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隋唐系列演义小说的排行,隋唐十八条好汉的前五名,分别是西府赵王李元霸、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三公子裴元庆、紫面天王雄阔海、南阳侯伍云召。很多读者对这个排行都十分不满意:秦琼秦叔宝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他才是隋唐第一条好汉,李元霸和宇文成都的历史原型连战场都没上过,凭啥排在秦琼前面?

秦琼是隋唐正史中的第一单挑悍将,这在《旧唐书·列传第十八》和《新唐书·列传第十四》中都有明确记载,笔者说多了,读者诸君会感到厌烦,所以咱们今天就换个话题,来聊一聊演义小说的四条隋唐英雄好汉,聊完他们之间的搞笑一战,然后再去史料中追根溯源,看看参战的这四个人,究竟有多大能耐,在秦琼不出手的情况下,谁能在这场混战中最终胜出。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1)

即使是以演义小说为依据,“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也是不公平的: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根本就打不过排名第三的裴元庆,而没有进入排名的罗士信,却有跟李元霸旗鼓相当的实力。

我们以四明山(有的版本为四平山)之战为例,就会发现在那次战役中大显身手的四位好汉,才是当之无愧的隋唐前四条好汉,而这四条好汉之间的打斗也比较搞笑:包括李元霸在内,这四条好汉被四柄大锤一杆铁枪打得吐血或被敲晕!

如果不是看多了隋唐系列小说,任谁也不会相信,在隋唐交替之际,居然还有人能把李元霸打得昏迷不醒,但是咋褚人获的《隋唐演义》中,这件事却实实在在而又十分搞笑地发生了。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2)

话说隋炀帝杨广大业末年,天下群雄并起,十八家反王三十六路烟尘,都想上龙椅上体验一把九五之尊的乐趣,靠山王杨林独木难支,三次被瓦岗军俘虏,又三次被秦琼义释,最后只好由天宝大将宇文成都亲自出马去迎战混世魔王程咬金统帅的天下群雄。

宇文成都出战,就看出隋唐十八条好汉的排名不太公平了——排名靠前的伍云召、伍天锡、熊阔海“三英战天宝”,结果却根本不是人家对手:“宇文成都力气大,武艺精,长把凤翅镏金镋抡起来挂着风声,力敌三人,毫不惧怯。三位先锋有些支持不住,天宝将军宇文成都虽已劳累,但他尚能抖擞精神,把三人的兵器震得脱手而出。”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3)

排名第四、第五、第六的隋唐好汉居然打不赢排名第二的宇文成都,这时候就轮到排名第三的三公子银锤裴元庆出马了:“裴元庆高举双锤,人力、马力、锤力并在一起,宇文成都躲闪不及,举起大镋往上一架,双锤打到镋上,把宇文成都的战马震得后退数十步,他一时感到天旋地转,眼前金星乱冒,胸膛一发热,两肋一发胀,哇地一声从嘴里蹿出一股血来。好歹他神智还算清醒,知道不好,一拨马头,伏在马鞍上就逃下山去。”

宇文成都尽管已经被伍云召熊阔海等人消耗了大量体力,但却被裴元庆一锤敲晕,这也太菜了吧?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4)

隋唐第三条好汉裴元庆一锤子敲晕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就轮到排名第一的李元霸出场了,这次被敲晕的,当然是裴元庆。

知道自己的锤子分量有点轻,裴元庆并没有跟李元霸硬碰硬,而是跟他展开了游斗,但是在绝对力量面前,任何技巧都是浮云:“战了三十多个回合,裴元庆已感到气喘心跳,一个不小心,银锤又碰到金锤上,嘡啷啷一声,裴元庆马往后退,只感到两肋发胀,脊背发疼,眼前金星乱冒,嗓子眼儿一阵发甜,从嘴里蹿出一口血来。”

排名第二和排名第三的好汉都被大锤子敲得口吐鲜血头晕脑胀,军师徐茂公急得满地转圈,还是“善用超级大锤”的齐彪齐国远想起一个人来:“有一个人能打赢李元霸——那就是秦二哥的兄弟罗士信!”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5)

罗士信来了,李元霸就悲催了:“罗士信用了十成劲抡大枪往李元霸头上打来。李元霸两柄大锤十字交 叉也用了十成劲往上一挑,两个十成劲碰在一起,就听一声巨响,罗士信的大铁枪被震得撒了手,飞出去十几丈远,人也摔得坐在了地上。李元霸的大锤也震飞了,坐骑被震得倒退十余步,李元霸从马屁股后面掉在了地上,也摔了个屁股蹲儿。”

两人上马再战,一百回合不分胜负,最后枪锤锁在一起,被罗成的弟弟罗松一枪挑开,然后李元霸和罗士信就全晕了:“罗士信身子往后退出十几步,摔了个仰面朝天,撤手扔枪,摔得背过气去。李元霸的马也往后退了一丈多远,李元霸从马屁股上摔了下去,撒手扔锤,后脑勺碰地,也摔昏了过去。”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6)

这场大战,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罗士信等四位顶级好汉先后出手,结果全都被打吐血或敲晕,四明山之战就这样令人啼笑皆非地收场了。

这场打斗十分精彩热闹,乍一看也能让人笑破肚皮,但是仔细琢磨起来,就会发现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可能发生,且不说八百斤的大锤人拿不起马驮不动,就是拿得起驮得动,这场战斗也不应该是这个结果,因为按照小说的描述,裴元庆的大锤只有三百斤,罗士信的铁枪也只有一百多斤,跟李元霸的力量不在一个等级,这场打斗应该是一边倒的结局,根本就不会打得那么艰苦。

李元霸的大锤有多大,笔者曾经计算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咱们还是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问题:如果不算秦琼秦叔宝,参战的这四位隋唐顶级好汉,在正史中的武功排名应该是怎样的?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7)

这个排名其实并不难搞,因为这四个人在史书中都有影子:李元霸就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三子李玄霸(说书人为避康熙名讳而改玄为元),字大德,按照《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高祖诸子》的记载,李渊与窦皇后的四个儿子,其中三个是“隐太子建成、卫王玄霸、巢王元吉”,次子世民当了皇帝,自有“本纪”,当然不在列传之内。

隋唐第二条好汉宇文成都在小说中是宇文化及的儿子,《隋书》中宇文化及确实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宇文承基和宇文承趾,估计就是宇文成都和宇文成龙的历史原型。

裴元庆和罗士信可能是演义形象最接近历史原型的:裴元庆的历史原型之裴仁基之子,瓦岗内马军四骠骑中的裴行俨;罗士信连名字都没换,他与秦琼先是同为张须陀麾下悍将,后来又与秦琼程咬金裴行俨并为瓦岗内马军四骠骑,投唐后受封陕州道行军总管、绛州总管爵(唐朝总管相当于军区或方面军司令)、郯国公。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8)

《隋书》和两唐书对这四位隋唐好汉的历史原型都有简要记载,咱们首先要说的,是天宝大将军宇文成都:“齐州贼帅王薄闻其多宝物,诈来投附。化及信之,与共居守。薄引建德入城,生擒化及,悉虏其众。先执智及、元武达、孟秉、杨士览、许弘仁,皆斩之。乃以槛车载化及之河间,数以杀君之罪,并二子承基、承趾皆斩之,传首于突厥义成公主,枭于虏庭。”

“天宝大将宇文成都”的历史原型有没有上过战场,这一点可以存疑,而李元霸没有机会跟天下群雄打斗,却是有详实史料依据的:“卫怀王玄霸字大德。幼辩惠。隋大业十年薨,年十六,无子。”

熟悉隋唐正史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大业十年“李元霸”病逝的时候,隋炀帝杨广正在御驾亲征辽东,卫尉少卿李渊正负责押运粮草,当时“十八家反王”还没有闹事,李元霸即使可以上战场(十六岁在过去已经不小了),也没有用武之地。

隋唐好汉死得最惨的十个好汉(隋唐四明山之战)(9)

李元霸和宇文成都在历史上有些影子,但绝对不是顶级隋唐英雄,真正青史留名的悍将,是罗士信与裴元庆的历史原型裴行俨。

裴行俨和罗士信的历史原型用的都是长枪或马槊,根据两唐书记载,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秦琼不参评,罗士信就是本文所列隋唐好汉中的第一人,这位少年英雄悍将,甚至有不弱于秦琼的武功战力:“罗士信,齐州历城人。年十四,短而悍,被重甲,左右鞬,击贼潍水上,执长矛驰入贼营,刺杀数人,取一级掷之,承以矛,戴而行,贼皆眙惧无敢亢。士信逐北,每杀一贼,辄劓鼻纳诸怀,暨还,验以代级。”

罗士信的勇悍,虽然看起来有点残忍,但是在冷兵器战争中,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近乎冷血的战斗意志。笔者认为在隋唐交替之际,唯一能与秦琼并驾齐驱的悍将,只有罗士信一人,李元霸、宇文成都在他们面前都如童稚,裴行俨虽然勇悍,但比秦罗二人,似乎也是略逊三分,但不知读者诸君以为然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