”)].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3)

温度计读数

记录时: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温度计示数=整刻度值+小格数×分度值,如图戊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26__℃.

注:若图中没有标明零刻度,则温度计示数由下往上越来越大,为“零上”,反之为“零下”.

4. 体温计

(1)测量范围: 35 ℃~42 ℃,分度值为0.1 ℃.

(2)读数:使用前需拿着体温计用力向下甩,使管内液体回到35℃以下,体温计读数时可以离开人体.


考点二、物态变化的辨识及吸放热判断

1. 物质的三种状态:

(1)固态:如图甲,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2)液态:如图乙,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气态:如图丙,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一定的体积.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4)

固液气三态

2.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判断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5)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判断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6)

六种物态变化及吸、放热判断

3. 汽化的两种方式

初中物理物态变化典型例题(物态变化考点汇总1)(7)

蒸发和沸腾

4. 气体液化的两种方式:__降低__温度;在一定温度下,__压缩__气体体积.

5. 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物态变化

(1)晶体熔化:当晶体被加热时,分子运动更加__剧烈__,分子间的束缚随之减弱,以致有的分子能较自由地“游动”,呈流动性,这时,晶体便处于熔化过程.如果要使熔化过程继续,需对晶体继续__加热__,以便更多的分子能“游动”.所以,在熔化过程中外界所提供的热量,用于减小分子间的束缚,并不能使晶体的温度__升高__.

(2)液体沸腾:液体在沸腾过程中,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若要使沸腾过程继续,必须对液体继续__加热__,以便更多的分子飞出.在沸腾过程中,来自外界的热量为分子挣脱引力提供了能量,但无多余能量使液体温度__升高__.

(3)液体蒸发:在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可以得到足够的能量而挣脱周围液体分子的吸引,从而脱离液面飞向空中,因此液体蒸发随时都在发生.

点赞收藏加关注,带你了解更多学习的奥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