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1)

终朝采蓝,不盈一襜。

终日读诗,音律可知?

古典诗词中蕴含着一种感发生命的感动和召唤,在这一份感发生命里中,积蓄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

中国的古诗在声音上是有格律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如果用现在的普通话发音来读,有些格律便不对了。

比如,中国古代有些字是入声字,也属于仄声。入声字是指在字尾有/p/、/t /、/k / 的收尾,现在的“普通话”已没有这个发音,有时就把入声字改读成平声了。

不按照古人的声律读,就破坏了整首诗美感的特质。而且用普通话读,读来读去依然是不会作诗的,一定要按照诗歌的格律来背诵、吟唱,才能够真正掌握诗歌的情意,伴随的声音,结合出来的那一份感动。

结庐在人境,而无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言。

——陶渊明《饮酒•其五》

马”, 要念“马”。chē是俗音,“自行车”“电车”“汽车”的“车”念chē。古人没有“车”(chē)的读音,古人的“车”字只有两个读音:一个是jū,押鱼韵;另一个是chā,在诗里押麻韵。

“飞鸟相与”的“还”,其实念xuán。还,念huán 时是“还家”的意思,念xuán 时是在空中飞翔的样子,所以这里应该念xuán。

“欲辩已忘言”的“”,念wáng。这里不念第四声wàng,当做动词,是平声的读音。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2)

敕勒川,阴山

天似穹庐,笼盖四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牛羊。

——《敕勒歌》

“阴山下”的“”,在这里不念xià,念上声,xiǎ,是诗韵里的马韵。

“笼盖四野”的“”,不念yě,念,也是上声马韵。

“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念xiàn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3)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青山郭外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花。

——《过故人庄》

“绿树村边合”的“”字、“还来就菊花”的“”字也是入声字。

“青山郭外” 的“斜” 念xiá,押麻韵。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4)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乡音无改鬓毛”的“衰”,念cuī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5)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绝烟柳满皇都”的“胜”念平声,shēng,超过的意思。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6)

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都护在燕然。

——王维《使至塞上》

“单欲问边”的“车”,念

“大漠孤烟”的“直”是入声字。

“萧关逢候”的“骑”,这里是名词,指一个骑马的人,“候骑”就是在前面防卫、打听消息的骑马的人,所以念。做动词时念qí,如“骑(qí)马”;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7)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遥瀑布挂前川”的“看”念kān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8)

胡马大名,锋棱瘦骨成。

竹批双耳峻,风入四蹄轻。

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房兵曹胡马》

“胡马大名”的“宛”这里作为国名念yuān,平声。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9)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逢入京使》

“参”有两个读音:曾参、人参的“参”都念shēn ;但岑的“参”应该念cān,同参加的“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的“漫漫”是平声,念mán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表达的是很真诚的感情—我远在西北的边疆,而我的故乡在东方。“双袖龙钟”是指袖子垂得很长,行动不方便的样子。

古代人读诗的发音(看看你的发音是否正确)(10)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李商隐《无题》

“银甲不曾”的“卸”念xià

“为赋新词说愁”的“强”念qiǎng,是“勉强”的意思,不是“坚强”的意思。

(作者:叶嘉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