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旅游,确切的说是喜欢行走,我的目标不是名山也不是大川,不是不喜欢,只因条件所限,所以也只能游走于小山小水,但这并不妨碍我的出行,行走对于我而言,是一种发现,一种打破,发现与我而不同的生活方式,打破与我相同的生活重复。因此,只要是我没有去过的地方,对我都有一种诱惑。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1)

涞源古长城,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是我花费近一周才找到的----不是很远,纯自然风光,没有人工开凿的痕迹,还有些文化元素。单凭这些对我们已经有相当大的诱惑。

乌龙沟长城位于河北省涞源县,建于明万历年间,是内长城的一部分西接山西省平型关南的下关,东北入涞水县,涞源境内全长150公里,经12个乡镇。保存完整。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2)

路,很通畅,先走京昆高速,再绕行张石,差不多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到了涞源东口,从这里下高速,直接就上了108国道,这是一条新修的公路,路虽然不宽,但车不是很多,沿公路北行十几公里,便顺利的到达了此行目的地----乌龙沟长城。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3)

乌龙沟是一个小镇,穿过小镇,沿着一条小河,大概十分钟的路程,可以看到条石砌成的一个矮矮的城门以及一圈矮墙,城门大约三米高,上面的字已很模糊,看不清写的是什么,城门为瓮城的形式,城墙里圈着的,似乎就是著名的乌龙沟城了,现在只是一个小村庄,城墙用的都是大大的方砖,看起来很坚实,难怪它经历了几百年还矗立不倒。再往前行,就来到了山脚下,山上的长城依稀可见,但我们不知哪里才是上山的路口,正好看见一群小孩子,下车打听,那些山里的孩子先是惊疑,而后很羞涩的摇摇头跑开了,我们又只好来到了一家小院,出来的是一个50岁左右的老汉,一身简朴的衣服,一张沧桑的脸,但目光却是热情和纯朴的,一边招呼我们,一边把我们让到院中,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它指着一条路,用听不太清的山里话,热心地为我们指引,最后还同意了我们把车放到了院子里,没有提一丁点的条件,这让我们很感动,如果换个地方,张口还不要你几十大洋。但在这里,一个贫穷的小山村,还有这样的一群纯朴的人,仍坚守着心里的那份善良。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4)

告别了老乡,正式踏上登山之旅,这可真是小路, 夹在山谷里,只容一人通过,两边就是沟沟坎坎,而且越往前走,印迹越模糊,最后竟辨不清哪里是路了,深陷山谷的视野已经让我们失去了方向判断,只能凭着感觉往前走,瞅着长城就在眼前,可走了好久,就是到不了跟前。我终于明白,什么是看山跑死马了。在山里穿行用眼睛是看不出距离的远近,唯有时间才是丈量距离的标准。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5)

大约又走了2个小时,终于来到了山脚下,抬头望去,长城就在顶上,从远看的轮廓,到近处的身影,我们一步步向她走近,她就像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招呼着我们,让我们有足够的热情和信心向她靠近。山真的很陡,已经完全没有了路,漫山是杂草,路只有靠我们自己走了。这才是真正意义的爬山,没有台阶,没有路标,被风化的岩石碎渣,随处可见,踩在上面直打滑,我们只好手抓着一旁的杂草,荆棘划拉着裸露的皮肤,碎石羁绊着双脚,每往上一步,都要使出全身力量,只爬了十几分钟,已是满头大汗,气喘嘘嘘。向上爬了半个小时,在一棵松树面前,我们不得不驻足停留,原来松树后面是一个崖壁,没有了路。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6)

站在顶上向周围观察,只有两条路可行,要么下去重新翻另一座山,要么沿着山脊走,怎么办?我们产生了不同的意见,老公说下去比较保险,因为有一条模糊的小路,直达山顶的长城,说明此路可行,只是有些远。我说下去太麻烦,不如直接从侧面爬,省去很多路程,可是前面的路况是什么样的?没有人能说清,因为没有一点痕迹,让人无从判断。我对前途的未知并没有太多的担忧,毕竟不是什么深山老林,还能被困住不成?老公却说我是无知者无畏,一会儿迷了路,哭都没人救你!哈哈,好吧我无语,只好乖乖地跟着他下了山去。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7)

下山,还是轻松了许多,不一会就来到山下,小憩片刻,便又开始爬山,显然比刚才的那个山好爬多了,只是山上有许多小树,不似草的柔软,从中间穿过,回弹的树枝打的我们身体生疼,但也助了我们一臂之力,抓着它省去了不少力气,很快我们就到了山顶,长城就在我们的眼前,高高地矗立在山顶---这就是传说中的古长城?风风雨雨,屹立了五六百年,尽管有些残破,但雄姿依旧可见,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中,那份古老厚重,那份沧桑不败,让我们仿佛面对的是一个历经兴衰的老人,不觉地让人肃然起敬。走上前,轻轻地触摸,仿佛感受到了它生生不息的脉搏,那么有力那么强大。有人说,长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有人说它是中国人的耻辱,军事上的防御,只能说明政府的软弱和固步自封,对于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每一个中国人站在长城上,远眺四周,绵延万里,纵横驰骋,那种气势,都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凝聚和伟大的力量,即便是今天站在这样的一处遗址上,也同样能感受到那种衰而不败的一种精神,当我们有了这样的感触,也就明白了中华文明为什么在无数的劫难中没有被淹灭,没有被消亡。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8)

乌龙沟的这段长城,从五、六百年前到现在一直是这个模样,甚至比北京近年重修的长城还要完整。长城基本上都是以石块砌成,敌楼为制式的青砖,保存比较完整,敌楼除了顶上的铺房被拆掉了以外,几乎完整无缺,涞源的石灰石资源十分丰富,城砖均以石灰填缝,这也许是这里长城保存比较完整的原因之一,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为破坏较少,除了自然倒塌的城墙以外,很少看到人为破坏的痕迹。真是很庆幸,还会有这样的一处古迹,让现代人感受它的文明,真的希望人们能很好的保护它,爱护它。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9)

感慨之余,饥肠噜噜,此时已正午时分,在一个垛子下,开始了野餐,铺开餐布,摆上食物,在几百年前的古迹上,享受着现代文明的赐予,这种时间上的落差,让人不由得追溯几百年前的场景----当时守卫长城的那些将士,他们的食物会是什么呢?食物又是怎么被运到山上呢?他们是如何渡过这漫漫长夜?又是如何忍受孤独和寂寞?一个个问题被提出,一个个问题被解答,最后的答案回归到人----人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毁灭奇迹,人啊,真是不可思议的动物!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10)

一阵山风拂过,舒爽而惬意,把一身的疲惫冲散,加上食物的充饥,浑身又充满了能量,顺着城墙,我们又攀上了附近的几个山峰,每一个峰顶都矗立着峰火台,站在台中的瞭望口,向四周望去,景物尽收眼底,真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段长城几乎没有断口,连接的非常完整,据说有一百多公里,要想走完还真得花费点功夫。如果时间允许,我真想踏着古迹走上一走,切实感受一下长城的魅力。

乌龙沟长城所在地(身边的长城衰而不败乌龙沟长城)(11)

时间过的还真挺快,带着遗憾和不舍,我们告别了长城,回头再向山上望去,长城又变成一条连绵的轮廓,但当你近距离接触过后,这种轮廓和来时的感受却很不一样,来时是一种模糊,而走时已变得清晰。因为它已印在我的心里。

再见了,乌龙沟!再见了,长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