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 V”组合形式的葡萄新架式,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关于葡萄单篱架适用的树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一看吧!

葡萄单篱架适用的树形(一种TV)

葡萄单篱架适用的树形

一种“T V”组合形式的葡萄新架式

葡萄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 (攀缘植物),枝条柔软,芽头顶端优势和侧芽分枝能力均较强。在人工栽培条件下需架设支架来支撑植株。架式是用于支撑葡萄枝蔓生长的支架形式 ,是枝蔓管理和叶幕结构类型的前提条件。架式的实质就是栽培方式,不同的架式形成不同的栽培方式,不同的栽培方式,产生不同的应用效果与经济效益。在广西桂林葡萄栽培中曾经使用过的架式有:单篱架、双壁篱架、“ T ”形架、双+字“V ”形架和大“ V ”形架等,这些架式各有所长,但也有不足之处。随着葡萄生产中出现的请工难、女工占比高(80% 以上),葡萄整体生产成本上升,人们对果品质量要求却越来越高。本研究旨在取各种架式所长,克其所短,研发出一种栽培新架式,实现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果品质量的目的。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找到了一种新的架式组合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

1 两种架式的优点与缺点

1.1 “ T ”形架的优点与缺点

“ T ”形架是在单篱架立柱的顶部加一横杆,横杆中心点与立柱顶端相固定,使篱架断面呈“ T”字形 ,如图 1 所示。栽培品种以植株生长势强的欧美杂交种“户太8号”为例,“ T ”形架的具体参数:立柱总长度为2.2~2.3m (横截面 10cm×10cm ),埋在地下部分 0.4m ,地上部分1.8~1.9m ;横杆长度为1.2~1.4m (横截面 10cm×10cm )。其优点是架面高度高、通风透光性能良好,病虫害发生较轻;新梢向水平方向生长引申,缓和了树势并实现了自然悬垂,形成“高、宽、垂”的枝蔓叶幕生长面;适合种植生长势较强的品种等。其缺点是架面高人工操作相对费劲,定梢、定穗不方便。这一架式在国外和省外应用较多,在当地只是针对生长势较旺、花芽分化不良的品种进行试验性栽培用,大田推广面积不大,这与其固有的架构缺陷有关。

图 1   3 种葡萄架式对比示意

3 “ T+V ”组合形架式的应用效果

“ T+V ”组合形架综合了“ T ”形架和大“ V ”形架各自的优点,克服了各自的缺点,具有架面高度高、透气性和透光性能好、病虫害发生较轻等优点;叶幕受光面积增大20%~30% ,光合效率随之升高;产量增加30%~35% ,糖度提高 1.5%~2.0% ;枝条分叉点高度提高 0.2m ,缩短斜梁长度 0.1~0.14m ,使得“通风带、光照带和结果带”三带布局更加合理。架式结构布局科学合理:一方面提高了架面的高度,增大空气的流动速度;另一方面枝条分叉点的提升更加方便了工人的现场作业,定梢、定穗工效更高;枝条在横梁两端向下悬垂,形成“高、宽、垂”的枝蔓生长面,缓解了枝头的顶端优势,适合种植生长势强的品种。这一组合安装避雨棚较方便,可以在结合避雨栽培模式中加以推广应用。为此,在 2007 年将部分成果申请过一项专利《果树避雨棚的栽培篱架》并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其中横梁距离地面高度1.80~1.85m ,两个斜梁支架夹角为 110°~120° 。

,