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鲁韵过零丁洋古诗讲解(精讲古诗词之荡胸生曾云)(1)

(图片源于网络)

中华有五岳,东岳为泰山。泰山的别称为岱宗。分开讲,岱是泰山的别称,宗是宗庙,神祇所居。

“齐鲁青未了”,很多人解释不同。有说齐鲁大地一片绿色的,有说即使走得很远了,只要还在齐鲁大地上,就能看见泰山。其实这句话很简单,可以站在一个旅游者的角度来看,由远及近,从齐鲁大地上,走向泰山,满眼都是泰山的青秀。前两句连在一起,用比较通俗的话来说,“泰山真是了不得,远远的就能看到满山青绿。” 杜甫不是上来就说泰山雄伟险峻。而是以由远及近的视角,首先讲登上齐鲁大地,泰山就映入眼中了。可见泰山的高俊。

“阴阳割昏晓”还是从颜色上来讲。就是远远的从侧面望去(比如由西向东),山的南面和北面颜色是不一样的。南面颜色是亮的,北面颜色是暗的。如果大家有过登上高峰的经历,你回见到天上的云影投射到郁郁葱葱的丛林上时,云影和周围其它树木的颜色是明暗有别的。

鲁韵过零丁洋古诗讲解(精讲古诗词之荡胸生曾云)(2)

“荡胸生曾云”一句,很多人的解释都还很一致。把“荡胸”解释成心胸震荡。你说看见云朵就心胸震荡啦?那登上山顶是不是就直接羽化成仙了。层云荡胸在古诗中还是比较常见的。就是在登高山时,人在云中,云从身边弥漫而过。电视剧《西游记》中不是总有腾云驾雾的场景嘛?那么问题来了,荡胸生曾云应当是登上的所见,望岳时所见层云是不可能荡胸的。这里可以理解为,山间云雾很低,如果在人在山腰,肯定是层云荡胸了。主要写云绕山间,突出山的险峻和神秀。可以解成“山间升起荡胸的层云”。

“决眦入归鸟”一句,大家的解释也颇为搞笑。说看泰山太久了,眼睛都瞪裂了。然后突然看到了晚归的山鸟。用郭德纲的话说,看你那没见识的样。看个泰山眼睛就裂啦?如果你旅过游,看过高山,就知道,看远山是不用瞪眼睛的。人们远望的时候眼睛是最放松的。“决眦”本意是瞪眼睛,快把眼眶瞪裂了。后来逐渐演化成决眦穷睇,也就是远望的意思。所以这句话就很好解释了,就是远远望去看到有归鸟飞入。飞入到哪呢?有可能是泰山,但我更愿意理解成有鸟飞入山间的云中。这种场景在很多诗中有描写。诗人们认为这种场景是美的,也都将其写入自己的诗中。比如:“山高飞鸟急,决眦入云层。”,“村长下牛羊,云绽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一句很励志的话,同时也是很写实的话。诗人写这首诗时刚刚落第,所以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勉慰。在诗词创作中这是非常常见的写作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