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初的贵州乌蒙山区一个贫穷的小山村,深秋十月,早上五点刚过,天仍然一片漆黑。

校园最新励志小说(现代励志中篇小说)(1)

贫瘠的乌蒙山区

在一间破旧的石头和泥土“糊弄”起来的房子里,卢阿福已经做好了早饭,第二次来到儿子卢家男的床前。

卢阿福大声地叫着:“家男,快起床了,不然上学要迟到了!”

卢家男是卢阿福最大的儿子,今年11岁,在离家约十公里的小湾小学读书,就读三年级。

由于卢家男的家在山里,到学校几乎都是崎岖的山路,一路上翻山越岭到达学校需要三个半小时。

学校考虑到这些山里孩子路途遥远,所以早上第一堂课的时间延后到了上午九点钟,中午休息半个小时后就上课,下午三点放学,天没有完全黑之前差不多能赶回家里。

每天卢家男必须凌晨五点半出门上学,村上还有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同行。

显然这是一条无比艰辛的求学之路,很难想象这几个孩子能够常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

卢家男在床上磨蹭了一会,终于睡眼朦胧地“啊”了几声起床了,很麻利地穿上一件破棉袄,这也是卢家男唯一一件像样的冬衣。

卢家男起来在水缸里舀了点水,倒入一个卷边的搪瓷脸盆里,快速洗好了脸。

卢家男来到灶台的小木桌前,桌上热气腾腾地放着几个粗糙的玉米馍以及自家腌制的野菜梗。

卢家男抓起一个玉米馍快速啃了起来,很快塞了满满一嘴巴,很难下咽,父亲在一旁舀过来一碗清水:“就是不能早起几分钟,快喝点水,别噎着了。”

卢家男就着清水,很快一嘴的玉米馍咽了下去。

几根野菜梗也跟着下肚,卢家男感觉嘴里稍微有了点味道,虽然每天几乎都是吃这些,但卢家男知道必须坚持吃下去,接下来还有三个半小时的山路等着他。

由于长期的营养不良,卢家男长得面黄肌瘦,头发乱成一团,父亲上前把一个破旧的军用书包递给儿子,同时伸手理了理儿子的头发。

“走吧,不早了,路上小心点。”

卢阿福拿着已经点燃的火把在门口交给了儿子。

早上五点半外面还是一团漆黑,深秋的山区要到早上七点左右才会逐步放亮,所以卢家男得先走一个半小时漆黑的山路,好在这条路已经烂记于心,完全是熟门熟路了。

卢家男一路上叫上了同行的两个同学。

校园最新励志小说(现代励志中篇小说)(2)

山区孩子上学图

卢家男举着火把在前面带路,外面寒风刺骨,四个小伙伴没有一点退缩,快步走着。

他们沿着山间的羊肠小道“唰唰”地走在熟悉的上学路上,翻过了两道山岭,天也渐渐发白,他们已经一口气走了一个半小时,还有差不多一半的路程。

卢家男熄灭火把,把火把藏在了路边草丛中,等放学回家的时候再拿回家。

随着天色渐亮,三个小伙伴就像是轻装上阵一样,加快了往前的步伐。

将近上午九点钟,他们终于到达学校,三个冻得红扑扑的笑脸开心地奔向教室。

张老师已经在教师里等着大家了。

“张老师好!”卢家男和老师打着招呼,张老师点头回应。

张老师知道这些孩子读书实在是太不容易了,每天来回要长途跋涉七个小时,一般大人都难以坚持,更何况这几个小孩。

教室里挂着一块小木板,这就是张老师上课用的黑板,课桌椅都是破旧不堪,坐在上面不能太用力,不然就会东倒西歪。

校园最新励志小说(现代励志中篇小说)(3)

贫穷的山区学校

卢家男读书非常用功,上课全神贯注看着老师,张老师是一个老教师,五十多岁,讲的普通话带着极其浓重的方言。

早上上了三堂课,已经将近12点,大家抓紧吃中饭,卢家男拿出父亲准备好的玉米馍和腌野菜开始啃了起来,玉米馍硬得像块石头,卢家男一点点艰苦地啃完了一个馍,吃了几根野菜。

吃完后卢家男跑出教室,还有二十来分钟上课,抓紧时间出来透透气。

下午三点,上完课后三个小伙伴又要开始踏上回家的征途。

想着还有三个半小时的路途,卢家男没有感觉到辛苦,想到很快可以回到自己的家,虽然是一个又破又旧的家,但是这个家给他遮风挡雨,给他前进的方向,再苦再累也感觉到幸福。

卢家男的母亲去年开始得了肺病,身体一直不好,大部分时间卧病在床。卢家男下面还有一个6岁的弟弟和2岁的妹妹,平时生活就靠父亲一个人,父亲每天在贫瘠的土地上种植一点玉米、红薯、土豆之类的农作物,养家糊口显得捉襟见肘。

卢家男每年上学的一两块钱学费有时候也交不上,家里根本没有任何经济来源,难得用玉米之类的农作物换个几分几毛的,也需要买一些油盐。

这是一个绝对贫苦家庭,在八十年代初封闭的山区这样的家庭还不少,但是每一个家庭都在为了改变命运而苦苦支撑着,他们唯一的盼头就是孩子,盼望着孩子能够学有所成,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善家庭状况。

卢家男也正是带着这种强烈的信念,支撑着这个小小的身躯每天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不管严寒酷暑,没有落下过一堂课。

很快五年小学读完了,卢家男也不负期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小湾中学,但是小弯中学在一个小镇上,离家更远,每天回家是不可能的,但是学校又没有住宿的地方。

卢家男一家都犯了愁,父亲想来想去,没有办法啊。只能对卢家男说:“家男啊,学校离家太远了,你就在家帮我一起干农活吧,这书就不读了。”

卢家男心里虽然很想继续读书,但是父亲的辛苦看在眼里,卢家男含着眼泪说:“爸,我听你的。”

小湾小学的张老师一直比较关心卢家男,张老师也一直有个愿望,教了几十年的书了,希望在自己的手里能够培养出一个大学生来。

张老师听说卢家男准备放弃读书了,非常着急,走了三个多小时来到卢家。

张老师说:“老卢啊,你们家男是一块读书的好料子,可不能轻易放弃啊。”

卢阿福一脸无奈地说:“张老师,学校离家这么远,孩子每天没法来回啊,如果要住在那儿,我也没有这个钱啊。”

张老师知道了,其实最主要还是经济问题,有钱读书就可以解决了。

但是这个年代大家几乎都没有钱,张老师一个月的工资就二十来块钱,有时候还拖欠工资,养家糊口同样也捉襟见肘。

但是张老师还是没有放弃,对卢阿福说:“过两天我去小湾中学找老师看看有啥办法。”

卢阿福对张老师非常感激,没想到张老师对自己的儿子这么上心,卢阿福有点自豪地看着儿子,然而看着瘦小的儿子,心中不由地充满了愧疚。

张老师找到小湾中学的语文老师李老师,李老师是张老师的一个远房亲戚,也是小湾中学的教导主任。

李老师了解情况后,想出了一个办法,由于李老师家在县城里,所以平时就住在学校,休息日才会回去,为此刚好让卢家男跟着他住,吃饭也跟着他,绝不让卢家男冻着饿着。

那个年代的人真的是非常纯真,老师工资不高,但是对自己的学生都是无私的奉献和无私的关爱。

得到这个消息,卢家男全家开心得不得了,卢阿福真想给张老师磕几个头。

但是卢阿福知道,也不能太麻烦老师,卢家男每次回学校总是带一些玉米、红薯之类的农产品,千叮咛万嘱咐不要太麻烦李老师。

卢家男学习非常刻苦,把所有的精力全部投入学习中,每个学期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

李老师也越发喜欢这个瘦小的学生,一晃三年艰苦的学习生活很快结束了。

卢家男在最后的高中升学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位列小湾中学中考第一名,卢家男顺利被重点高中—县第一高级中学录取。

李老师感到非常欣慰,特意带着班主任到卢家进行最后一次家访。

李老师握着卢阿福粗糙的手说:“你们卢家男真的很争气啊,我来祝贺了。”

卢阿福紧抓着李老师手,激动地满含热泪:“李老师,要感谢你啊,我们家男遇到了你们这些好老师,是他的福气啊。”

卢阿福把儿子叫过来,让儿子给老师磕头致谢,卢阿福知道,自己无法来报答这些老师的恩德。

李老师一把拉住卢家男:“家男啊,不用客气,我们看到你考了这么好的成绩,这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希望你进入县一中后一定要继续努力,不要辜负了大家的期望啊。”

卢家男上高中同样得到了学校的照顾,减免了住宿费等。

卢家男带着一颗感恩的心,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中,三年的高中生涯也很快就过去了,虽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挫折,但是卢家男在坚定的信心支撑下都一一克服。

1992年卢家男以学校第一名的成绩顺利考上了大学,同时也是这个极度贫困县的高考状元。卢家男最终被全国重点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录取。

卢家男的小学张老师终于在他的教导下有了第一个大学生,而且是一流的名牌大学生。

张老师激动地第一时间就来到卢家,拉着卢阿福说:“阿福啊,你家出了个状元,卢家男这孩子真的争气,他是我们这个穷乡僻壤的骄傲啊!”

卢阿福虽然心里也是非常开心,但是又开始愁着卢家男开学的费用了。

卢阿福说:“考上大学是好事,无论如何也要让孩子读大学。”

张老师一听就知道了卢阿福的难处了,张老师说:“不着急,读书的钱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张老师也真是喜欢卢家男,那种高兴真是无以言表。

然而,就在大家努力筹钱的时候,卢家男的母亲旧病复发,普通的肺病发展成了肺癌。

母亲每天躺在床上痛苦地呻吟着,卢家男眼里擎着泪水,心里暗暗发誓,不管再苦再难,不管是否有希望,必须要想办法给母亲治病。

卢家男不管父母如何劝说,毅然放弃了上海交通大学的学习机会,准备去江州打工。

卢家男知道,目前看病需要很多钱,自己如果上大学的话,无异于是对本来就一贫如洗的家庭雪上加霜,自己出去打工挣钱虽说是杯水车薪,但至少可以为家庭分担一点困难。

卢家男对父母说:“大学现在我不能上,这只是暂时的,过两年我还可以努力去考,但是妈妈的病一刻也不能耽搁,我们必须尽快筹钱给妈妈去看病!”

很快,张老师、李老师以及市一中的老师,甚至县里的教育局领导都知道了卢家男准备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卢家男毕竟是今年的县高考状元,如果放弃上大学,这简直是在打大家的脸。

为此,县教育局办公室黄主任特意赶到了卢家了解情况。

卢阿福看到县教育局这么大的领导也过来关心家男,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卢阿福对黄主任说:“黄主任,我们也没有办法啊,现在家男妈妈被查出患了肺癌,家里实在是没有钱供孩子上大学了,家男也很懂事,自己主动提出来放弃上大学,准备出去打工。”

黄主任看着这个家徒四壁、极度贫困的家,看着卧病在床和尚有两个在读书的小孩,眼中流出了非常无奈的泪水。

黄主任含着泪说:“卢家男是个好孩子,在这么艰苦的条件考出了如此出色的成绩,如果放弃学业真是太可惜了。”

黄主任对卢家男说:“现在大学有助学金、奖学金、还可以助学贷款,希望你不要放弃这个机会。”

然而卢家男非常坚定地说:“现在我妈生病急需要住院治疗,我必须放弃,不能给家里再增添负担了,我已经决定外出打工帮助家里。”

黄主任叹了口气只能回去汇报领导。

县里的领导非常重视,如果今年县里的高考状元放弃了学业,这岂不是成了一个笑话。

然而大家都没有很好的办法,特别是卢家男母亲住院治疗需要很多钱,卢家男为了母亲治病出去打工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最后卢家男还是踏上了江州的打工之路。

这件事在当地乃至县里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县高考状元居然放弃了上大学,但这就是现实,国家自改革开发以来,扶贫工作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然而在某些山区的贫困程度仍然十分严重,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家庭不少,极大地减缓了这些地方的脱贫进度。(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